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省報刊 網絡新聞采編業務研討會在蘭州舉行
敖德佳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民經濟持續進步,人民群眾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渴望獲得精神上的富足。新聞是人們精神生活中重要的因素,因此,新聞工作者應在了解新聞采編業務存在的缺陷后,積極探索、創新新聞采編業務形式、細致研究新聞案例,為現階段新聞采編業務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新聞;采編;工作;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62-01
一、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的意義
(一)有利于豐富新聞的內容
新聞線索及材料是新聞媒介在創作新聞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條件。海量的新聞資料,不僅給予了新聞媒介可挑選的空間,也能讓新聞媒介播放的內容豐富多彩,進一步滿足受眾的需求。在制作新聞時,如果缺乏充足的資料就無法保證新聞的整體性。因此,從業人員應提高對新聞采編業務的關注度。
(二)對整個新聞工作有著直接影響
新聞采編業務是新聞事業的根本,新聞采編業務的品質直接影響著新聞事業的成敗。所以,新聞從業者若想制作出優秀的新聞節目,就需要將最根本的新聞采編業務做到最佳。
二、新聞采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新聞采編工作方式單一
簡單、陳舊的采編手段,幾乎無法達到優秀的采編效果。中國不少新聞采編從業人員在進行采編活動時,借助的是簡單的采編措施。目前信息科技在迅猛發展,一些簡單的采編措施早已不符合時代進步的要求。新聞采編手段應該實施深層次的延伸,完成采編手段的復雜化,進一步推動新聞采編業務獲得優良的成效。
(二)對新聞素材內容的采編深度不夠
新聞采編從業人員,通常僅擔任給予新聞媒介海量精準、可信的實時性材料的工作,幫助新聞媒介把新聞及時、精準地向受眾進行傳播。中國不少新聞采編從業人員可以及時地采編到實時、精確的新聞線索及新聞材料,然而面臨一些極其緊迫的社會現象,他們的采編工作就缺乏深刻見解。假若在新聞媒介創作新聞之時,在沒有穩固的新聞采編從業人員的條件下,創作出的新聞會缺乏本該存在的精準性,無法經受時間及廣大受眾的考驗,所以,新聞采編人員的業務能力需要加強。
(三)采編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在中國新聞工作進步的同時,不少新聞傳媒已了解了新聞采編業務對新聞制作的重要性。但新聞采編工作者的職業修養依然保持在初始層面,他們無法及時學習新的文化知識,造成自身職業水準與業務修養不足,因此無法為新聞工作盡最大力量。
三、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途徑
(一)充分發揮新聞編輯的主導地位
雖然新聞采編業務有一套專業流程,但它仍然是持續變化的。這就說明編輯應持續發明創造、持續探究。也就是說,創新是所有新聞從業人員應具備的能力。新聞采編業務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工作性質錯綜龐雜,不僅要規劃題材還要開展采訪播報。新聞編輯假若只會識文斷字及分析新聞作用,那遠遠是不夠的,想成為能擔起大梁的編輯工作者,應依照了解的一切信息,用敏感、前衛的思緒和分析力,合理精準地斷定當天新聞的播報主旨與框架,再于此開展新聞挑選和去留、新聞稿的校對和細化、新聞內容編撰和關聯詞的編輯等。唯有實現編排在思想上的提高,才會讓大眾在海量的信息里捕捉到里面隱藏的內容。
(二)拓展新聞采編工作方式
由于新聞采編手段的差異,對新聞采編業務的成效也有較大差異。簡單傳統的新聞采編業務手段,不能獲取到海量的資料。目前,科技飛速發展,新聞采編從業人員需借助互聯網科技去延伸新聞采編手段,完成采編工作。如借助網絡搜集新聞資料,不但能夠節約人力、物力,也能夠最大化地增加新聞采編業務的效率。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搜集資料時務必要縝密挑選,保障新聞材料的準確可靠。
(三)深入挖掘新聞事件
廣大受眾在收看新聞的時候,尤其注重對社會現象的播報。缺乏深度和廣度的新聞報道無法引起受眾的關注。所以,新聞采編從業者應深度探索真實資料,讓廣大受眾可以深刻地認識其前因后果,提高新聞消息的感染力。比如,在新聞采編業務里,若有能表現社會問題的特大題材,便需要進行深刻剖析,為新聞傳媒從業人員分析事例的根本問題給予充足、可靠的材料。
(四)加強對新聞采編人員的培訓
新聞采編業務要求采編工作者具有綜合型的職業修養,比如,具有極度敏捷的思維、處理資料的本領,以及精準的分析能力。當下,不少新聞采編工作者在飛快進步的新聞工作中,無法完善自身存在的缺陷,影響了采編業務的成效。相關組織應提高對新聞采編工作者業務能力的培養,增強其綜合修養,進一步為改革新聞采編業務提供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韓艷蓉.新聞采編工作創新芻議[J].中國傳媒科技,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