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
摘 要:傳統村落象征著民族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具有很大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以彝族為例,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因此加強保護彝簇傳統文化村落至關重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加強保護彝簇傳統文化村落的策略。
關鍵詞:保護;彝簇;傳統文化村落
中圖分類號:TU98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5-0168-01
傳統文化村落是物質遺產與非物質遺產結合的產物,傳統文化村落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只有加強傳統文化村落的保護,才能夠促進民族精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筆者以所在地巍山縣大倉鎮新勝琢木郞彝族村落為例提出保護傳統村落的策略。琢木郞村于2013年被列入具有保護價值的第二批傳統文化村落。
村情概況:本村位于大倉鎮東北,距村委會2公里,距大倉集鎮18公里,國土面積7.7平方公里,海拔2280 較適宜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本村是千年彝簇村落,南詔最后的部落,是一個彝簇聚居,繁衍生息的地方,從民簇服裝到房屋建筑都充滿著濃厚的彝簇風格。(1)服飾情況:彝簇婦女服飾是本村的最大亮點,是由宮廷服飾轉變來的。因此色彩特別鮮艷,以紅綠兩色為主。(2)打歌:這是彝簇群眾的歌舞表演形式,在本村除婚喪嫁娶要打歌;(3)房屋:本村房屋依山而建,兩層土木。但是服飾的成本高,語言方面宣傳及言傳身教不夠:參與打歌的人數多數是村中老年人,年輕人多外出打工及宣傳不到位沒有參加等問題。使得文化村落面臨以下困境。
一、彝族傳統地區傳統文化村落面臨的困境
1.人口流失、外來文化影響。在彝族地區近年來有大量的年輕人外出工作,留守的大多都是老人以及兒童,傳統文化村落面臨著蕭條的現象,而保護傳統文化村落迫在眉睫,因沒有勞動力,保護的工作也無法得到施展。外來文化的侵入也不同程度的影響著彝族人們的生活,彝族的傳統文化活動也在逐漸的被取代,相應的飲食文化也在發生改變,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給彝族地區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淡化了人們保護文化村落的意識。
2.復雜環境的影響。彝族地區村落處于較為復雜的地區環境,受環境、氣候以及生活條件的影響,彝族地區的人們的生活質量不高,非常貧困,傳統文化村落的保護與當地村民的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改善環境的影響,才可以有效的開展彝族地區傳統文化村落的保護工作①。
3.居住生活環境的影響。 彝族地區的人們的生活環境大多都不好,基礎設施雖然近年來得到了改善,在彝族地區村落極易出現暴雨天氣,斷絕了彝族村落與外界的聯系,而且村落的道路很不方便,山區都是土泥道路,人們居住的房子是瓦房,大都出現不同程度上的損壞,由于受到居住生活環境的影響,限制了村落保護工作的開展。
二、傳統文化村落的保護策略
1.建立傳統文化村落保護機制。彝族當地政府應當建立傳統文化村落保護責任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指導方針,保護傳統文化村落能夠提高民族的文化生產力,將政策貫徹落實好;在保護傳統文化村落的基礎上實現發展,正確把握保護傳統文化村落與加快城鎮化建設之間的關聯,以保護為前提條件,促進二者之間協調發展②。
2.成立保護村落領導小組。發揮黨領導的主導作用,由文化、經濟、財務、政治、旅游以及規劃建設等部門成立傳統文化村落保護小組,主要負責彝族地區傳統文化村落的保護協調工作,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各個部門應有效的進行配合,由彝族當政府下發指令,劃分保護傳統文化村落的區域,文化部門對傳統文化村落的建筑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要采取保護措施,為其建立檔案,要求有專門的人員負責。
3.加強保護傳統文化村落的宣傳力度。彝族地區宣傳部門應當加強宣傳力度,樹立人們保護傳統文化村落的意識,網絡媒體的不斷發展,當地宣傳部門可利用、微博以及博客等網絡媒體,向人們宣傳保護傳統文化村落的重要性,在地區之間可以開展講座、開辦展覽會以及宣傳動員大會等,增強人們保護傳統文化村落的責任感。對相關的管理人員設立保護傳統文化村落專題課程,增強管理人員文化保護的意識。新聞媒體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對彝族地區的傳統文化村落實施輿論監督,為保護傳統文化村落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③。
4.合理規劃,科學開發。彝族地區應當制定出傳統文化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將保護與發展有效的結合起來,秉承歷史文化的真實性以及延續性,明確保護的對象以及區域范圍,根據實際情況來合理的進行規劃,不可盲目,修繕傳統文化村落
三、結語
加強保護彝族傳統文化村落勢在必行,彝族地區應當認識到保護傳統文化村落的重要性,切實可行的加強保護傳統文化村落,彝族地區相關部門應當制定有效的保護策略,建立傳統文化村落保護機制,成立保護村落領導小組,加強保護傳統文化村落的宣傳力度,合理規劃村落,科學開發,做好修繕傳統文化村落的工作,才能夠真正的加強保護傳統文化村落。
注釋:
①李凌.北京傳統文化村落的保護與開發研究[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5(03):68-72.
②王忠霞.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對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6(08):17-19.
③丁玲.淺析新農村建設中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以桂北少數民族村落為例[J].廣西城鎮建設,2011(0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