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幾個基本技法
朱宏偉
【摘 要】三弦是一種極其常見的彈撥樂器,被廣泛應用于戲曲的演奏。三弦柄很長,音箱呈方形,兩面蒙皮,有三根弦,側抱于懷演奏。在長期的發展中,三弦經歷了多次變革,發展到如今專門用于為演唱伴奏的樂器“如為曲藝、戲曲伴奏”及專門用于器樂獨奏或民族樂隊合奏的“俗稱民樂三弦”。文章首先介紹三弦曲中的戲曲風格類型和演奏技法特征,并對三弦在京劇中的重要性進行概述。
【關鍵詞】三弦曲;風格類型;演奏技法
中圖分類號:J632.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8-0089-01
一、三弦曲中戲曲的風格類型與演奏技法特征——以京劇為例
(一)京劇三弦演奏的技法特征
1.定音。京劇傳統三弦的定音是以演唱者嗓音的高低決定,并沒有固定的音高,而且一直采用空弦,或者是反二黃的定弦完成多種調門的彈奏。當前,這也是京劇唱腔調式所必需的,因而這一演奏技法也極其容易掌握,其歷史沿革也非常久遠。由于定音存在忽高忽低的情況,因而三弦的音色發揮非常不容易控制,或脆亮清晰,或散亂低沉,對最終的演奏效果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而且這種情況下,弦的張力遠遠不足,所以蒙皮的振動難以拿到預期的效果,音色呈現出發散的特點,不夠圓潤。以京劇三弦發音特征的角度來講,每一個音都是以顆粒型爆發性的特點而單一出現的,而且在全音符時,音值也是由無數個音的顆粒所組成的,這就導致京劇三弦在演奏過程中,即使出現音不準的情況也難以及時做出調整。這一問題也是彈撥樂器的共性問題,鑒于三弦無品位的構造,導致其在音準方面的難度遠高于其他種類的彈撥樂器,這對三弦彈奏者音準把握的要求更高。
2.把位。在京劇三弦的演奏中,把位通常只使用傳統把位的上中下三個,而且這三個把位所包括的全部音域已經滿足京劇中四大組件融合在一起的獨特的戲曲特點,此外,三弦把位的操作也非常清晰。但是傳統把位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問題,即指間距較大,導致換把位的速度相對較慢。針對這一問題,當前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左手食指和無名指,發揮其保留指的作用,從而有效避免傳統把位換把中浪費的時間,從而提升三弦彈奏的速度,使彈奏動作的連貫度進一步提升。針對下把位,可以充分利用中指的功能,能夠解決傳統把位不能彈奏高八度的問題。另外,還可以再增加一個底把,提升演奏者按弦的速度,這種指法組合常應用于老生、二黃快三眼的彈奏,底把能夠在一弦和二弦上邊彈奏出一個八度的音階,而且彈奏的速度與京胡基本保持一致。
(二)京劇三弦演奏的風格類型
第一,音色寬闊雄厚。在京劇四大件中,京劇三弦的音域是最寬闊的樂器,而且音色也極其多樣化。京劇三弦的音色表現為三個特點,即:深厚而堅實;清脆而鮮明;陽剛又柔美。京劇三弦所彈奏出的曲子能夠表現出非常強烈的鏗鏘之氣,也能表現出細膩委婉的韻律。此外,從旋律的節奏型方面,三弦的支撐能力更是無可替代。京劇三弦演奏出的曲子,更像是在旋律中融合一套鼓點,并運用鼓點變化的多樣性傳達出音樂的情感,這是其他樂器在彈奏中無法實現的,而且還能夠避免樂隊出現虛軟無力的情況。一位優秀的三弦演奏人員一定能夠使樂隊的“精氣神”得到進一步增強。另外,運用三弦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方式,深刻表現音樂魅力,而且對表達唱腔的內容與情感具有非常強烈的烘托作用。比如:在演奏過程中合理應用掃弦,能夠使音樂的旋律和氣勢更加強烈。
第二,具有更為明顯的民族和地域特點。三弦具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當前我國所流傳的三弦,無論是形式還是大小,都有非常明顯的特點。在我國南方和北方,三弦的演奏技法存在較大的差異,而且風格也極為不同。以三弦的定弦來講,傳統民間樂師往往以樂種和風格為依據,判斷定弦的方式。一方面能夠使樂曲風格和類型調試與調性的特征更為顯著,另一方面也使三弦指法更加多樣化,增強其彈奏的表現力。大三弦通常用作伴奏,其風格類型主要表現為渾厚和古樸;小三弦通常用作高音樂器,風格類型主要表現為空靈與清揚,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
二、三弦在昆曲伴奏中的應用
三弦在戲曲音樂的伴奏中的應用,經常采用小三弦或中三弦,故被人們稱作是曲琴。以三弦在昆曲伴奏中應用為例,在演奏技術上,昆曲伴奏對三弦的要求很高,較好的三弦演奏者能按照小宮調的1-5-1一次定準三弦音高,在演奏中不改定弦,能翻彈七個調。在伴奏的過程中,不需要過度重視樂譜的旋律和把位,更應該重視與歌唱的融合,并注重對戲曲情感的表現。據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記載三弦的伴奏技法與特點,閃中眼、撮頭、喚頭、滾頭、鉆頭等等,可見昆曲對三弦演奏者的演奏技術與伴奏技巧要求很高,要根據喜劇內容的要求來運用,時而烘托氣氛,時而配合身段表演動作。
三、結束語
三弦演奏的技法對戲曲風格、流派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三弦的演奏技法對其風格也有極為明顯的影響。三弦曲多用于伴奏,當然在合奏與獨奏中也有一定的應用,但在獨奏中應用三弦,能夠使戲曲的節奏更加清晰。
參考文獻:
[1]張柳萌.簡析毓峘三弦傳譜《普庵咒》的左手演奏技法[J].黃河之聲,2017(15):80-81.
[2]王利峰.淺論南北三弦之異同——以蒙古族大三弦和福建南音三弦為例[J].藝術評鑒,2017(14):23-25.
[3]陳楚.從一位弦師透視北方曲藝的三弦伴奏藝術[D].中國音樂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