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晨
【摘 要】巴拉根倉故事與阿凡提故事都是我國機智故事類型的代表,兩種故事形態存在著可比性。從比較文學的角度對兩種故事形態進行異質同質學理闡發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了解北方蒙古族和維吾爾族獨具特色的民族和民俗文化。
【關鍵詞】比較視野;巴拉根倉故事;阿凡提故事
中圖分類號:I207.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277-01
“巴拉根倉”是一個符號化的人物稱呼,蒙古語意為“豐富的語言”或“智慧的寶庫”。巴拉根倉的故事是以巴拉根倉為主人公的蒙古族民間大型諷刺幽默故事群。
阿凡提,又譯阿方提,是維語“先生”的意思,他通天徹地,學問廣博,人不能及。以阿凡提為主人公的民間故事流傳在西起摩洛哥,東到中國新疆伊斯蘭的諸民族中。
一、巴拉根倉故事與阿凡提故事同質性分析
(一)替民眾代言思想情感的故事內容。蒙古族巴拉根倉故事和維吾爾族阿凡提故事在表達思想內容和情感意緒方面具有很強的相似度。巴拉根倉故事與阿凡提故事之所以在蒙古高原與新疆大地流傳廣泛、影響深遠,原因在于它們都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勞動人民的反抗剝削、反抗黑暗統治的精神。這兩個虛擬的符號化人物是廣大民眾情感愿望的代言人。廣大勞動人民可以通過這樣的理想化的愛憎分明的機智人物,痛快淋漓地抒發自己內心因遭受剝削和壓迫而郁積的不平和憤慨之情。因此,這些幽默諷刺故事便成為了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精神品。
(二)幽默、諷刺、夸張的藝術表現特色。巴拉根倉故事與阿凡提故事在藝術表現方面也表現出了同質性,兩個民族機智人物故事均以幽默、諷刺、夸張等手法作為基本的藝術表現手段。巴拉根倉和阿凡提都是貫穿各自故事的主人公,故事創造者和講述者把具有極強感染力的幽默、諷刺、夸張敘述元素最大程度地集中于兩位主人公身上,并通過主人公的言語、行為釋放出來,形成極具樂感氛圍的故事情境。
(三)善于“說謊”的人物共性特征。巴拉根倉與阿凡提都是普通的百姓,他們具有勞動人民敢于反叛的自由精神,在抗爭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智慧與謀略,“說謊”是他們的最大特點。這種“說謊”更多地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和“挖陷阱”等思路,往往使對立者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陷入啞口無言的尷尬境地,極具諷刺力度和效果。當然,在民間流傳的數量眾多的巴拉根倉和阿凡提故事中也有一些發生于民眾生活交往中的,不具敵意諷刺性的“謊言”,這一類“謊言”的表述效果主要是展現主人公的幽默。這一類“謊言”的存在,也增加了主人公性格的豐滿度。
二、巴拉根倉故事與阿凡提故事異質性分析
(一)生計條件影響下的異質性分析。蒙古族生存的蒙古高原和維吾爾族生存的西部高原均條件惡劣,農耕和畜牧業是兩地共有的生計方式。蒙古族作為歷史上的游牧民族,雖在與漢民族融合的進程中接受了農耕生計方式,但畜牧業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此,在巴拉根倉故事中涉及到的動物事項的內容很多,如《巴拉根倉巧奪羊》《神馬》等。
維吾爾族生計方式中含有畜牧業因素,但是以農林業為主。吐魯番、都善的無核葡萄和哈蜜瓜、庫爾勒香梨、伊寧蘋果、葉城大籽石榴、阿克蘇薄皮核桃、阿圖什無花果、庫車白杏等都是全國聞名的特產。這些農林業生計元素在阿凡提的故事中也有所出現。例如《阿凡提賣葡萄》、《核桃與無花果》、《罪魁禍首》等故事都涉及到了瓜果等植物果實內容。
(二)民族性格與民族價值觀影響下的異質性分析。蒙古族和維吾爾族都具有豪爽明快,富有幽默感的民族性格特征。但進一步比較品味中可以發現,蒙古族民族性格中更多些豪爽明快質素,而維吾爾族民族性格中更多些機智幽默質素。蒙古民族是馬背民族,勇敢豪爽是被全體民眾十分推重的人格品質。巴拉根倉故事中如《巴拉根倉的婚事》、《娶妻》等,就涉及到了比武招婿、三藝競技等表現人物勇武品質的故事內容[1]。
而維吾爾族相比較之下更加重視知識,認為只有獲得知識才能獲得幸福.在維吾爾族的傳統觀念中,智慧觀便是他們最主要的生存價值觀。阿凡提故事中有些是通過縝密的富有邏輯推理性的故事情節來表現阿凡提幽默機智品格的,如《王袍》。有些故事徑以“智慧”二字命題,如《比智慧》。
三、結語
巴拉根倉故事和阿凡提故事是蒙古族和維吾爾族兩個民族遺傳下來的獨具民間特色的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巴拉根倉故事和阿凡提故事曾給兩個民族甚至其他民族的民眾帶來幾多生存的信念和精神的愉悅,它們的影響已經遠遠超越兩個具體的民族,在更廣闊的時空范圍產生巨大的生存體驗化的藝術影響。在當下社會情境下,品讀巴拉根倉和阿凡提故事,依然會帶給我們許多文化和生存方面的啟示。
參考文獻:
[1]白萬柱.《巴拉根倉的故事》與《阿凡提的故事》比較研究[J].內蒙古民族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1991(4).
作者簡介:
齊 晨(1991-),女,遼寧沈陽人,遼寧大學文學院民俗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民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