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功能性音樂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進研究

      音樂
      藝術評鑒
      2018年05月01日 10:36

      負離子對人體健康的促進作用-功能性負離子材料的凈化研究

      胡筠

      摘要:心理健康是影響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方面,音樂通過音樂期待、腦干反射等生理機制誘發情緒變化,功能性音樂通過產生理效應對情緒的控制和調節發揮作用。根據青少年接受音樂教育的現狀,提出實施功能性音樂的策略:完善音樂教育相關管理制度建設和法規實施;建構適應學生發展的音樂課程教學體系;音樂教育回歸音樂教育的本質;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功能性音樂 ? 青少年 ?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05-0168-03

      一、研究意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健康”概念:所謂健康就是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適應上完全處于良好的狀態,而不是單純的指疾病或病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構成健康的整體概念。目前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人機對話”的生活方式使人缺失真實交流,青少年在游戲、看電影、玩、聊天等方式中體驗情緒、宣泄情緒,由此給生活帶來正面或負面的影響。調查顯示:近年來心理疾患的高發病率已經成為當前危害我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問題,我國青少年中約有35%左右的人存在著障礙性心理表現,表現為“孤獨”“考試焦慮”“敵對”“交往焦慮”“敏感性”等嚴重的情緒問題,因心理畸變引起的“激情犯罪”顯著增多,如弒師案、侵害同學等校園暴力事件,加強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是當務之急。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綱要指出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把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構建相關學科教學與教育活動相結合。顯然,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能單純用政治的手段、思想教育的手段來解決。音樂教育是所有藝術門類中最善于以情動人、觸及心靈的教育,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功能性音樂的探究與實施是青少年心理療愈的重要手段,用音樂設計引導情緒控制情緒,使情緒處于理想狀態,保持良好的心境,提高心理素質,維護心理健康。

      二、功能性音樂的生理機制

      功能性音樂概念:通常我們把具有特殊效果的音樂稱為功能音樂[1],是由使用者的動機、目的、場合或發生的作用決定的。功能性音樂可分為三種,即動員音樂、松弛音樂和平靜音樂[2]。

      功能性音樂通過產生理效應對情緒的控制和調節發揮作用,情緒是高級動物對所處的環境或面臨的客觀對象進行態度反應時的心理運動形式[3]。態度反應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形式,情緒可由具體的事或物引起的,也可以是通過特殊的物質或者觸及特殊的器官喚起,可以通過主觀想象的或運動共鳴的原因喚起,情緒既是與生居來也是后天習得。心理學總是從情緒入手,研究心理運動對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所產生的作用[4]。

      音樂的本質是聲音的運動,情緒的本質是心理的運動。《樂記》記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音樂和情緒具有高度的統一,聲音是心理運動的外化形式,聲音運動產生的物理共振激活心理運動。音樂誘發情緒變化是多維綜合的,并非某一機制單一進行解釋,最有代表性六個心理機制分別是:音樂期待、腦干反射、視覺意象、評價性條件反射、情緒感染、情景記憶[5]。

      三、功能性音樂的實施策略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重塑”,心靈的“喚醒”。音樂教育具有其它教育無法代替的育人功能,著名的蘇聯音樂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通過音樂知識的學習,功能性音樂的引導控制,使青少年成為全面發展的健康人格的社會成員。

      (一)青少年接受音樂教育的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我國大中小學素質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整體來說藝術素質還處于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人的全面發展。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在22-25歲年齡段的大學、研究生非藝術專業畢業生人群中隨機抽查200人,對該年齡段的人群進行音樂綜合素質調查。數據顯示:基本知識基本能力方面,28%的畢業生識簡譜,15%的畢業生能識五線譜,62%的畢業生不能識譜,會一種樂器的8%,不會一種樂器的92%;歌曲演唱能力方面,自己能識譜學習歌曲2%,通過網絡學習占45%;學會一首中文歌曲所用時間:半小時的8%,2個小時的25%,4個小時55%,感覺學不會的17%;音樂欣賞能力方面,80%的人喜歡欣賞音樂,75%的人會聯想歌描繪的場景,55%的人不能分辨歌曲中的演奏樂器,35%的人不能分辨美聲、民俗、通俗唱法;音樂興趣方面,喜歡音樂的80%,一般的18%,不喜歡的2%,希望具備一定音樂素質的95%,無所謂的5%;音樂自身素質自我評價方面,好15%,較好36%,較差59%。根據以上數據分析:大多數人追求享受音樂,可音樂的基本素質處于較低水平,出現想學難學,想唱不會唱,想聽不會聽的尷尬局面。

      (二)功能性音樂的實施策略

      功能性音樂是一種特殊的音樂,作為一種心理健康促進的手段,必須在提高音樂素養的基礎上,用身體體驗,更多的用情感體驗,以音樂滲透青少年內心世界,塑造完全的人格。

      1.完善音樂教育相關管理制度建設和法規實施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高度重視音樂教育的發展,相繼頒布系列制度文件,1979 年教育部頒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音樂教學計劃(試行草案),1986年12月、1989年11月國家相繼成立了藝術教育委員會,1989年11月,國家教委頒布了《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1995年10月,國家教委頒布了《普通高中藝術欣賞課教學大綱(初審稿)》,2001年7月,教育部頒發了《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2015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這些政策法規的頒布是學校音樂教育的綱領性文件,但正真落實到地方學校卻打折扣,如何把音樂教育和各個地方政府、學校高度重視的應試教育結合,把音樂素養作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元素,才會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取得有效的推進。

      2.建構適應學生發展的音樂課程教學體系

      音樂課程體系分為五大模塊:音樂律動、歌唱、器樂學習、音樂欣賞、音樂即興。音樂律動分為律動常識、律動體驗、律動表達、律動舞蹈;歌唱分為知識性歌唱、體驗性歌唱、表達性歌唱、合唱;器樂學習分為器樂知識、器樂音樂體驗、器樂演奏訓練、小型樂隊訓練、交響樂知識與實踐;音樂欣賞教學也應分初、中、高三個層次,從音樂作品基礎經驗至復雜的情感體驗至藝術欣賞和文化分析;音樂即興分為即興律動、即興演唱、即興演奏、即興創作。按照學生知識能力水平、心理發展水平把每個模塊不同的部分分布到每個學習階段,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實施教學。

      3.音樂教育回歸音樂教育的本質

      音樂教育是心靈的教化,避免采用自然學科的授課方式,通過學生體驗了解音樂的價值,能動參與音樂實踐。當前學校音樂教育一方面出現吹啦彈唱的神童,其功勞在于各大業余培訓學校對其機能強化,這些神童表現為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感受缺乏,更談不上在音樂中愉悅心情。教學中用音樂元素啟動內在感知能力,根據教學對象設計教學活動,對學前幼兒和小學階段的學生通過學生身體律動挖掘潛在音樂能力,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觀察小孩聽到音樂都會隨著音樂擺動身體,這是一種本能。在音樂教學中很好利用這種本能,把身體當做一種樂器,通過身體的動作,來體驗音樂節奏的速度、力度、時值等變化,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和內在的音樂感知能力。針對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采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之游戲法,以游戲為紐帶將各種藝術表演綜合起來,形成一種融音樂、舞蹈、美術等綜合性較強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感受領悟豐富的情感世界和藝術文化,培養音樂的興趣和創作能力,而不是簡單的說教、教唱的被動性音樂教學。對于高中和大學階段的學生,其文化修養、心理素質及鑒賞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在進一步提高音樂基礎知識的同時,側重于音樂作品的時代背景、思想內涵及音樂表現力的感知。在民族音樂學習過程中,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強化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培養名族審美觀;在外國音樂學習過程中,吸收優秀的文化成果,了解世界民族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及風土人情。

      4.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以學生的成長為關注點,注重學習當中的體驗與發展,以提高學生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為目的。

      師生評價的互動性。按照現代課程理論,師生都是評價的主體,評價是師生雙向溝通與協商,學生評價走上主體,不是老師一人說了算。雖然學生對評價缺乏深刻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可以從簡單的評價開始,老師正確引導。學生參與下的評價能提高學生的自信,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潛能發揮更充分。

      以“演”代“考”的情趣性。傳統的考試可能是一首歌的演唱,可以設計為班級演唱會的形式,人人參與,有不同的形式,歌舞與器樂、單獨與組合、主持與評委,可邀請老師、家長參加觀看,有效提高參與的積極性,舞臺自信、生活自信,每個學生都會以最好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能,很好挖掘音樂潛能。

      課內與課外結合的多樣性。音樂教育是一個開放性的教育,形式多樣。聆聽一場演唱會激情澎湃、聆聽一場音樂會酣暢淋漓、觀看一臺晚會備受感動,不管是演員和觀眾都會受很大的啟發,給人生留下很多回憶與憧憬。在評價的過程中課內與課外可按照比例綜合評分,可調動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積極性,提升對音樂的認識與追求。

      四、結語

      音樂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門必修課程,承擔著重要的特定的學科任務。針對目前我國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的值得關注與深思的問題,對照目前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不足,功能性音樂研究缺失,立足音樂教育的育人功能,設計發揮功能性音樂的拓展功能。完善音樂教育在制度落實、教學內容的構建與層次遞進、教學方法的實踐改革、教學評價體系多元,旨在提升音樂教育學科育人價值,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利平.淺析功能音樂與運動員情緒的變化[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7,(01).

      [2]費郁光,董麗英,賈振佳,郭春風.功能性音樂在中長跑訓練中運用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03).

      [3]田耀農.音樂教育與情緒運動[J].美育學刊,2017,(06).

      [4]田耀農.藝術的本質目的及這個目的的實現途徑——音樂與文學的比較[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0,(03).

      [5]曹云南.音樂與情緒誘發的機制模型[J].音樂時空,2016,(08).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音樂 文章 音樂教育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玩|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站|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日本一品道门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400部o| 新视觉yy6080私人影院|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很污很黄能把下面看湿的文字|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女班长的放荡日记高h| julia无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你懂的|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 四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男女肉粗暴进来动态图| 你是我的女人中文字幕高清| 欧美精品hdvideosex|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快猫官方网站是多少| www四虎影院|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一|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伦理eeuss| 欧欧美18videosex性哦欧美美| 五月婷日韩中文字幕|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一个人看的毛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贵妇的脚奴视频vk| 啊~怎么又加了一根手指|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