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文學欣賞雷雨欣賞.ppt
李松
【摘 要】戲劇的誕生,源自于生活,是一種將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融合在一起的綜合性藝術,是對劇中人物所處的時代的一種闡釋,而戲劇文學通常是指戲劇劇本,演員通過對劇中人物形象的刻畫,將劇本中的文學思想呈現出來,以此揭示社會矛盾,反應社會生活。戲劇文學雖然是演員的劇本,但依然作為文學作品流傳著,并對文學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筆者認為,對于戲劇文學的欣賞,其一,要善于領會巧妙的戲劇沖突;其二,要善于分析鮮明的人物形象;其三,要推敲“懸念”的設定。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戲劇與文學的獨特內涵。
【關鍵詞】戲劇文學;沖突;人物形象;懸念
中圖分類號:I0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3-0025-01
一、領會巧妙的戲劇沖突
所謂“戲劇”,必須要有“戲”,這里所謂的“戲”,不是對事物的敘述,而是一種“矛盾與沖突”,只有將激烈沖突發展到戲劇動作,才能將戲劇推向高潮,我國著名文學家、戲劇家、小說家老舍先生曾說過“寫戲須先找矛盾與沖突,矛盾越尖銳,才越會有戲。”可見戲劇創作中,沖突的重要性。例如,為我們所熟知的西方文學巨匠莎士比亞,其作品之所以能夠名聲大噪,是與其會尋找戲劇沖突有著莫大關系的。在《威尼斯商人》的情節設定中,首先是夏洛克拒絕了威尼斯公爵對他的勸告,使得沖突升級,接著巴薩尼奧加倍賠償的請求被夏洛克拒絕了,使得沖突加劇,然后夏洛克對葛萊西安諾的指責進行了嘲諷,使得沖突進入白熱化,最后,安東尼的告別,宣布著沖突已然成為定局,一步步巧妙的沖突情節設定,一環環沖突的升級,一次次將劇情推向高潮,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在《竇娥冤》中,蔡婆索債,正式拉開了故事的序幕,而張驢兒救下蔡婆,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接著張驢兒逼婚不成,張父誤食毒藥,使故事沖突開始升級,然后是蔡婆為了免于災禍,給了張驢兒十兩紋銀,遭其訛詐,使得故事沖突升華,竇娥不忍蔡婆受苦,自己承擔,被判死刑,將矛盾沖突再一次升華,進入白熱化,在行刑前,竇娥高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并發下三樁誓愿,將故事沖突推向最高潮。劇中竇娥的悲慘身世,蔡婆的不幸遭遇,臨刑前違背自然規則的誓愿,讓故事情節一路走高,使人們的心一直沉浸在悲傷之中,這也進一步驗證了美國戲劇史研究者布羅凱特所說的“一個劇本要激起并保持觀眾的興趣,造成懸疑的氛圍,要依賴‘沖突?!?/p>
二、分析鮮明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畫,是一部優秀戲劇文學的基礎。在戲劇文學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很多角色都會讓讀者感到眼中有一團迷霧,就像再高大威猛的男人,也有忸怩作態的一面,再柔弱的女子,也有英烈的一面。
對于人物形象的理解,首先,應從文中角色臺詞入手,臺詞是作者最直觀刻畫人物形象的方式,好的臺詞,能以最少的字符表達最豐富的內容,善于領會臺詞的真意,并結合角色的身份、經歷、處境,便可對人物的形象有一個基本掌握。如在《茶館》中,唐鐵嘴這樣說:“英帝國的煙,日本的白面兒,兩大強國侍候著我?!睆淖置嫔媳隳荏w現出唐鐵嘴的自欺欺人,他的精神已經麻木,人格也扭曲變形。再如《雷雨》中,周樸園問魯媽梅侍萍墳墓的事,他告訴魯媽自己是其親戚,而魯媽反問了一句:“親戚?”言外之意,就是你們根本不是親戚,這種言外之意,通常被稱作潛臺詞,潛臺詞是劇本中想表達但又沒有表現出來的內容,這種方式更能夠激發讀者對其產生濃厚興趣。
其次,從人物的心理活動入手,人物的心理活動往往都會通過外部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表現出來,如在《西廂記》中,崔鶯鶯長亭送別張生,作者運用了大量的話語描述兩人即將分別時的思想活動,就是為了表現崔鶯鶯作為一個千金小姐,生活富足,卻對愛情無比渴望和對世俗功名的不屑。
三、推敲“懸念”的深意
懸念的設定,就是作者為讀者挖了一個“坑”,讓讀者被情節所牽引,不自覺地思考下一步的劇情走向,優秀的戲劇文學作品,精巧的懸念設置是至關重要的,如在《雷雨》中,周樸園與侍萍的關系、魯四鳳與周萍的關系,這些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引領著劇情的不斷升華。在《哈姆雷特》中,守城的士兵談論鬼怪事情,并在午夜時分,真的出現了鬼魂,為故事設置了第一個懸念,緊接著設置了新的懸念,哈姆雷特會怎樣為父報仇呢?接二連三的懸念設置,使得讀者對人物的命運更加關注,急切地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同時也為作品增添了濃厚的情感色彩,因此,要想真正讀懂一部優秀戲劇作品,必須要深入推敲懸念的深意。
參考文獻:
[1]范愛菊,張斌.關于戲劇文學欣賞的幾個方面[J].四川戲劇,2005(3).
[2]段秋月,邊勛.戲劇文學欣賞兩大技巧[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