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動畫產業發展現狀
張元麒
摘 要:涉及多領域的文化產業必定會對一個國家產生深遠的影響,動漫產業作為現代的新興文化產業,對提升國家文化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當前該產業的前景非常廣闊,本文概括了我國當前的動漫產業質量水平、社會體制、市場意識,與如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動漫產業鏈,對我國的動漫產業進行討論。
關鍵詞:動漫產業水平;發展對策;創新結構;動漫音樂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5-0281-01
動漫產業是一個國家文化及國家歷史的組成及衍生部分,它的存在豐富了人類的生活,在國家整個文化產業鏈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中國流行,并逐漸融入主流話語體系。但其最初指向的仍然是傳統語境中的動畫片(美術片)和漫畫書報刊等,并隨著技術的革新而不斷融入新的內涵。然而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至2015年從動漫產業豐富的狀況加速走向沒落,2015年是一個轉折點,是一個國產動畫重生的里程碑,從年初的《十萬個冷笑話》票房過億,到《熊出沒之雪嶺熊風》票房突破兩億,暑期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成功創造了9.56億的國產動漫電影票房新紀錄。這些傲人的成績都是身后那些動漫人的不懈努力堅持辛苦付出的成果,但是這些成績真的可以證明中國動漫產業很發達了嗎?可事實上并非如此,不論當下還是大局,中國動漫相對世界動漫產業對比仍有很多落后與不足。
動漫低齡化,困擾了中國動漫發展長達10幾年的瓶頸,難道中國真的沒有面向全年齡的佳作嗎?顯然也不是,在中國不是所有動漫都可以任意上映的,最終可以放映給大眾的映畫都需要相關部門的加工,許多作品根本無法過審,導致剛出生的作品就夭折了,被打上禁播的致命標簽。在中國可以放映的動漫基本是適合低幼年齡的“動畫片”,面向10歲以下的兒童,受眾范圍就十分局限,反之看日本,從動漫開始出現時就明確說明了受眾范圍,以15到35歲為主,加之全年齡等范圍的動漫作品,從根本上看,中國就損失了一多半的消費人群,導致自己輸在起跑線上。例如中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針對的都是低齡人群,而日本的例如宮崎駿的動漫作品,成年人的喜愛絲毫不弱于兒童,甚至遠高于兒童。
當前的中國動漫產業,不只是年齡向有問題,最缺乏的還是內容,內容的深度好壞決定著未來的走向和結果,內在的缺失導致中國動漫產業一直碌碌無為難以出現精品和質量上乘的大作,2000年國產動畫片產量僅有4000多分鐘,但是到了2011年卻達到了26萬分鐘,直到2015年在這之間只多不減,如此之多的動漫作品仍然發展不良,結果便是作品內容所致,高品質、高票房有深度的作品卻是少之又少,當然為了滿足市場龐大的需求必定會做出必要的犧牲,這一點在日本在歐美也是一樣,但是我們制作精品的能力卻技不如人,目前我國的動漫作品內容多為幼稚,題材過于狹隘,主題不夠明確甚至胡編亂造,明顯走上為了制作數量而制作的歪路。
而且,在制片中一味的模仿他人的動漫,沒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只學其表,沒學到別人的技術,此時就會體現出創新的重要性。創新非常難能可貴,它意味著風險,成功了叫創新,失敗了就是毀掉一切,所以到目前為止中國動漫仍舊在模仿,我們不反對模仿,但是內容劇情都模仿,這只會令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止步不前。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非常多值得表達的部分,這么大的優勢外國人很明白該怎么多加使用,利用中國文化在自己的動漫產業做文章,成就了自己,而此時我們還像蹣跚學步的幼兒一樣走在模仿的路上,這種問題需要思考。
成就一部優秀的動漫作品還要有完美聲音部分,背景音樂、插入曲,各種各樣的開篇曲和片尾曲也是影響動漫產業的一大標桿。為什么我國的作品總是很難直觀的表現出所想表達的東西,并不一定是要畫的十分精致特別銜接,在聲音領域上也要把控的十分到位才行,拋開各種歌曲不談,單看聲優,也就是配音演員,在我國十分缺少這樣的演員培訓機構和學院,給國產配音的聲優都是一些二線明星之類的人群,僅僅憑著會唱歌的條件來給動漫配音,談何技巧,談何動聽,代入感不強也是意料之中,再看別國,我們必須要取長補短,比如日本的聲優的平均水平,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們很早就擁有了自己的一套完整體系,從學校開始到之后聲優事務所,無時不刻都在練習,加之現在的聲優偶像化,無疑使日本動漫產業領先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播放的動漫,無論是國產的還是國外的,配音不但毫無感情,而且跟角色的年齡,個性不符合。“聲畫同步”也是我國應該追求的一個大目標。
總體來說,中國的動漫產業現狀并不樂觀,動漫產業之所以叫做產業,就說明了不只是上面提到的那些東西,還應該有動漫周邊這樣一大主力加持,我國動漫的主題、情節、背景、音樂,技術以及周邊產品仍存在很大的缺口,需要創新,真正的創新不是一味的改編后重組,而是純粹的動腦去想,去看,去學習去理解。我國還是很有發展潛力和空間的,畢竟以中國豐富的文化用在動漫題材和內容中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前途光明道路卻曲折,我國的動漫產業任重而道遠。
最后,我們應該總結一下我們自身的問題。突破畫法技巧,豐富主題內涵,一改表現形式,通過互相學習來強化自己,社會政策上再做一些完善劃分好年齡向,之后便會發現,我們一直在進步,二維動畫領域的難題,困擾我們發展動漫產業的難題,都將不再是難題。我們終將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中國特色動漫產業。
參考文獻:
[1]黃林.淺談中國動漫現狀與發展[J].讀與寫,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