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差異
宋垚
摘要:視唱練耳學科作為一門理論性與技術性兼具的學科,不僅需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對學科知識進行教學,而且也需要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對學科知識進行鞏固與拓展。在“微”時代下,“”“微博”“微課”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這些“微”手段同樣可以運用到視唱練耳教學中,為此,本文提出“翻轉課堂”教學,探究視唱練耳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視唱練耳 “微”時代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08-0097-02
“翻轉課堂”又叫顛倒課堂,它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通俗來講,就是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翻轉或顛倒過來。傳統的課堂教學一般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學生課后獨立地進行練習,其教學時間主要為課堂時間。但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學內容量大,難以很好地達到教學效果。而“翻轉課堂”的教學則是指課前通過教學視頻等方式進行預習,課堂上師生共同探討學習,課后再通過教學視頻等方式進行復習的教學,其教學時間靈活并且可以延伸,能讓學生從課前預習到課后復習的整個過程都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這是一種課堂教學擴充與延續的方式,因此,可以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本文提出了運用“微課”“”“微博”的“微”手段對視唱練耳學科進行翻轉課堂教學。
一、“微課”在翻轉課堂中的運用
“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某個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1]。
(一)名師教學視頻在“微課”的運用
利用“微課”觀看名師教學視頻,對視唱練耳課堂教學進行翻轉,即使是在集體(小組)授課的形式下,也能讓學生興趣盎然。比如可以在課堂上觀看名師“微課”視頻,然后老師通過課堂游戲鞏固該“微課”視頻中教學;可以在課前要求學生觀看某個名師“微課”視頻,并且由此“微課”導入該課堂的教學內容;還可以在課堂教學后,推薦學生觀看相關的名師“微課”視頻,以達到鞏固該課堂內容的效果。這種利用優質名師“微課”視頻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優質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的效果。
(二)重點、難點講解視頻在“微課”的運用
視唱練耳學科與樂理、和聲、曲式等學科都互相交融,其知識重點、難點、疑點的消化鞏固需要一個時間過程。當學生對課堂知識點還存有疑惑的時候,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師在課堂的解惑時間不夠充足,而課后及時給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鞏固也比較難實現,如果等到下一次上課的時候再解答就會耽誤下一次課程的教學任務。但如果對于學生的疑問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就會使學生因為疑問的累積而慢慢地拖慢整個課堂教學的進度,從而降低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而通過觀看重、難點講解的“微課”進行視唱練耳的翻轉課堂教學,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不管是在課前、課內還是課后,學生都可以通過“微課”中的知識重點、難點視頻進行學習。比如老師要求學生在課前觀看某個指定的知識重點“微課”講解視頻,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老師將在課堂上進行解疑答惑;老師可以在課上播放某個知識重點的“微課”視頻,并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進行探討學習;老師還可以在課堂結束以后,推薦學生觀看本節課的知識重難點“微課”視頻,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再次消化與鞏固。采取這樣時間靈活、方式多樣的教學手段,通過觀看知識重點、難點講解的教學視頻來進行課堂教學,不僅能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視唱練耳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也能提高學生整體的音樂素養。
(三)作品的音像影視資料在“微課”的運用
視唱不應該只是為了唱完譜面上的每個音符或完成作品基本的音準和節奏要求,而忽視每一條視唱作品的創作背景、旋律的分句以及發展手法等音樂本身的東西。一味地追求視唱練耳技術技能訓練容易導致視唱練耳教學過程變得枯燥無味,但也不能整堂課都在給每一個作品進行具體的音樂分析。視唱作品的音樂本體分析,除了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口頭的說明分析,還可以利用“微課”其視聽一體化和在線共享的優勢,通過互聯網傳播或在線分享的作品音像影視資料,使學生身臨其境、進行翻轉課堂的體驗式學習。通過觀看視唱作品的音像影視視頻,將視唱練耳的技術技能訓練與視唱作品的音樂本體分析相結合,可以使視唱練耳課與其他各門課程之間構建一個互相補充的關系,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全面的把握每一個視唱作品。
二、“”在翻轉課堂中的運用
“”是一款具有通信、社交和平臺化功能的移動軟件[2]。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如果能適當借助“”對視唱練耳課堂進行翻轉,以更加生動的形式把學生吸引到課堂,充分發揮“”進入課堂的潛在優勢,就能在某種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力。運用“”進行視唱練耳翻轉課堂的方式主要有進入答題系統和二維碼構建師生互動交流平臺。
(一)進入答題系統
傳統的視唱練耳課大多數為集體的班級授課或者小組授課形式,在這種形式之下,全班(組)視唱練耳水平不統一,并且各班(組)人數過多,因此教師難以區分不同學生的能力與水平,在課堂上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每項課堂回課也很難實現。我們能設計一套在線視唱練耳答題系統,讓學生通過關注進入答題系統,定期進行視唱練耳能力測試,測試之后還能自動生成每個學生的測試成績報告。這樣不僅方便學生快速找到自身的問題,而且也方便老師及時獲取每個同學每個階段的視唱練耳水平的反饋。
(二)二維碼構建師生互動平臺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時間大多數都是課堂上的40-45分鐘,而且這一節課的時間往往除了完成教學內容以外,能幫學生解決的也只是一些典型問題。每個學生的學業水平、以及自身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想要在課堂上給每個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是很難實現的。而利用二維碼構建師生互動平臺,可以在課外任何時候私下與班上其他同學一起探討視唱練耳的學習;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給老師留言,老師收到留言以后就能給學生進行解答;還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給老師發送自己當天視唱作業的視頻或者錄音,讓老師檢查并且及時得到老師的反饋意見。這種利用翻轉課堂的師生互動交流,不僅能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能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聯系。通過這種翻轉課堂式的教學平臺構建和諧美好的師生關系。
三、“微博”在翻轉課堂中的運用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簡稱,是一種允許用戶分享實時簡短的文本信息和圖片、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并支持多種移動終端的社交媒體形式[3]。運用“微博”翻轉視唱練耳課堂的方式主要是微博的博文推送以及微博網絡直播。
(一)微博的博文推送
學生可以通過微博的博文推送多方位地了解視唱練耳學科的學術前沿信息。如:視唱練耳技能訓練的方法、學術論文觀點的闡述或專家雜想、全國性的視唱練耳學術研討信息的推送等。當然,學生還可以通過視唱練耳相關的微博博文推送自主地進行視唱練耳知識點的理論學習。
(二)微博網絡的同步直播
“微博”還有一個重要特點是可以進行網絡同步直播,并且其直播的視頻動態不刪除的話,還可以進行反復觀看。如果某個學生因為不可抗拒因素請假不能來上課,那么他就可以通過微博網絡直播觀看視唱練耳課堂的同步直播或者重播,老師將課堂教學通過微博網絡直播的方式進行展示,就算是未請假的學生也能在課后觀看重播進行復習鞏固。這些微博網絡直播課堂不僅是音樂學習者的復習資料,同樣也是業余音樂愛好者的學習資源。
四、結語
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是伴隨“微”時代發展而生的全新教學模式,是對傳統視唱練耳教學模式的極大拓展。利用“微課”“”“微博”等“微”手段對視唱練耳課堂進行翻轉,并不意味著要拋棄課堂教學本體,只是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視唱練耳教學進行創新性探索。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開闊眼界,為視唱練耳教學打開新思路。
參考文獻:
[1]郝志勇.微課到底是什么[J].科技視界,2015,(04):303-304.
[2]王萍.移動學習平臺建設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05):88-95.
[3]張博,李竹君.微博信息傳播效果研究綜述[J].現代情報,2017,37(01):16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