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鋼琴即興伴奏2DVD
朱蓓姍
【摘 要】鋼琴在即興伴奏中有著舉足親重的地位,自從鋼琴伴奏傳入國內,其即興伴奏的實踐經驗得到很大豐富,鋼琴在音樂思想以及藝術精神的提升上同樣發揮著巨大作用。本文對鋼琴即興伴奏中常常涉及到的一些和聲語言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和聲語言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8-0085-01
鋼琴的即興伴奏是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音樂藝術形式,很多場合都會使用鋼琴進行即興表演,而即興表演需要演奏者掌握鋼琴彈奏的所有彈奏技巧,同時還需要演奏者掌握歌曲的特點、形象、詞曲關系等。鋼琴的即興伴奏是一種高度靈活、富有創造性的表演藝術,更體現每一位鋼琴演奏者的職業素養。
一、功能性和聲語言
所謂的功能性和聲語言是把主和弦當作重心,同時結合下屬和弦、屬和弦進行和聲表演,在此過程之中屬和弦、下屬和弦以及主和弦形成的和聲模式可以隨意變換,不僅僅可以實現單向序進,也能多向序進。
在如今的鋼琴即興伴奏中,功能性和聲語言是常常被使用的一種和聲形式。功能性和聲語言相比其它形式的和聲語言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實用性。如果演奏者能適當引入功能性和聲語言,會使演奏效果發生顯著變化,滿足演奏時的一些實際需要從而獲取一個極佳的演奏效果。
與其余的和聲語言相比,功能性和聲語言應用到鋼琴的即興伴奏中可以采取很多形式,自由靈活,使用時十分方便。雖然功能性和聲語言稍微有點復雜,但是其高度靈活度使演奏者可以根據需要的表演效果采取適當的組合方式。
功能性和聲語言可以由調式自然和弦以及變化和弦構成,其中有副屬和弦,演奏者完全可以采取此和聲語言,此語言的格式有如下三種:
此三種都可以用于大調練彈,并且第一、第二種也可用于小調中。
二、色彩性和聲語言
色彩性和聲語言與功能性和聲語言都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鋼琴即興演奏和聲語言,此演奏語言需要確定好調性和弦,同時需要盡可能地采用副三以及副七和弦,同時可以合適采用變音和弦,利用一些方式削弱和聲功能性產生的弊端,就能使色彩性和聲效果變顯著。在演奏中引入了色彩性和聲語言就會對功能性和聲語言產生一定的削弱作用,色彩性和聲語言十分看重和弦與和弦間的轉換,強調和弦間的連接,也只有做好和弦的連接工作才能產生一些比較有創意的和聲效果。在正三和弦組建的序進基礎上,如果引進副三和弦和副七和弦就會使和弦關系更加豐富,產生一些比較新穎的演奏效果。與功能性和聲語言不同的是,色彩性和聲語言中,副三和弦和副三和弦的連接以及正三和弦與副三和弦的連接不需要嚴格按照T-S-D-T的功能序進模式進行,不僅可以順向進行連接還可以逆轉連接。
不僅在調式自然和弦的序進中可以體現出色彩性和聲語言,通過引入變化和弦的方法還可以強化色彩性和聲語言,將自然和弦的類型或者結構進行變化,都可以產生此和聲語言。從理論的角度出發,各級的和弦都能在類型上進行改變。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不要把全部的色彩性變和弦都引入到同一首曲目中,我們需要結合歌曲實際的調式種類或者是旋律風格來使用,如下圖:
前兩者序進適合在大調式中引入,而第三種就比較適合在小調式中。在歌曲的伴奏中,色彩性變和弦不是非得用上,其僅僅是一種起到優化作用的一種語言,并且彈奏者需要對歌曲整體有著較高的把握才能使此語言產生較好效果。
三、五聲性和聲語言
五聲性和聲語言和前兩種和聲語言不同,前兩種和聲語言是需要依據七聲大調式為基礎才能實現,同時此兩種和聲語言通常采用于大小調式模式的歌曲即興演奏。在現實的鋼琴即興伴奏中,采取五聲性和音語言會產生十分鮮明的特點,比如調式結構與別的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用此語言伴奏的歌曲在旋律形態上存在不同,五聲性和音語言少了偏音產生的增四減五度和小二大七度,相比較于其余和聲語言,明顯缺乏傾向性的音程,同時音級與音級間的功能力度被一步步弱化,也正是這些原因,五聲性和聲語言具有顯著的柔和性。
三度疊置型與加音替音型是常見的五聲性調式,大小調式與和弦結構相同是三度疊置型的最大特色,而加音替音型通常采用附加音以及替換音的引入來增強音響風格。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上三類和聲語言是鋼琴即興演奏中常使用的和聲語言,不同的語言類型會產生不同的音樂效果,同時不同的演奏歌曲要進行合理的演奏模式選擇,并且需要結合實際的經驗不斷提升伴奏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之.鋼琴即興伴奏常用的和聲語言類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27(2):138-141.
[2] 賈波.鋼琴即興伴奏中的和聲語言探析[J].音樂大觀,2014,(1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