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實甫《西廂記》盛名已久,明萬歷年間李日華改王本為《南西廂記》,在舞臺上大放異彩,世人對此爭論不一。陸采自負才名,十分不滿其改本,評之為“生吞活剝”,其評價所站立場引人深思。
【關(guān)鍵詞】《西廂記》;評價;文人立場
中圖分類號:I207.3 文獻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1-0031-02
王實甫《西廂記》一出便受到眾多名家品評稱道,以其艷絕古今的辭采,高超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在西廂題材文藝作品中成為成就最高、最受矚目的經(jīng)典。然而,南曲的興盛和北雜劇的衰微,使王實甫的《西廂記》逐漸不適于南曲體制而慢慢淡出舞臺。為了使這一經(jīng)典能夠在戲曲舞臺上繼續(xù)演出,無數(shù)后輩爭相翻改,應(yīng)運而生的李日華改編本《南西廂記》適應(yīng)南曲的演唱需要,雖評價不一,但不可否認其在舞臺上取得的驕人成績。自負高才的陸采對李日華在改編上取得的成就羨慕非常,卻又十分不滿,評之為“生吞活剝”,本文通過明朝時代背景下的文人特色探討陸采在評價中的文人立場。
一、陸采對李日華《南西廂記》的評價
在其新創(chuàng)《南西廂記》序中言:
李日華取實甫之語翻為南曲,而措詞命意之妙,幾失之矣。予自退休之日,時綴此編,固不敢媲美前哲,然較生吞活剝者,自謂差見一斑,況嘲風(fēng)弄月,又吾伎常事哉。①
在第一出《提綱》,陸采也言:
千古《西廂》推實甫,煙花隊里神仙。是誰改編污瑤編,詞源全剽竊,氣脈欠相連。試看吳機新錦織,別生花樣天然。從今南北并流傳,引他嬌女蕩,惹得老夫癲。②
陸采評李日華改編的《南西廂記》為“生吞活剝”“詞源全剽竊”,又說其“氣脈欠相連”,認為李日華裁割王實甫原詞而成南曲,點金成鐵,破壞了原詞之韻律。在心懷羨慕又心懷不滿中,陸采決定新創(chuàng)《南西廂記》,并且對于自己創(chuàng)作的改編本《南西廂記》期望很高,對自己的才華頗為自信,如第一出的【臨江仙】中“試看吳機新錦織,別生花樣天然。從今南北并流傳,引他嬌女蕩,惹得老夫癲?!雹垭m然在序言中說“固不敢媲美前哲”,頗有自謙之意,但“自謂差見一斑”,又在第三十七出的《完宴》下場詩中說“曾詠明珠掌上輕,又將文思寫鶯鶯。都緣天與丹青手,畫出人間萬種情”④,充分表現(xiàn)了他對于此本創(chuàng)作必將取得驕人成績的信心,認為它一定能取代李日華《南西廂記》的地位,盛名天下。然而實際上他創(chuàng)作的此本并沒有取得他預(yù)想中的效果,最終只能成為案頭之本,而無法成為場上之曲。
二、陸采評價中的文人立場
至弘治末年,明王朝已經(jīng)建立百余年之久,百余年的休養(yǎng)生息,使當(dāng)時社會呈現(xiàn)一派和平繁榮之相,商品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上有了新的發(fā)展,對此谷應(yīng)泰在《明史紀(jì)事本末》中有所描述:
孝宗之世,明有天下百余年矣。海內(nèi)宴安,戶口繁多,兵革休息,盜賊不作,可謂和樂者乎?、?/p>
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的發(fā)展,體現(xiàn)在意識形態(tài)上明顯的則是文化的繁榮。所以當(dāng)時人又稱:
至于人材輩出,尤為冠絕。作者專尚古文,書必篆隸,兩漢之域,下逮唐、宋,未之或先。⑥
一時人才輩出,在文學(xué)上的創(chuàng)作,研究,評點等文化領(lǐng)域呈現(xiàn)出繁榮的新局面。沿承中國古文的韻律,及至詩詞極致繁榮的唐、宋,明人對于文辭的激賞,音律的推崇越發(fā)明顯,他們關(guān)注中國詩文學(xué),重視傳統(tǒng)韻文學(xué)。在《西廂記》得諸多特色中,最先引起明人關(guān)注的便是《西廂記》劇本文辭的華美。明代朱權(quán)的《太和正音譜·古今群英樂府格勢》評《西廂記》:“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陳委婉,深得騷人之趣。若玉環(huán)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雹吆髞砻鞔鷳蚯碚摷彝躞K德所說:“涵虛子品前元諸詞手,凡八十余人,未必皆當(dāng)。獨于王實甫花間美人”。明代文人推崇《西廂記》顯然重點在于其曲詞。王實甫曲詞之優(yōu)美與明代人民的審美愛好產(chǎn)生共鳴,對于王實甫《西廂記》的喜愛溢于言表,其詞之美如二本一折中:
【混江龍】落紅成陣,風(fēng)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
【油葫蘆】翠被生寒壓繡裀,休將蘭麝薰;便將蘭麝薰盡,則索自溫存。昨宵個錦囊佳制明勾引,今日玉堂人物難親近。這些時坐又不安,睡又不穩(wěn),我欲待登臨又不快,閑行又悶。每日價情思睡昏昏。⑧
巧妙化用前人詩句,綴連成珠,美不勝收,所謂千狐之白,萃而為裘者也。
王實甫所出《西廂記》文辭華美,韻律鮮明,滿足了明代文人的審美趣味,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而正是這種注重文辭為美的文化背景,陸采生活其間,當(dāng)然也具有相似的審美愛好。另外從弘治、正德年間,文風(fēng)出現(xiàn)新的轉(zhuǎn)變,情與理的沖突初現(xiàn)端倪,特別是在王陽明“心學(xué)”的影響下,在小說戲曲中,作品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性,且充斥著欲望宣泄,自由而不羈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從明代的大文化背景,人們的普遍審美去判斷李日華所改編的《南西廂記》,割裂了王實甫《西廂記》所具有的文辭之美,說其“措詞命意之妙,幾失之矣?!?,保留了王實甫的主要內(nèi)容,評之為“生吞活剝”。
另外,陸采家族歷史淵久,可上溯到魏晉時期,可以說文化積淀深沉,按照《明故南京禮部精膳司郎中南丘先生陸公墓志銘》記載:
末裔蕃衍為郡著姓。宋季朝議府君千九,始家陳湖之壖,公九世祖也.曾祖諱守道,以公再從弟少保公貴,累贈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祖諱碹.考諱溱,更徙居郡城之閶門外,以公責(zé)贈工部主事,妣王贈安人,有五丈夫子。公,其仲也,諱應(yīng)龍,字翼之.南丘,其所自號云。⑨
到了陸采的父親陸應(yīng)賓(號如隱居士)的時候,其父好讀史,一生不曾走上仕途。母親胡氏,亦是巾幗不讓須眉。其兄亦是文采出眾,頗有文學(xué)大家之風(fēng)。兄弟三人,文采出眾,成就頗高??梢婈懖杉易逦幕e淀深沉,對于戲劇文學(xué)性的注重更甚,加之作為明中葉戲曲“綺麗派”的代表人物,更為注重文辭之婉轉(zhuǎn),典麗,因此,對李日華改編的《南西廂記》十分不滿。
陸采少負才名,著有《虞初記》《明珠記》《懷香記》等,加之文學(xué)、詩詞各個方面都有所成就,以致年少自負,自命風(fēng)流。所以,在李日華改編《南西廂記》,并在舞臺上取得巨大成功時,在羨慕而又不滿的情緒下,新創(chuàng)《南西廂記》,期望“從今南北并流傳,引他嬌女蕩,惹得老夫癲?!比欢聦嵣?,過于標(biāo)新立異、偏離原著的改編,并不是能為人們所接受的,從今流傳的劇本來看并未流傳,而評點也多是批評之言,雖然花費很大精力,最終只能成為案頭之曲。
由此可見,經(jīng)典之作能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不僅在于改編的創(chuàng)新,更在于對于經(jīng)典的傳承。陸采站在其文人的角度評價李日華的改編本,雖作新本,然而過度標(biāo)新立異,曲詞極盡華美,仍不為廣大人民所接受。
注釋:
①陸采.南西廂記[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2.
②陸采.南西廂記[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2.
③陸采.南西廂記[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5.
④陸采.南西廂記[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136.
⑤曹萌.中國古代戲劇的傳播和影響[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6.253.
⑥曹萌.中國古代戲劇的傳播和影響[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6.253.
⑦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M].臺灣:學(xué)海出版社,1980.
⑧金圣嘆.金圣嘆批評本西廂記[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⑨陸璨.明故南京禮部精膳司郎中南丘先生陸公墓志銘[A].文淵閣四庫全書[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參考文獻:
[1]陸采.南西廂記[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
[2]陳愛萍.陸采伐曲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4.
作者簡介:
杜阿敏(1989-),漢族,江蘇南京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明清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