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婷婷
摘 要:第二課堂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藝術類專業的教學實踐的重要環節,它對藝術類人才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藝術類人才由于專業和未來行業的特殊性,要求他們在學習當中必須鍛煉創新能力,加強實踐,因此,第二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最佳選擇。
關鍵詞:應用型;第二課堂;藝術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5-0189-01
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全面部署現代職業教育的新任務,力爭在2020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應用型高校建設是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環節,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可忽視,國內學者歷來對應用型高校建設的研究比較重視。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藝術類專業第二課堂教學概述
通過研究分析,許多學者主張在具體教學實踐當中,可以利用第二課堂的模式進行藝術類人才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模式,許多高校也紛紛采用這種模式,并且短期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考慮到各個地區的高校具體經濟、地理情況又有所不同,因此本文認為要解決現實問題,就要加強實踐性的研究。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藝術類專業第二課堂教學模式分析
第二課堂教學模式始創于美國,指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以從事某一具體職業所必需具備的能力為出發點來確定培養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方法和過程、評估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思想與實踐模式,其核心是要使學生具備勝任未來從事工作所必需的實際能力。二戰之后,美國最早提出第二課堂教學概念。針對藝術類專業教學的定義是將未來所從事的藝術類專業所需要掌握的能力作為目前教學的重點內容。這種教學的過程包括了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目標、教學反饋四大塊。其最終任務是培養從事具體職業所需要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總的來看,第二課堂教學實踐的特點有以下幾點:第一,以職業需求為教學核心,通過崗位的能力要求設計教學目標;第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第三,突破傳統學科課程體系,根據不同崗位的能力需求進行教學內容模塊設計,學生可以自主結合,隨機搭配;第四,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要進行最終的效果評價,來檢驗是否與職業能力需求相匹配。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和相關企業加強合作實踐
藝術類專業的人才的培養實踐必須建立在企業合作的基礎上。只有企業和高校共同合作,建立有效的產學合作模式,簽訂相關定向培養協議,才能對人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比如在動漫專業的藝術類人才培養方面,可以和動漫文化公司進行合同的簽訂;比如在旅游策劃方面,可以和旅游文化公司進行合作,通過第二課堂將學生早日帶入市場和社會當中,加強實踐的鍛煉,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創新是實踐的創新,實踐是創新的過程,因此,通過第二課堂的實踐鍛煉,學生可以盡快的提高創新意識培養,加強能力的實踐鍛煉。
四、第二課堂教學的軟硬件資源實踐
藝術類專業是一門實踐大過理論的學科。實際上許多本專業的理論成果,都是從實踐當中摸索出來的。因此可以說,第二課堂教學模式對于“第二課堂”的推行,對于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第二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大量的軟硬件資源保障,只有足夠的資源提供給第二課題,才可能進行項目的第二課堂教學模式鍛煉,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軟硬件資源包括項目的樣板、項目執行書、項目管理制度、項目所需要的硬件設備、資金投入、師資力量等等。這是許多高校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標桿。軟硬件資源保障不僅對第二課堂教學模式提供物質保障,也很大程度的體現了高校關于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成果和經驗。包括項目成品等硬件資源,就是高校對于人才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的最好證明。
五、結語
綜上所述,第二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結果證明了第二課堂教學模式在應用型高校建設體系下的藝術類專業教學質量顯著,成績突出,在崗位需求方面的實踐能力有積極作用。在當前應用型高校建設體系當中,第二課堂教學模式不是只注重“教”的過程,而是注重“能力效果”,教師的身份也不再是單純的講課人,而是“潛在人才的培育者”。學生的身份不同于以往的被動學習者,而是“未來的藝術類創新人才”。這對于應用型高校建設體系的完善具有積極的效果,對應用型藝術實踐人才的培養具有實踐價值,值得重視。
★基金項目:本文為黑龍江財經學院教學研究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藝術類專業第二課題構建與實踐》課題論文;編號:2016YB2D。
參考文獻:
[1]孫偉仁,徐珉鈺.應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課堂活動支撐系統的建設研究[J].商業經濟,2012(07).
[2]許志山.第二課堂建設與工科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3]孫東菱,張亞紅.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初探[J].快樂閱讀,2011(10).
[4]高京.應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課堂建設———以合肥學院藝術設計系為例[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5]王洪凱.網絡時代下的大學生第二課堂教育[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