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 要:所謂“假定性”,是舞臺藝術所固有的。任何藝術都無法擺脫假定性,假定性影響著故事情節的真實性,是戲劇真實的一個重要構成元素,演出中假定性的運用,可以產生豐富的審美藝術效果。
關鍵詞:假定性;角色扮演;時空的假定
中圖分類號:J8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1-0021-01
假定性是藝術固有的特質,藝術必須依靠假定性而存在。藝術之所以被稱為藝術,正是因為它來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以現實為依托,假定其真實發生。戲劇中的假定性,是使戲劇真實的一個重要構成元素,是戲劇藝術真實、客觀反映現實生活的主要表現手法。
一、假定的存在方式
一般來說,由于戲劇表演的需要,我們會把某些場景搬上舞臺,例如在《絕對信號》中,車廂是劇中人物活動的場景,導演就大膽作了處理,只擺放上車廂的框架,車廂壁是鏤空的,表演者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能讓觀眾直觀地看到。而這種營造出來的“真實”氛圍,就表現出了戲劇空間的假定性。演員通過創造性的表演喚起觀眾的想象,使得他們“以假亂真”,從而出現了“我演你看,我演你信,你信促使我演”的相互接受,相互作用的共識。
假定性,突顯了觀眾在觀影時的主動意識。觀眾能更好的把戲劇世界當成一個對象去思考,從而加深了對戲劇藝術的獨特個人見解。
二、假定中的角色扮演
戲劇藝術是演員角色扮演的藝術。德國思想家萊辛告訴我們,一切藝術都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之上。戲劇表演靠演員來傳達其中要表現的戲劇情境,由于燈光,布景等因素的制約,使得戲劇不如影視效果“逼真”。正因為戲劇舞臺有其局限性,反而更有利于促使戲劇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大膽運用“假定”。為了能更好的去理解劇情,了解人物,觀眾更熱衷于去聆聽人物的內心。
《戀愛的犀牛》劇中犀牛飼養員馬路愛上了明明,而明明卻一直沉溺在她對前男友的愛情中。無論是馬路還是明明,他們都愛上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在他們各自的世界里,他們愛得死去活來,痛徹心扉又欲罷不能。
馬路在愛的痛苦快絕望時,發出了“出聲的思考”。觀眾在聽完馬路的獨白之后就明白了,馬路其實是一個對愛情執著的瘋子,他固執,渴望的不是明明,而是不可缺少的愛情。“出聲的思考”使觀眾主動的去揣測人物內心,跟隨人物情緒而波動,更好地改善了觀眾在觀影時被動的局面,充分調動了觀眾的積極性。
戲劇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對戲劇內容的傳達不僅僅是要將其真實的展現,更重要的是通過假定將暗示的內容清楚的傳達給觀眾。觀眾在接受假定的過程中,按照個人的理解,將劇情中省略的部分加以想象,從而使劇情完整化。
三、戲劇空間與時間的假定
戲劇藝術是演員角色扮演的藝術,是在舞臺空間內展現的藝術,所以,假定性在舞臺空間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莎士比亞戲劇,在文藝復興時期都是在一個固定的空間內展開的。當時的表現空間布景比較單一,觀眾可以將畫布隔開的空間看做是“特洛伊的廢墟”、“高加索的高山”等,觀眾的想象更豐富,思維更廣闊,參與到戲劇創作中的積極性就更強,所以在當時莎士比亞戲劇中,假定性表現出了巨大的作用。
中國的戲劇舞臺一直都在強調夸張與虛擬化。在舞臺空間的假定性中,我們看到了最實際、最貼近生活的一面,空間的轉換,人物心理的轉換,這一切得以實現的依據就是假定性的存在。舞臺空間是可以看得到的,而舞臺時間卻是無形存在的。在舞臺上,對戲劇動作延續的時間把握,是靠假定性來完成的。比如我們用嫩芽新出代表春天,綠蔭茂密代表夏天,落葉枯黃代表秋天,白雪皚皚代表冬天……我們用“假定”就已經把一年四季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四、總結
假定性,其實就是舞臺的局限性,是舞臺藝術高于影視藝術的最獨特的特質。戲劇的生命在于演出之中,要將一出劇目在有限的時間、地點表演出來,沒有假定性的存在,是不可能達到的。戲劇往往來源于現實生活,戲劇假定性作為再現現實生活的重要方式,它要比現實生活更集中、更具體。同時又由于觀眾與演員之間長期形成的觀影關系,觀眾“假定”所發生的一切都是自己腦海中所理解的那樣,充分使“假定性”活躍在戲劇舞臺藝術當中。
參考文獻:
[1]吳戈.戲劇本質新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
[2]張德林.審美判斷與藝術假定性[M].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