曹相朕
【摘 要】作為一名演員,應當具備基本的心理素質,需要在演出前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以一種輕松的狀態準備演出。基于此,本文將從緊張情緒的舒緩和臨場心理素質的培養兩方面,來探討演員演出前的情緒培養及其重要性。
【關鍵詞】演員;演出前;情緒培養;心理素質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051-01
出色的演員之所以能夠對觀眾形成強大的吸引力,究其原因是他們在角色演繹當中所展現出的專業素養和臨場發揮的能力,這是演員獨有的藝術魅力。但是,在這藝術魅力的背后,是演員演出前重要的情緒培養和心理狀態的調節。因此,本文將圍繞演員演出前情緒培養及其重要性進行探討。
一、演員演出前情緒培養的重要意義
作為藝術表演者,都希望自己能夠在演出過程當中具有完美的表現。但是,很多時候,即使在演出前做好了充分的演出準備,仍然會在演出過程中出現一些小的過失。究其原因,很多演員都表示是因為太過緊張,情緒狀態不好。所以,演員想要完成好一場演出,除了準備好演出內容外,還需要注重演出前情緒的培養。因此,對演員演出前情緒培養予以重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二、演出前緊張情緒的調節
(一)演出前緊張情緒對演出效果的不利影響。首先,從生理角度來看,如果在演出前情緒高度緊張,呼吸頻率也會增大。例如在話劇演出當中,演員的每句臺詞都應當配有合適的聲調和腔調,如果演員情緒高度緊張,就會難以保持正常的聲調和語言的頻率,導致演出效果欠佳。其次,情緒的高度緊張除了會導致呼吸系統發生變化外,還會對人體循環系統產生影響。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演員的血壓會隨之增高,心跳頻率加快,同時還會導致全身肌肉緊張,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四肢發抖的情況。這不管是在話劇演出還是小品演出,都會直接破壞演出的效果。再次,情緒緊張還可能會引起腺體分泌與內臟器官的變化。例如在話劇演出之前,如果話劇演員出現緊張感,可能會感到嗓子不舒服,說話不通暢,甚至出現忘詞的現象。
(二)演出前緊張情緒的調節方法。第一,呼吸調節法。如果演員在演出前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就可以通過腹式深呼吸的方式來舒緩循環系統,讓自己的緊張感得到調節。這種方式不僅適用于提高情緒的興奮度,同時也適用于放松心情。第二,暗示調節法。在演出前,演員通過自己感興趣的一件物品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的情緒逐漸歸于平靜,慢慢適應演出的狀態。第三,不良刺激的排除。在演出前,演員應當盡量不與他人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同時盡量不去想演出結果,保持平常心。第四,針對性回避。在演出前,很多因素都有可能會給演員帶來緊張情緒,如果遇到有人或有其他事物向自己傳遞不良信號時,應當及時進行回避,保持自己的心態平穩。最后,心態調節法。演員應當重視對自己心態的調節,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心態,多想高興愉快的事或者想象自己處在靜謐的氛圍當中。
三、臨場演出前的情緒培養
(一)樹立自信心。從人的發聲原理來看,聲音是通過肺部呼出氣息,在肋肌和隔肌的控制下,通過聲帶振動及共鳴腔的作用而產生的。相關研究表明,如果演員能夠在臨場演出前具備一定的自信心,舒緩自己的情緒,則在演出過程當中就更有利于發聲。
(二)適應演出環境。在演出前,演員可以提前上臺適應環境。例如在話劇演出中,演員可以提前上臺適應各類道具,熟悉場景、音響效果等。另外,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保證演出順暢,不會因為突發情況而影響自己的情緒,演員還需要提前調試話筒、音響等,確保各項設施完好。
(三)培養演出情緒。演員想要更好地詮釋所扮演的角色,首先就需要從內心深處去感知、感悟角色,從而才能感動觀眾、吸引觀眾,引起共鳴。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提前進入角色來更好地培養自己的演出情緒。例如,在開始演出之前,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在靜謐的環境中,進行自我排練,將劇本再次認真演練一遍,提前進入自己的表演角色。在這個過程當中注意力要專注,不被周圍環境所打擾。通常情況下,演員如果在演出前能夠越早進入角色狀態,那么其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的概率就越小,更容易培養自己的情緒,從而促使自己的表演才能在演出當中更好地發揮出來。
四、結語
演藝事業不僅是社會活動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作為一名優秀演員,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同時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讓演出效果更加理想。
參考文獻:
[1]田雨.表演教學中基礎元素的訓練[J].藝海,2012,(6):152.
[2]演員:心理節奏要特別強[J].上海戲劇,2010,(11):45.
[3]苗芳.淺談話劇演員心理節奏與舞臺行動的結合技巧——以話劇《雷雨》中蘩漪為例[J].大眾文藝,2016,(8):174.
[4]楊卓.再論話劇演員心理節奏與舞臺行動的結合技巧[J].時代教育,2013,(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