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玩偶之家》主要表現了易卜生對女性問題的關注,他畢生致力于女性解放運動。千百年來造成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本文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從文化、法律和資本主義制度三個方面分析造成女主人公娜拉的悲劇的社會根源。
【關鍵詞】娜拉;女性;超越;社會根源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4-0257-01
《玩偶之家》為讀者塑造了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娜拉,隨劇情發展她從一個美麗、活潑、無憂無慮的家庭主婦形象最后變為一個頭腦清醒、向往獨立、追求自由和平等,愿為真理而奮斗的性情高尚的女性形象。娜拉的這一轉變似乎印證了費希爾的斷言:“當代婦女像冰川一樣緩慢地切割出一個新的經濟和社會前景,建造一個新世界。”①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像娜拉這樣的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女性注定是悲劇結尾,其悲劇原因也異常復雜。
一、首要原因是父權文化的制衡
娜拉的悲劇命運原因首先體現在父權制文化束縛之下,男權社會中女性地位低下。“男人是家庭和社會核心,家庭和社會生活都要以男人為中心展開,在‘男人說了算的支配下,第二性的‘女人的一切行為都必須受男人控制,女人的人格是由男人來塑造的。”②女性長期內有自主權,她們只能用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娜拉的父親與丈夫都剝奪了她表達自己思想的權利,她只能選擇忍耐。早在娜拉與父親生活時,她就從來不敢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父親。
二、直接原因是男性律法背景
1878年,易卜生在筆記上寫道:“有兩種精神法律,兩種良心,一種存在于男人身上,而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存在于女人身上。男女互相不了解,但女人實際上是按照男人的法律受到制裁的。”③而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通過一對資產階級家庭破裂的悲劇,對男人制裁女人的精神法律給予了徹底的否定,明確地提出婦女不應是男人的玩物,不應像客廳中的花瓶供人欣賞,應該有獨立的人格。“在19世紀的歐洲,男女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法律上存在嚴重的性別歧視。例如:已婚婦女沒有財產權、已婚婦女向銀行借貸需經丈夫同意等。”④上述現實足以讓娜拉一直處于父親和丈夫的附屬地位,直到娜拉悲劇結局的發生。娜拉與海爾茂結婚八年,表面上看他們組建了一個完整而幸福的家庭。其實這些都只是假象,海爾茂從來沒有把娜拉看作家庭中的平等成員,連娜拉喜歡吃杏仁甜餅干,他也要阻止。娜拉為了救丈夫而冒險觸犯法律,使海爾茂獲救。然而這樣符合情理的事情在當時的資產階級社會是不允許的,更不能得到認同。
三、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制度不合理
政治方面,海爾茂更是資產階級不平等制度的忠實維護者。娜拉在家庭中處于受“男子的監護和壓迫”的地位,她只能聽從海爾茂的觀點而不能反駁。海爾茂拒絕讓柯洛克斯太繼續在銀行中的任職,娜拉只說他“你這種看法心眼兒太小”這句話,他竟然大發雷霆:“小心眼兒!好!咱們索性把這件事一刀兩段。”在海爾茂的觀念中,女性與社會毫無關聯,她們不能參與社會活動。在海爾茂他看來,妻子對丈夫只有責任,卻不可以擁有任何權利。由此便可說明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男女政治權利之間的不平等關系。
經濟方面,追求金錢和地位,是海爾茂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標。作為資產階級庸人,海爾茂貌似“正人君子”的樣子,從表面看,他“守法”、“規矩”。但是,他的“守法”是為了適應資產階級社會的秩序,從而達到追求金錢和地位的目的。他最終爬上銀行經理的地位,決竅就在這里。因此他不能容忍作為妻子的娜拉偽造簽名貸款為自己治病——即使娜拉拯救的人是他自己,因為這會損害他的名譽,導致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金錢和地位。由此可見,在海爾茂的這個資產階級家庭中,夫婦之間的關系,只有以金錢和地位為中心的利害關系,根本談不上感情、愛情。
注釋:
①費希爾.第一性.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79.
②茅于美.易卜生和他的戲劇.北京出版社,1981.25.
③羅婷.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西方與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12.
④凱特·米利特.性政治.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47.
參考文獻:
[1]易卜生.玩偶之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2]茅于美.易卜生和他的戲劇[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3]羅斯瑪麗·帕特南·童.女性主義思潮導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張京媛.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5]李銀河.女性主義[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
[6]陳曉蘭.女性主義批評與文學詮釋[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
[7]郭緒權.試論娜拉形象的塑造[J].濟南學報(2),1982.
作者簡介:
劉思佳(1991-),女,遼寧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