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視角下的新農村建設研究.pdf
姚冰
摘要:城鄉音樂文化的發展對促進城鄉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城鄉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和農村音樂的文化層次正在融合與創新,從傳統的戲曲及其他流行元素層面上升到高雅的社會文化藝術形態。本文從城鄉音樂文化發展一體化格局形態入手,進一步分析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新格局的價值承載。提出新時期進一步促進城鄉音樂文化發展的對策,以期給相關部門開展此方面工作以有益借鑒。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音樂文化;交融
一、國內研究現狀
城鄉文化一體化就是在一個行政區域內,城鄉文化事業統籌規劃,一體化建設,促進城鄉文化資源共享、共同繁榮,不論城市居民還是鄉下居民,基本享有同樣的文化權益。在這樣的視角下,對我國城鄉文化一體化研究較多,形式有論著、論文,還有課題,這些大部分是從文化一體化出發,來研究怎樣統籌城鄉文化共同發展。還有城市音樂文化建設的作用研究,涉及的論文有《群眾音樂文化發展及推廣研究》等。主要觀點有社區音樂文化活動對城市文化建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城市群眾文化建設水平。對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發展研究的論文較少,有王相如的一篇論文《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研究》,主要觀點是如何統籌城鄉音樂文化的共同發展。
現代化的城鄉音樂發展進入的是一個多元化的發展空間,如何統籌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建設,從當前視角下城市和農村現有的音樂文化現狀出發,創建較為多元化的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實現城鄉文化共建共享和一體化發展是目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一個課題。
城鄉文化一體化就是在一個行政區域內,城鄉文化事業統籌規劃,一體化建設,形成城鄉文化資源共享、共同繁榮的局面,不論城市居民還是鄉下居民,基本享有相同的文化權益。本文主要針對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有益于其發展的幾點思考意見,供大家參考。
二、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交融的內涵
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過程不是城鄉音樂文化一樣化的過程,它是城市和鄉村相互吸收先進和健康的音樂文化、摒棄落后的音樂文化的一種雙向演進,是一個文化創新整合的過程。通過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建設,實現城鄉兩種文化的合理對接,共同構建現代中國文化。城鄉音樂文化發展一體化格局是以音樂為載體,把城市和鄉村構建為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統一體,通過將城鄉音樂文化格局的產生和音樂理念的有機轉化發展,在鄉村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城市文化功能的優勢和作用。
有鑒于此,當今的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格局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等領域上的協調發展,在先前的城鄉音樂發展的走向上已經正在邁向一個新的格局。
三、城鄉音樂文化的發展現狀
1.現階段城市音樂文化發展多以流行音樂為主導,以高雅音樂陶冶情操,其形式有廣場舞音樂、戶外廣告音樂、音樂會等等。在現代媒體高度發展的形勢下,農村音樂發展的形態一方面受城市音樂發展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較為豐富的傳統音樂內容,如各類地方民歌與歌舞、戲曲、曲藝、民間樂社的器樂演奏等活動,以及一些涉及到音樂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等。
2.就目前而言,音樂文化活動在城市開展的較好,成為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保護傳統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社會和諧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與鄉村的音樂文化交流活動在新形勢下呈逐漸上升的趨勢,一些城市出現了地方說唱藝術、地方戲曲票友的業余會社,常年開展活動,有的也會聘請當地的著名鄉村藝人參加交流與學習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也在另一方面促進了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
3.各級文化部門組織的城市文化下鄉活動和農村進城市的民間音樂文化展演活動也時有出現,但深層次的以鄉村特色地域文化為素材的文藝創作尚有所欠缺。在農村,音樂文化發展相對比較落后,各項音樂傳播形式較少,音樂內容較單一,農村音樂文化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制約,尤其是文化場所和設施的資金投入以及后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現實問題,依然處于相對弱勢的狀態。城鄉音樂文化二元化格局仍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4.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化”發展模式導致城鄉音樂文化發展極不協調,農村音樂文化明顯落后于城市文化,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文化消費水平明顯低于城市市民,城鄉音樂文化統籌協調、一體化建設與發展還面臨著一系列的制約因素。
四、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的創新發展
1.對現階段城市和農村音樂文化現狀做初步調查,對其形式、載體、內容進行梳理,才能有效分析城市和農村音樂文化差異,取長補短,最終實現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發展。各級文化職能部門可以廣泛聯合社會力量,包括當地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和學生,一起參加當地民間音樂文化項目的考察與研究工作,以最大限度的了解文化項目的歷史與現實的生存狀況。更好地保留原有的文化樣貌,為留住鄉愁,保留文化的根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挖掘本區域城鄉音樂文化的根源,打造具備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我國廣大的城市與鄉村在悠長的歷史進程中,保留了豐富的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形式,各種民間傳說、故事;各種民間工藝、各種民俗文化活動等等,都集中反映了一方百姓在生于斯長于斯的故土上生存的特殊方式和情感表現的形式,是勞動人民智慧的集中體現。還可以為從中挖掘最有地方風格特色的文化形式奠定基礎。
同時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文藝創作,推出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城鄉形象的文化影響力。在現階段努力建設文明鄉村的良好形勢下,有針對性的抓住城鄉音樂文化發展的良好契機,多渠道多層次的實現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與文化創新有機結合的多元化發展,為提升全民文化內涵打下基礎。
3.打破城鄉音樂文化相互分割,實現音樂文化的合理流動。城鄉音樂文化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形態,就城鄉音樂文化的構建而言,是以我國傳統的音樂文化底蘊為基礎,以城市帶動農村、農村影響城市,實現音樂文化的合理流動。
廣泛開展文化節交流、地方音樂文化展演、各種形式的惠民演出活動、文化下鄉活動等等,形成城鄉音樂文化相互融合,互為資源,互為市場,互相服務,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壘,逐步實現音樂文化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逐步達到城鄉音樂文化協調發展齊頭并進的良好繁榮局面。讓農民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樣的文明和實惠,使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4.積極拓寬各種渠道改善農村文化活動硬件設施。城市由于經濟文化發展的程度優于鄉村,文化活動的硬件環境遠遠高于鄉村,呈現出城鄉不平衡的狀態,這就極大地影響了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的進程。許多農村由于歷史原因,缺少合適的音樂文化活動場所以及相應的活動設備,致使許多在當地歷史上曾經頗有影響的文化項目難以開展。
當前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勢下,針對鄉村文化項目的投資有所增加,許多農村也都建立了文化活動室,并購置了一定的文化用品,但從實現城鄉一體化文化發展的角度而言,仍存在很大的缺口。更因為許多音樂文化所需的樂器、服裝等等物品在使用中會有老舊折損的狀況,一次性投資難以解決問題,為此,可以建立鄉村文化設施投入的長效機制,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這樣能有效保障音樂文化城鄉一體化工作的順利實現。
五、結語
總之,城鄉音樂文化一體化發展是當前新形勢下城鄉建設的大勢所趨,只要各級部門和相關人員共同努力,相信我們的國家的城鄉差距會越來越小,城鄉一體化的美麗愿景一定會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