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娟
【摘 要】農村是我國社會建設當中體系最為龐大、影響范圍最為廣泛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它的群眾文化建設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本文通過對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具體規劃、資金投入以及地域特色文化弘揚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論述,從而有效地探究推進我國現代新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農村;群眾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281-01
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的社會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臺階,國家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農村基礎群眾文化建設,目前我國農村居民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精神文明建設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缺失,因此,政府應當大力推進農村的群眾文化建設。農村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一大重要組成,它是面向全社會、面向人民大眾的精神文化,其影響力非常的廣泛,因此,相關政府文化建設部門應當深刻認識到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且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強和推進我國農村基礎群眾文化的建設,從而有效地提高我國整體社會文化的深化。
一、嚴格做好農村群眾文化建設規劃
對于我國相關社會文化建設政府部門和地方部門而言,農村的群眾文化建設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建設體系,因此,相關部門要想有效地做好農村地區精神文明的建設,推進農村群眾文化的發展,就應當嚴格、系統地做好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規劃,明確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責任和義務,從而為地方農村政府部門提供有力的建設參考依據,保證相關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項目有條不紊地運行。首先,相關政府文化建設部門應當充分地認識到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價值所在,對農村基礎群眾文化建設價值進行精確的定位。然后,應當聯合地方政府建立明確、系統的農村群眾文化建設責任目標管理體系,將相關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責任和義務都落實到實踐中去。同時,相關地方政府部門還應當將相關的建設資金和財政預算也囊括到各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規劃當中。另外,還應當做好加強農村地方文化工作者的素質提高工作,加強農村文化工作者的思想素質教育和業務水平培訓,并調動相關人力資源打造完整的、高素質的農村文化工作者人才隊伍,從而保證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性。
二、加大財政投入推進文化設施建設
農村群眾文化的建設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建設體系,無論是其中的農村基礎文化設施建設,還是人才資源培養和投入力度,都需要有強大的資金支持,而目前很多農村地區的基礎文化設施都存在著破舊和缺失的情況,因此,作為農村群眾文化發展的基礎,相關政府文化建設部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文化建設財政資金投入,從而有效地推動農村地區基礎文化設施的更新換代,改變農村地區存在的文化設施簡陋、落后問題。然后,對于農村地區的人才資源問題,相關政府文化建設部門要大力引進更多的、先進的農村文化建設工作者,鼓勵社會公益團體和民間文化組織來大力推進農村的群眾文化建設。因此,相關政府部門一定要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并且科學地做好相應的財政資金投入工作,從而有效地為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動力。
三、扶持地方特色農村傳統文化建設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文明的文化大國,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發展當中,我國每個地方都孕育和發展出了屬于自己的地方特色文化,這些地方特色文化深深地扎根于當地的土壤和人民的內心,影響著當地居民的言行、思想和地方習俗,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相關政府文化建設部門應當重點從農村地區當地特色文化入手,深刻挖掘和弘揚農村地區特色文化,從而有效地建立起屬于當地農村群眾自身的特色民間文化,有效地彰顯我國地域特色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此同時,相關政府部門還可以有效地將農村地區特色文化和現代社會發展的機制相結合,從而有效地為農村地域特色文化提供新鮮的血液,使其永葆青春活力,從而源源不斷地為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動力。
綜上所述,農村群眾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一大重要組成,其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群眾文化水平提高等具有著不可忽視的關鍵性作用,因此,相關政府文化建設部門應當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強和推進我國農村基礎群眾文化的建設,從而有效地推動我國整體社會文化的深化。
參考文獻:
[1]陸景春.發展“農家書屋”推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思考[J].赤子,2013,(9):11-12.
[2]彭益民.群眾文化活動:加強和創新農村基層社會管理的重要抓手[J].求實,2013,(2):67.
[3]閔江.十堰市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推進研究[J].公共管理中共湖北省委黨校2014(學位年度),201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