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論《論語》的人性光芒

      新聞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07日 15:50

      【摘 要】《論語》是孔子思想的載體,它所體現出的仁學思想,融道德、境界為一體,是對人及社會全方面認識的深化和升華,是人性的基點;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最高哲學范疇,是對人性美的追求;禮制主張,是對周禮的損益、是以“仁”和“中庸”思想為基礎的一種行為規范,是守住人性美的防線。

      【關鍵詞】孔子;《論語》;“仁”;人性

      中圖分類號:B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94-01

      孔子用一生心血,創辦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學。經過幾千年的磨練與損益,流傳至今,仍不失為一門經典哲學。孔子的仁學思想深刻而又通俗,高超而又實際。他以“仁”為依據,在對人及社會認知的基礎上構建了一系列的價值標準,既開顯了理想的人生,又開顯了高尚的人格。

      馮友蘭曾說:“孔子對于中國文化之貢獻,即在一開始試將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論化,予以理論的依據。”[1]這里的“理論的依據”就是“仁”。“仁”是全德之名,也是一種精神境界。

      《論語》中的“仁”是眾德之匯綜,共出現了一百零九次。孔子對“仁”有諸多解釋,表現出多種涵義,如“愛人”、“仁者其言也讱”(《顏淵》)、“仁者先難而后獲”(《雍也》)等。這些具體的闡釋表明仁者疼愛他人、遵紀守法、謹慎負責、勤勞刻苦,是諸多優秀品質與特點的集合體,表現為孝、悌、忠、恕、禮、誠、恭、寬、信、敏、惠等,從而使“仁”具有深刻而廣泛的思想內涵,在諸德中處于核心地位,并起主導作用。因此,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仁”為全德之名。

      《論語》中的“仁”也是一種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在于發現人、肯定人。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靈公》)意謂人能夠發揚道,而道卻不能夠發揚人。孔子以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現實的認知為基礎,認為“人能弘道”,這就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孔子對人的地位的極大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對自然界的盲目崇拜與依賴,另一程度上也淡化了君主神權對人類的桎梏與壓迫,有利于人們進一步發現自我、肯定自我,走向平等世界,實現自我價值,實現平等、自由、全面發展。

      孔子將“仁”作為人生的價值標準,既體現了仁者的高尚道德與品質,又體現了理想人生境界的安逸與美好。孔子將“仁”視為人性的基點、生命的起點,它融道德、境界為一體,使“仁”成為儒學一脈相承的思想核心。《論語》中處處顯現著“仁”的光芒,它以深刻平實、含蓄雋永的語言,激勵著人們要以“仁”為一生追求的內在的價值目標。

      所謂人性,是指一切人與生俱來、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是呱呱墜地的嬰兒與行將就木的老人共同具有的本性。《論語》的“仁”是對人及社會全方面認識的深化和升華。人是社會中的人,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社會。人與社會的密切關系促使孔子不斷加深對“仁”的認識,將“仁”視為人性的基點。

      孔子對“人”的認識是深刻的。首先,從人的自然本性出發,孔子認識到“人”的生存需求,他諸多的想法和做法都歸結為構建一種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讓人的生命得以延續。其次,從人的社會本性出發,孔子認識到了“人”的獨立性。再進一步說,人們在這種平等的基礎上應該更加獨立,只有真正的獨立才會有絕對的平等。因此,孔子主張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不趨炎附勢,反對“鄉愿”式的“德之賊”之輩(《陽貨》)。再次,綜合考慮,孔子認識到了“人”的重要性。人是構成社會的一份子,他的生存、發展都離不開社會。反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也離不開人。因此,人是社會的建設者,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孔子認識到了人的重要性,在肯定人的基礎上反對戰爭和苛政,要求尊重人、愛護人。他的許多思想都孕育著人本主義的萌芽,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靈公》)。因此,他主張構建一種安全的社會環境。孔子對人的認識是以“仁”為基礎的,從“仁”的角度發現人、關愛人,用它來調和各種關系,使人們互信互助,互尊互愛,共建一個和諧社會。

      孔子對社會的認識也是極為透徹的。首先,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統治者不斷追求利益的行徑,加深了百姓的災難。孔子認識到了社會現實的殘酷,得出了“苛政猛于虎”的結論。他關注人、關愛人,反對暴政,推行仁政,主張用“仁”來改變整個社會的精神風貌,從而滿足人的生存需求。其次,春秋時期是等級社會,存在傳統的天命觀和血統論,而孔子卻打破了這一認識,他不講“怪力亂神”(《述而》),雖然“知天命”(《為政》)、“畏天命”(《季氏》),卻不聽天由命,“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寧問》)。他把“人”視為人自身和人類社會的主宰,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能力。在肯定人的基礎上,孔子認為人與生俱來的人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習染不同,才出現了差距。因此,人是平等的。孔子對社會的認識是有一定思想基礎的,那就是“仁”,從“仁”的角度出發認識社會,進一步發現人、肯定人,使人的發展需求得以滿足。

      參考文獻:

      [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M].北京:中華書局,1961.89-95.

      作者簡介:

      朱孟宇(1998-),女,漢族,山東臨沂人,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2013級35班學生。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孔子 文章 愛護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网|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a级特黄的片子视频免费|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萌白酱在线视频|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精品香蕉在线观看免费| 双女车车好快的车车有点污| 狼人香蕉香蕉在线视频播放|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水蜜桃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日韩欧美一二三|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把英语课代表按在地上c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91|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www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麻豆交换夫妇| 19岁rapper潮水第一集| 国产女人乱子对白AV片|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黄网站在线看| 正在播放国产美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好黄好猛好爽好痛的视频| gay肌肉猛男gay激情狂兵|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青娱乐国产在线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灰色的乐园未增删樱花有翻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饯 | 毛片网站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