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超
【摘 要】音樂哲學至今已在各音樂流派的思想影響和補充下有了很大發展。本文通過對19世紀以來的主要音樂哲學流派進行簡單梳理,以期能對音樂哲學有個大致了解。
【關鍵詞】音樂哲學;音樂流派;自律論;他律論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1-0064-01
19世紀的音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耙魳访缹W”一詞也是在這個時期被廣泛應用。他律論的哲學思想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得到發展。談他律論音樂哲學,就要從黑格爾(G.W.F.Hegel)談起。他是德國古典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也是情感論音樂思想的代表人物。在他看來,音樂作為一門藝術,不僅僅是悅耳的音響組合,還要有精神內涵?!叭狈σ磺兴囆g所必有的基本要素,即精神的內容及其表現,因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藝術。”①
然而,當情感論音樂思想達到鼎盛時,一種與之對立的音樂美學思想出現了。即漢斯立克的自律論音樂美學思想。自律論美學思想是對黑格爾情感論直接、全面的否定。漢斯立克在《論音樂的美》中指出:“音樂美是一種獨特的只為音樂所特有的美。這是一種不依附、不需要外來內容的美,它存在于音樂以及音樂的藝術組合中?!雹?/p>
從上面這段話可以看出漢斯立克鮮明的自律論立場。雷默將自律論美學思想稱為絕對形式主義。這種形式主義的思想其實在漢斯立克之前就已經出現。漢斯立克指出:“假如美學不致全部成為幻覺的話,那么至少必須采用接近于自然科學的方法,至少要試圖接觸事物本身,在千變萬化的印象后面探求事物不變的客觀真實。”③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覺察到,他的本意是想改變情感論或者所有他律性音樂美學論的弊端,但是提出了一個與其對立的觀點,而忽視了任何的極端都會有弊端。
伽達默爾是在羅曼·茵伽爾登(Roman Ingarden)等人的現象學方法的影響下提出的現代哲學釋義學。他在《真理與方法---哲學釋義學的基本特征》一書中強調:“對藝術作品意義的把握和理解,必須建立在理解者與對象相互交融而構成的一個新‘視界的基礎上?!币簿褪钦f,藝術作品的意義有了接受者的參與才能得以實現。
邁爾,美國著名的音樂美學理論家。他把音樂的意義劃分為絕對意義(the absolute meaning)和參照意義(the referential meaning)。其絕對意義即自律論者和絕對表現主義者所強調的存在與音樂作品本身的意義,而參照意義則是指他律論者所認為的音樂的意義在于它之外的概念、行動、情感狀態等。在邁爾看來,絕對意義和參照意義并不排斥,而是可以共存的(事實也正共存于一個音樂作品之中)。在他的《音樂中的情緒和意義》中對其作了具體分析。由于他對音樂絕對意義的探討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加以強調,從而導致其觀點以及隨后的音樂哲學家重新對自律論進行關注,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雷默(Bennett Reimer)。
雷默是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雖然他在后期主張一種兼容性哲學,但他早期的音樂思想明顯體現了一種自律性的特點。這從他的《音樂教育的哲學》(1970年版和1989年版)中可以看出。在第一版中他指出:“音樂教育向來是,目前在某種程度上也仍然是非音樂教育,說重一點是反音樂教育的?!雹苓@表明了其基本立場,即音樂教育的性質和價值主要是由音樂的性質和價值所決定的。在第二版《音樂教育的哲學》中,雷默提出一種可以作為哲學基礎的藝術觀點,即邁爾的絕對表情論,他稱之為絕對表現主義。在該書中,雷默也對音樂教育的非本體價值持否定態度,他認為,音樂的性質和意義首先是作為審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
功能論的代表人物保羅·哈克指出,音樂是一種極為強大的,在道德方面處于游移狀態的力量,其功能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保羅提出這一觀點的前提,已經否定了雷默片面的音樂自律論的傾向。在他看來,面對音樂傳播高度發達的今天,音樂教育不能只關注所謂的音樂本體的內容,而應發揮音樂對青少年的積極影響。他所說的功能音樂教育并不是對審美教育和實用主義教育的絕對否定,而是建議將兩者融合。同時他強調“必須深思審美教育中尚未認識到的潛在因素”⑤,并將音樂的情感視為音樂的內在,即要在審美教育中加以拓展。
哈克雖然強調音樂的功能性,但這種功能應是將音樂所有的、合理的潛在好處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我們說,哈克的功能論辯證發展了他律論觀點。
音樂實踐論是由雷默的學生大衛·艾略特提出的。他認為,音樂的學習在于實踐。他反對雷默的審美教育。劉沛先生在《音樂教育哲學觀點的歷史演進——兼論多維度音樂課程價值及邏輯起點》一文中指出,不少美國的學者認為艾略特的實踐論實際上是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哲學倡導的“做中學”的翻版。除此之外,筆者認為,艾略特否定雷默的審美教育實際上也是否認審美教育會導致的主客體分離的弊端。
注釋:
①黑格爾.《美學》第三卷上[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344.
②漢斯立克.論音樂的美[M].楊業治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49.
③漢斯立克.論音樂的美[M].楊業治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1.
④雷默.音樂教育的哲學[M].中央音樂學院油印本,1982,121.
⑤劉沛.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