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小戲小品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能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小戲小品;群眾文化;作用
中圖分類號:J8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217-01
一、小戲小品的基本特征
小戲小品是深受社會各界廣大群眾喜愛的群眾藝術形式,是群眾文化中群眾藝術的一個方面。小戲小品根在基層,通過業余和專業文藝工作者的共同攜手努力,把生活體驗、內容進一步加工升華,打造出能在舞臺上演的小戲小品,演的都是群眾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有價值、有代表、典型的事,而且小戲小品劇情方面質樸、流露著真情實感,深受群眾的喜愛。小戲小品,戲小舞臺大。小戲小品演出時間有的多在十幾分鐘,有的只有幾分鐘,短小精悍,演職人員少,一般只有三到五人左右,但是它們并沒有因為小而沒有人認真觀看,相反這些題材新穎、短小精悍的小戲小品在群眾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大舞臺。小戲小品投資少、隊伍小、演出時間短、道具簡單、演出方便,便于深入基層展演,深受群眾喜愛,體現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價值取向。
小戲小品折射大千世界,濃縮百味人生。小戲小品生動鮮活并深入人心,能迅速準確地反映群眾的生產生活,表達群眾的感情和愿望,舞臺上又高于生活,是豐富社會各界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藝術形式,在滿足社會各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小戲小品在群眾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亦教亦樂,引導群眾文化的教育方向。戲小作用大,小戲小品來源于群眾生產生活,又反哺全國廣大人民群眾,小戲小品不僅具備群眾娛樂功能,更兼具群眾自我教育的功能,通過這些小戲小品的展演,讓小戲小品這類文藝作品在感動人、鼓舞人、教育人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小戲小品,劇目雖然小,但卻能通過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場景反映新事物、新生活、新風尚,讓新事物、新生活、新風尚家喻戶曉,進入尋常百姓家,體現了比較高的思想境界。有的小戲小品,展示了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追求知識、渴望新生活的精神風貌;小戲小品中,有的角色用自己公平公正的人格和誠懇待人的行動,使不愿尊重別人的人感到慚愧;有的小戲小品除了有思想性外,藝術水準同樣不低,小戲小品長期在基層經受了千錘百煉,亦教亦樂,并引導了群眾文化的教育方向。
(二)戲小內容不少、題材不小,能豐富群眾文化的內容。小戲小品是群眾喜聞樂見的群眾藝術形式,小戲小品題材來源于群眾、來源于生活,反映群眾生活,演員表演充滿真情實感,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演繹得情真意切。小戲小品可謂是滿堂生活、一片激情,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作品卻能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小戲小品,小,但是近年來內容上創新不斷。我國是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國度,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但是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的發展,受文化多樣性的沖擊面臨著失傳的危險,成為瀕危項目,于是要讓源于民間、養于民間、存于民間的非遺傳承下去,傳承與保護工作就迫在眉睫,責任重大。但是很多“非遺”劇種沒有專業劇院團,但這些活著的藝術、動態藝術可以作為創作新的藝術作品的母本,可以以小戲小品的方式存在并傳承下去,從這個方面來看,小戲小品這一群眾藝術活動如果以非遺為載體,那么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不僅要依靠政府的引導,也要依靠民間和社團的力量,依靠文藝工作者在舞臺創新中對非遺的展示,從而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
小戲小品把生活中往往看似尋常的大事小情,把社會主義價值觀融入進文藝創作的實踐中,濃縮成精美的舞臺藝術作品,通過展演,呼喚真情,撫慰靈魂,鞭撻假惡丑,謳歌真善美。
小戲小品雖然在資金的投入與規模上比不上大戲,但其社會價值卻是大戲所無法相比的,小有小的優勢,小戲小品在群眾文化的發展中,值得大力提倡。
(三)小戲小品能推動群眾文化的發展。 小戲小品是深受社會各界廣大群眾喜愛的一種群眾藝術形式,藝術水準普遍很高,它無論是從題材內容,還是從表現形式看,基本都能做到新穎獨到,貼近現實、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在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小戲小品在滿足和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動群眾文化發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會.基層小戲小品為啥吸引觀眾[N].中國農業新聞網,2010-02-26.
[2]蘇麗萍.小戲小品報春來[N].光明日報,2010-02-09.
[3]陳彬斌.繁榮群眾文藝創作活躍基層文化生活[N].中國文化報,2010-02-11.
[4]夏士康.淺談如何繁榮群眾文藝創作[J].大眾文藝,2014.
作者簡介:
沈春芳(1980-),女,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大理州巍山縣文化館群眾文化館館員,長期從事群眾文化工作,側重于創作及學術性研究,有多篇散文、古詩和群眾文化學術論文發表于國家級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