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清
【摘 要】職工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職工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而重要的社會意義。工人文化宮在推進職工文化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新形勢、新階段,充分發揮好工人文化宮在加強文化引領、提升文化層次、追求更高藝術、平衡區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探索職工文化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徑。
【關鍵詞】職工文化建設;文化宮;實踐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276-01一、職工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職工文化建設有利于滿足職工群眾的迫切需求。職工文化是由職工群眾創造并享有的文化,是反映施工群眾生活、表達職工群眾情感、體現職工群眾思想價值的重要社會意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事業職工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期盼越來越迫切,對精神文化的品位和層次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強職工文化建設,順應了職工群眾文化發展由低到高的自身規律和和發展形勢,能夠更好地滿足職工群眾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迫切需求。
(二)職工文化建設是在新形勢下凝聚發展力量的重要手段。企事業單位事業的發展,需要凝心聚力,而凝聚職工群眾,除了進行物質激勵、思想動員和職業道德教育外,另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就是借助職工文化建設的力量。通過充分發揮各種平臺和載體加強職工文化建設,有利于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提高職工群眾的歸屬感,從而為行政企事業單位凝聚起發展的強大活力。
(三)職工文化建設是充分發揮工會群團組織部作用的本質要求。工會群團組織具有教育和教化的功能和職責,承擔著職業技能培訓、核心價值觀引領、審美情趣培養、思想政治引導等重要職責和功能,職工文化建設需要以工會群團組織為依托。近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工會群團組織積極履行職能,快速發展并不斷向新經濟組織延伸,在搭建平臺、規范引領、服務指導職工文化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良好效果,深得各種組織內職工群眾的認可和好評。因此,可以說職工文化建設成就,是充分發揮工會群團組織作用的本質要求和必然結果。
二、工人文化宮在推進職工文化建設中的獨特優勢
(一)活動場地優勢。工人文化宮一般都有比較完善的活動設施,包括教室、圖書館、溜冰場、歌舞廳、棋牌室、劇場、電子閱覽室等,而且工人文化宮是公益性機構,其內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活動場地和設施都是通過優惠甚至免費的方式向職工群眾開放的,使得職工群眾能夠積極借助工人文化宮這個平臺參與活動,實現愉悅身心、提升素質、增長才干的多種目標和效果。
(二)文化傳統優勢。工人文化宮是工人舉行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承擔著發展和繁榮工人文化的重要職能。此外,工人文化宮在組織各種規模和類型的文化藝術活動方面具有明顯的經驗和傳統優勢,能夠支持或舉辦輻射范圍廣、影響面大的各種文藝活動,具有很好的感染力、號召力和影響力。
(三)文藝骨干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工人文化宮大都團結和積累了大批老中青專兼職文藝人才,為組織開展重大職工文藝活動奠定了堅實的文藝人才基礎。一方面,工人文化宮可以充分發揮這批文藝骨干的創作才能,生產出更多優秀作品;另一方面,大量的文藝骨干是工人文化宮深入基層、開展活動、服務群眾的重要媒介和橋梁。
三、更好地發揮工人文化宮作用促進職工文化建設的思考
(一)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活動。要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積極探索,努力改變文化建設理念陳舊、形式呆板傳統、內容簡單單一的現狀,讓廣大企事業職工群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參與文化活動,積極奉獻自己的力量和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積極搭建職工文化活動的平臺。一方面,要切實抓好工人文化活動陣地建設,在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活動秩序等方面積極創新,充分發揮工人文化宮的“職工樂園”職能。另一方面,要注重提升工人文化活動的質量和特質,積極打造工人文化活動品牌,充分體現工人文化宮活動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
(三)充分展示職工文化建設成果。要突出工人文化宮的文化陣地作用,積極舉辦富有思想性、時代性、導向性、示范性、參與性、互動性的職工文化活動,充分發揮工人文化宮的重要宣傳陣地作用,在創造先進文化、傳播精神文明、展示職工風采方面的多出成果,增強職工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四)努力提升職工群眾的文化素質。工人文化宮是黨政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的“大學校”。因此,要充分發揮好工人文化宮作為教育培訓基地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積極舉辦各種培訓班,抓好文藝團隊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對基層職工文化創作和文化發展的輔導與指導,提高職工群眾的文化素質和工作技能,切實發揮工人文化宮在服務職工群眾成長進步中的特殊作用。
參考文獻:
[1]喬東.工會如何開展職工文化建設[J].中國職工教育,2014(07).
[2]田樹玉.加強職工文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培訓,2015(14).
[3]鞏方林.關于職工文化建設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4(02).
[4]馬婧.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現代交際,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