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導論 第9版
王卓
【摘 要】音樂,是眾多藝術美中的一種,它跨越了語言、國度、民族的界限,成為全世界都懂得聆聽的美,其主要體現在旋律美、節奏美、和聲和曲式風格美上。作為音樂基礎學科,其基本內容包括聽力、聽寫、樂理和聽覺分析,其本身就具有音樂美的屬性。
【關鍵詞】視唱練耳;音樂審美;特征;相互作用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8-0178-01
一、關于視唱練耳和音樂審美的概念
視唱練耳,視,即認識音符、樂句、表情記號、力度記號、速度變化等記載音樂作品的符號;唱,即視譜歌唱,通過唱,培養學習者內心的樂感、美感,從而準確、貼切地將內心感受表現出來,給人以美的聽覺享受;聽,通過聽,提高音樂素質,升華內心情感,將樂之美表現的淋漓盡致。冼星海先生曾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這或許就是對音樂之美最形象的詮釋。
二、關于視唱練耳訓練中審美特征的體現
視唱練耳課程的音樂審美特征即各音樂要素所表現的審美特征,一個節拍音符,本身也包含著音樂的四個要素,即音高、音強、音色、音值,也滲透著音樂的審美氣質和特點。下面就來挖掘一下視唱練耳課程所表現出來的審美特征。
(一)旋律美。音樂和音樂的不同,首先表現在旋律的不同。音高的變換、節奏的變化,以及豐富的表現力總給人以美感,人們潛在的情緒,或悲傷或快樂或優美或糾結,會通過旋律表現出來,同時通過兩者之間的審美共鳴,體悟音樂魅力,豐富審美情感。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很大一部分體現在對旋律的聽記能力和對旋律整體特征的把握上。美育教育下的學習方式,在傳統旋律聽記的基礎上,要做到對音樂風格及組織形式、旋律的曲線以及整體的發展趨勢等多方面的了解,從而真正感受音樂通過旋律的調節帶給我們的藝術魅力。
(二)節奏美。節奏的變化引起音樂輕重緩急的變化。當你在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體會到雄壯深沉的音樂,節奏一定整齊有力;委婉溫柔的抒情音樂,節奏一定舒緩,有微弱的起伏。音樂的節奏可以反映人們的內心節奏和情緒節奏,同時視唱中的節奏感,可以激發我們的身體隨之舞動,從而享受音樂美與舞蹈美帶給我們的試聽盛宴。
(三)和聲美。和聲是指兩個以上的音階按照一定的規律同時發響,也指歌曲中一人或眾人應和的部分。和聲美,主要體現在用聽覺記憶來分辨和弦、音程及和聲功能等,通過不同的音高組合產生出不同的和聲效果,如豐滿、嘈雜、單調等,這些和聲色彩,給人以不同的審美感。對和聲功能的審美聽辨訓練,不是單純地在眾多和聲連接中反反復復,而是要結合實質的音樂作品,通過音樂傳達的情緒去領略音樂中和聲部分的美。
三、音樂審美心里與視唱練耳的相互作用
(一)審美感知方面。音樂審美感知是審美者的情緒體驗與音樂音響的表現力所產生的同構感應。這就要求在視唱練耳審美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對音樂各基本要素的分辨力和整體感受力外,更要注重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的美,并將這種發現美的經驗累積充分運用到音樂審美的活動中來,實現審美感知能力的培養。
(二)審美聯想方面。音樂的審美聯想力是在感知力的基礎上,通過聯想把審美對象進行再次創新的能力,所以創造性也理所當然成為了它的本質特性。在高師視唱練耳的審美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聯想力,激發他們審美體驗的不斷夸大,同時鼓勵學生多參加豐富多彩的審美活動,讓學生在聯想能力的作用下提高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力。
(三)審美情感。審美情感是在審美過程中表達審美對象或肯定或否定的審美體驗,是審美過程的核心要素。因此,在正常練耳的視唱教學中,應該獨立的激發學生的情感表達,并在激發學生情感的引導下,豐富學生的聯想和想象,使音樂審美教育真正成為情感的核心,同時促進審美情感力良好的教育。
(四)審美理解方面。音樂審美理解是在音樂感知、想象、情感的過程中,對藝術作品理性的了解能力,是影響音樂審美能力最重要的因素。音樂審美理解是通過感知、聯想,情感最終達到理解的心理過程,而這個過程,使得我們最終擁有豐富的審美經驗積累,從而讓我們對音樂的理解力得到升華。
四、結語
視唱練耳的學習,使學生在掌握學習技巧和提高音樂能力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因此在視唱練耳的學習中,老師要結合音樂審美心理要素,通過技能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同步學習,達到文化知識和審美體悟互通互融的完美境界,從而創設美育視閾下多元化、多審美角度的開放性授課。
參考文獻:
[1]吳曉.美育視閾下的視唱練耳與音樂審美心理的互滲研究[J].黃河之聲,2013,(19):41-42.
[2]劉英潔,林能杰.中國音樂審美心理研究近30年回顧與思考[J].藝術探索,2012,26(06):52-56.
[3]趙宇飛.多元文化視野下中職生音樂審美心理的培養探討[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29(03):103-105.
[4]蒲苗.論視唱練耳課程對音樂專業學習的重要性[J].音樂時空,2015,(1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