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瑩
說起倪齊全,紹興城里普通老百姓第一反應肯定是唱蓮花落的倪師爺,而在“國遺”·紹興地方曲藝傳承班學員們的心中,倪齊全又是最盡責的班主任、最敬業的導師、最知心的忘年交。
一、培養新人是難題,美好機會要珍惜
“國遺”·紹興地方曲藝傳承班是當時的紹興縣委縣政府重點打造的曲藝傳承項目,于2011年9月在紹興小百花藝術學校開班,學制四年,學費全免。招收的學員會系統學習紹興蓮花落、紹興宣卷、紹興攤簧、紹興平湖調、紹興詞調五個曲種。
倪齊全每次提起這個項目都是非常激動非常興奮的:“培養新人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曲藝是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但是如何用一個系統的方式來培養傳人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原來的曲藝傳承,都是師父帶徒弟,言傳身教、口耳相傳,是零打碎敲,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今能夠系統性、整體性地來培養,使他們有一個正式的科班出身,這種機會很難得。政府對曲藝那么重視,而且把我放在班主任的位置,我是義不容辭。必須要用心用勁地做才能對得起政府的信任,對得起自己的心。”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退休后返聘回藝校,五年如一日,他的支持和守護,是幫扶學員們用心學習的最有力的臂膀。
二、方言發音難矯正,正課不夠補小課
倪齊全不僅擔任“國遺”·紹興地方曲藝傳承班的班主任,還身兼多門課程,說表課、曲藝理論課、蓮花落唱腔課,連總體教育計劃的編排也都攬在自己身上,而在教學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則是學員們的口音。
他們當中,有山里頭人,又有水村埭人,紹興方言十里不同音,錢清山陰話,稽東王壇會稽音,完全不同,所以語言矯正相當困難。倪齊全原來有睡午覺的習慣,但是自從開始上課后,他就放棄了午休把發音不準的學生叫到辦公室里開小課,逐字逐句糾正。他說:“曲藝是用方言說唱的藝術,說唱說唱,說擺在第一位,如果方言說不標準,講出去的味道就不對,必須要在方言上面花最多的功夫。”所以上傳承班的頭兩年,如果有人路過倪老師辦公室時,聽到有學員在里面念念有詞,“倻(他)……奈格(怎么)……實介(這樣)……”那不用猜,這是倪老師在開小課了。
三、春風化雨情動人,潤物無痕理育人
紹興小百花藝校的身訓素來嚴格,每天早上6點2 0分起床練功,下腰、一字馬、腿毯功……,曲藝班的學員也不例外。
班上有一名小姑娘名叫池莎莎,外形是拔尖的,就是年齡有點大,腿功不好,下一字馬的動作總是做不到位。小姑娘很不理解,經常哭著抱怨:“我們唱曲藝的,教什么武功?”倪老師就開導她:“你有沒有想過二人轉演員,每個人身上的花頭多少,除了說、唱、做、舞的基本功,還有各種絕活。你既然考到藝校里來,就要先練好基本功,從身訓到腿毯,一樣都不能少。”莎莎咬咬牙,繼續堅持,練功練到大腿上烏青一片,她媽媽看不下去,就來跟倪老師說,女兒在家里說不要學了。倪老師又對莎莎媽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小孩苦頭一定要吃,藝術上是沒有坐享其成的,苦頭都靠吃出來的,或許這個難關走過,前面就是康莊大道。”后來通過經常的談心和勸導,小姑娘總算挺過來了,成為留到最后的曲藝團成員。這讓倪老師頗感欣慰。
四、梅花香自苦寒來,四年磨礪寶劍鋒
2014年5月,柯橋區鑒湖之春廣場文化月開幕式,是“國遺”·紹興地方曲藝傳承班全體學生的第一次實習演出。5個曲種接連上演,受到了下面觀眾一致的贊美。很多來觀看演出的學生家長都忍不住流下激動的淚水,學員陳夢婷的媽媽流著眼淚同倪老師講:“我們夢婷當初真是一點不會的人,被你們教得那么好。”那次演出特別轟動,也是倪齊全至今津津樂道的一場演出。他說當時感覺渾身的細胞都在開放,連紹興小百花越劇藝術研習中心主任陳錦高也說,“沒想到有那么好的效果”。
在2015年的上海逸夫舞臺上,曲藝傳承班的演員們的演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900個座位座無虛席,觀眾的喝彩聲、笑聲此起彼伏。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曲藝家協會主席王汝剛非常羨慕地對倪齊全說:“倪老師啊,這種人才的培養,只有紹興能夠做,而且你們5個曲種全部推出來,有這樣一批新的傳人,我們上海是沒辦法做的。”而當曲藝傳承班在杭州勝利劇院演出后,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曲藝家協會主席翁仁康更是盛贊他們是浙江新的曲藝資源,是唯一通過科班教育的正規隊伍。杭州滑稽劇團專家看過后,認為可以作為培養新人的樣板。可以說,曲藝傳承班在長三角地區的幾場演出引起了曲藝界各方的注意。倪齊全美滋滋地說:“觀眾、專家對他們的贊美和評價,比我自己得獎要高興,總算沒有白辛苦。”
五、眾望所歸得喜訊,實驗曲藝團終成立
堅持一件事就一定要做下去,倪齊全對于曲藝傳承的熱忱使得他一直在思考曲藝班學員的出路。他認為:“好不容易走進來,在這個班里的人,除了制度要走出去幾個人,在的人,我的手里絕對不讓他們走。”
為了留住這批曲藝人才,倪齊全在紹興小百花越劇藝術傳習中心領導的支持下,六易其稿正式向區文廣局提交建立曲藝團的報告,并為此事向區人大政協積極呼吁。心思花下去,總是有回報。2015年11月30日,“國遺”·紹興小百花實驗曲藝團(籌)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掛牌成立,并在此后的兩年間多次進行實踐演出。2016年3月,團里的兩名青年演員還獲得了第十一屆馬街書會優秀曲藝節目展演一等獎,實屬不易。
六、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定先勞其筋骨
實驗曲藝團(籌)成立后,倪齊全又被聘為藝術總監。團里每周都有演出任務,節目經常要推陳出新。為了幫這批曲藝新人站穩腳跟,積累舞臺經驗,倪齊全將長篇紹興蓮花落《智擒章如安》的手抄本拿了出來,這可是連他的嫡傳弟子潘家富都沒傳過的。
不僅貢獻了自己的壓箱底寶貝,倪齊全還手把手教小演員們怎么講故事。長篇跟短篇不一樣,演員要獨自一個人說唱一個半鐘頭,還要流暢連貫,壓力很大。倪老師笑著調侃團里唱蓮花落的小伙子:“倪銀鋒,恨煞哉,伊話別人家么坐坐,我么經常背臺詞、背臺詞,可憐朋友圈里天天寫勞其筋骨勞其筋骨,我就話,沒有勞其筋骨,哪能吃好谷?你是在積累當中,別人坐坐仍舊是樂隊,你現在看看樂隊和演員雖然補貼一樣,到后來他們跟你的差距就拉開了。”他認為年輕人真當是要不斷開導,不斷鞭策,一刻都不能放松。
七、帶病堅持上課堂,腳“翹”也要登舞臺
倪齊全的髖關節曾經動過大手術,至今走路走得急了,還有點“翹”(瘸)。學員們記得有一次,倪老師在說表教室里上說表課,突然一只腳不會動了,班上的男生陳澤浩趕緊把他背上二樓辦公室躺下休息。大家都勸他去醫院看看,他沒同意,下午繼續堅持上課,因為課程排得緊,他擔心自己的缺課會耽誤學生的進度,一定要把全天的課都上完才肯走。還有幾次吃壞肚子,同事郭老師把他送到人民醫院打點滴,完事之后還照常回來上課。
實驗曲藝團成立后,每次到稽東、王壇、華舍、錢清、湖塘、柯橋等鎮街的下鄉演出,倪齊全都擔任主持人,整體介紹曲藝團這批新人,不放棄任何一個宣傳的機會。2016年僅生態文明建設專場就有40多場,還有從2月份開始的每周一場的蓮花落。作為藝術總監,他總是事必躬親,不僅編排節目指導學員,不時地還上臺與徒弟們一起演出。團員們都說有了倪老師,就有了主心骨。
倪師母經常會怪他不顧自己身體:“腳翹記翹記做啥去?”倪老師就回答:“這個事體我既然在做了就要做好。”倪師母又勸他:“那你夜頭(晚上)不要去哉,晚上到家都要十一二點,勿放心。”倪老師搖搖頭:“要去的,我要整體推出這批人,別人哪有我了解他們。”
如今,已經帶了5年班和團的倪齊全最大心愿是等到曲藝團的小演員們成長起來,等到他可以放手的那一天,把那個“籌”字去掉,做個大一些的牌子,真正成立“國遺”·紹興地方曲藝團,讓紹興曲藝的光芒永遠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