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要做事,先做人”,可以看做是企業家的素質教育之道的一種表述。從理論與實踐分析,可以看出在企業家素質教育之道里,做事與做人,培訓與教育可以達成辯證統一。
關鍵詞:企業家;素質教育;做人與做事;道器變通
中圖分類號:F272.9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283-01
一、企業家的素質教育之道的理論要義:做人與做事的辯證統一
“要做事,先做人”,這一個理念最近這些年得到越來越多企業家的識別、認可與實踐。這一理念既是企業管理,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同時也可以看做是企業教育理念,進而從理論上可以看做是企業家的素質教育之道。
素質與能力相比,具有更強的穩定性。素,是一貫的意思,素質就是一個人形成習慣的一以貫之的品質。一個人的能力會有起伏變化,而一個人的素質形成之后,就保持相對穩定。比如在重大比賽時,杰出運動員贏得比賽往往靠的是綜合素質。同樣企業之間的競爭,也主要表現為企業員工之間素質的競爭。
企業收益的獲得當然與企業員工做事情的能力直接相關。可是,企業風險的防范則與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直接相關。細節決定成敗的含義正在于此。有些極其風光的企業為什么會一夜之間砰然倒塌?木桶理論告訴我們,那是企業的短板不夠長造成的。企業的短板,多半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企業員工的素質問題。企業的有識之士尤其是企業家發現控制企業的短板,不能靠單純提高企業員工的能力,而是必須使員工具有企業生存最基本的素質,其中首要的是道德素質。按照中國文化約定俗成的理解,做人強調的是人的道德素質,做事強調的是人的能力。因此,該理念對企業員工而言,意味著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做人不合格,做事的能力再強也無濟于事。
企業對員工的教育大多采用的是管理的形式,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是存在的,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企業家對企業的教育,尤其是素質教育的作用更加明顯。例如張瑞敏在海爾起步階段,讓職工改變在工廠內不講衛生的習慣,就是典型的素質教育。這為后來海爾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并且是牢靠的員工素質基礎。海爾的案例,也是“要做事,先做人”的典型案例。張瑞敏作為企業家,他的企業家之道,就含有企業家的素質教育之道。
“要做事,先做人”,達成了目的與目標,做人與做事的辯證統一。做事的前提是做人,人比事物更重要。做事是為了人而做事的,做人帶有根本的目的性,做事只是這個目的性的某個具體目標。目的指導目標,目標反映目的。這從理論上可以看做企業家的素質教育之道的基本內涵。
二、企業家的素質教育之道的實踐要義:培訓與教育的辯證統一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有一個模塊叫員工培訓,這是目前企業管理理論里最接近教育的成分。而在企業管理實踐中教育成分是普遍存在的,這是常識。否則,沒有教育企業文化就無法產生。因為假如沒有企業家對員工的教化,就談不上員工對企業使命、理念的認同,員工就不能被企業文化所同化。企業文化也就只是空洞化而已。隨著“要做事,先做人”在企業界的識別、認同和實踐,企業培訓以技能培訓為主逐漸轉化為技能與素質并重的局面。各種勵志性的培訓實際上就不是單純的管理培訓,而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素質教育了。企業家的素質教育之道在實踐上將傳統的管理培訓與現代素質教育融合在一起,我們大致可以看出三個特征:(1)在思想意識層面:對員工引導為主,制度約束為輔。這個方面更多依靠企業家個人人格魅力和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這些會對企業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企業家對員工的素質教育,絕不會搞應試教育的那種形式的考試,但卻離不開考試,企業家和其領導的企業時刻都在接受市場的考試。張瑞敏就說他總是處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狀態,這對于海爾人在做人上,形成“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習慣,起到了關鍵作用,從而海爾人做事就顯示出獨特的優勢;(2)在企業共同的使命層面:提倡 “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廣東中山建華管樁的創始人許景新,自己有個理念“走正道,負責任,心中有別人”。他在企業內部逢會必講,連每年春節慰問業務人員家屬的“太太會”也要用他獨特的生動的講解,闡述做人比做事重要。結果在公司內部就形成了這種“走正道,負責任,心中有別人”的文化氛圍,進而也在市場上樹立的獨特的企業形象,為公司成為行業的領頭羊起到了決定性的基礎作用;(3)企業日常組織管理層面:力求知行合一。通過日益正規化管理,將員工從整體上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所謂正規化管理,就是使得企業日常工作程序,在不影響效率的前提下,不斷歸納整理出符合實際的行為規范和制度安排。讓“要做事,先做人”從形而上的道,逐漸器化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要求。
三、初步結論
企業家的素質教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深刻的思考,在企業實踐中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正是中國企業家,這指的是那些真正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企業領導者,他們在最近這幾十年的實踐中,及時發現了這樣的真問題——要經營好企業不能只管做事,不能只強調人的能力而忽視做人,忽視人的素質。所以,他們提出了這樣的理念——“要做事,先做人”。并且,在理論與實踐上,作了極其深刻的探索,他們在企業理論層面達成了做人與做事的辯證統一,在企業實踐層面達成了培訓與教育的辯證統一。我們完全可以稱之為企業家的素質教育之道。
參考文獻:
[1]李克勤.企業家成就事業的道器變通[J].經營與管理,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