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展現合唱中的共性和個性
王軒
摘 要:合唱是一門群體性的聲樂表演藝術,就是使各個隊員的音色向全體隊員形成的集體音色上靠攏。在合唱團隊的基礎訓練中,共性和個性的表現則有助于合唱藝術的情感表達、音樂魅力的展示,這兩者在合唱中具有一定的客觀存在性。鑒于此本文就如何展現合唱演唱中的共性和個性統一展開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合唱藝術;個性;共性
中圖分類號:J6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083-02
提到合唱,大多數人先注意的都是它的共性,而忽視了合唱中個性的存在。無疑,在合唱中,全體合唱隊員必須擰成一股繩,形成統一的合唱狀態,才能使合唱的共性因素得到充分表現。但與此同時,合唱的整體狀態又是建立在各位合唱隊員的個體基礎之上的。在合唱中如能正視共性與個性因素的客觀存在,并使合唱中的共性及個性因素得到協調,必然更加有助于合唱狀態的統一。
一、合唱演唱中的共性和個性統一的重要性
合唱是由集體共同參加的音樂藝術表演,具有廣泛性、群眾性以及傳統性,在進行合唱表演的過程中,不但有利于人們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每一個合唱團隊都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合唱中的共性與個性之間的相互存在,個性是發展在合唱共性基礎上的,合唱的共性是由個性集合而來的。如果一個合唱團體只有共性而完全沒有個性可言的話,那么這個合唱團體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魅力可言的,一個優秀的合唱團體是在實現共性的基礎之上,遵循合唱的藝術規律,根據自己合唱團體每個演唱者不同的條件來發展自己的個性,取得良好的合唱藝術效果,實現合唱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表現出每個合唱歌曲的藝術真諦;如果一個合唱團體只有個性沒有共性,那么這個合唱團體是成立不起來的。因此只有良好的處理共性與個性的關系,才能取得合唱藝術的更高成就,才可以真正有力地傳達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以及人民大眾的美好心聲,達到擴大演唱者的知識視野以及陶冶情操的作用。
二、合唱藝術的共性與個性分析
(一)合唱的共性
1.合唱的和諧美。合唱表現的是一種和諧的美,是一種特定的審美價值現象。和諧的美是合唱藝術表現美,追求美的最終目標。
2.合唱的技術規范。要體現出合唱的藝術美,就需要有科學標準的專業技術規范來保障。合唱的技術規范是由合唱團的整體素養水平決定的,要求合唱團有統一規范的技術要求。
3.合唱的風格統一。合唱藝術的風格多種多樣,有前衛的現代風格,有和諧崇高的古典風格,還有民族氣息濃厚的民謠風格,各種風格各具特點,鮮明地體現出合唱的藝術美。
(二)合唱表演的個性
合唱演唱中的個性是建立在合唱共性基礎上的。合唱演唱中的人聲控制、造型、聲音的控制主要體現在演唱的力度、速度與表情的變化、把握。聲音的“造型”則主要體現在聲部的組合、音色的運用以及音區的選擇上。在構成合唱共性的同時其豐富多彩的變化則構成了合唱演唱個性, 而只有顯現鮮明的個性的合唱演唱, 才能更好地展示合唱藝術的魅力。
1.音色的差別。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指紋,也沒有兩種完全相同的音色,合唱團團員的音色特質有著天然的差別,因此合唱團中必然存在千差萬別的聲音。
2.合唱團團員的技術差異。合唱團團員接受音樂教育或者專業訓練的程度、時間都不相同,他們掌握音樂技能的能力和天賦也有差別。
3.藝術素養的差異。合唱團團員世界觀、價值觀、教育背景、音樂素養等都存在差異,通過合唱團的演唱能夠綜合體現出這些差異,具體表現為發揮音樂創造性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三、如何展現合唱演唱中的共性和個性的統一
合唱中的共性與個性是客觀存在的,兩者之間的矛盾也必然存在,想要有效地保證合唱中的共性,就必須正確地認識個性的存在;要保證合唱中有個性,就必須立足于共性的基礎之上,所以兩者是相互交織、不可分離,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關系,想要保證合唱的整體狀態,就必須處理好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使合唱中的個性與共性和諧相處。其實也就是把合唱中的某些個性進行培訓或者統一調整等方法,使之盡量符合合唱的共性要求;對于那些不可調整的個性特征,就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合唱的整體順暢和諧即可。
(一)個性風格和共性追求的統一
合唱藝術的一大特點就是和諧,和諧也是合唱藝術的共性追求,但是藝術創作也要有區別于他人的獨特風格,這也是藝術的感染力和魅力所在。由于合唱講究的是和諧統一,因此如果想要凸顯個性,那么就會與共性產生沖突,這也是合唱藝術的個性風格與和諧美之間必然會存在的矛盾。傳統合唱藝術都是以和諧為基礎的,追求聲音的對稱、統一和均衡,帶給觀眾愉悅的審美體驗。合唱藝術經過上百年的不斷發展,衍生出民俗合唱、通俗合唱和宗教合唱等不同形式的合唱藝術,但是無論合唱的形式如何,其基本要求都是和諧。對于合唱藝術的個性,緣于民族地域、歷史社會等因素,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民的獨具特點的個性風格,是長時間發展和演變形成的,也是本地域人們區別于其他地域的獨特標志和符號。
(二)音色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合唱需要多個聲部共同參與,要求每位合唱團團員在動態音樂的演唱中互相協調,體現出整體的和諧美,因此,合唱訓練者要將共性音色作為合唱的共性追求。但是實際情況是合唱團團員的音色各不相同,這與共性音色的目標相矛盾,有的合唱團為了表現合唱的和諧,抹殺了團員音色的特性,迫使合唱團團員改變自己的狀態和音色去滿足合唱對共性音色的要求,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在合唱共性訓練中,如果男高聲部和男低聲部的音色已經十分穩定,已經達到了統一的發聲和音色要求,這時可以進入下一環節,即合唱作品的集體演唱。下面以《漁陽鼙鼓動地來》(韋瀚章詞,黃自曲)為例分析:
作為男聲四聲合唱《漁陽鼙鼓動地來》的片段,其主調風格雄偉、陽光,具有軍人氣質,男聲合唱的不同音色特點表現得盡善盡美。男高聲部和男低聲部被分為兩個不同的聲部,主旋律聲部在男高一聲部,輔助旋律聲部在男高二聲部和男低一聲部,而男低二聲部作為修飾部分。
每個人的音色是天生的,為了追求合唱效果刻意地去改變團員的發聲狀態是不可取的,有的團員因此不敢演唱或者發聲,最終失去了具有辨識度的音色。在女聲合唱排練過程中,要形成高、中、低不同的音色音域。
(三)性格特質與合唱共性的統一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理解程度及表現方式都不一樣,所以每個演唱者在演唱同一歌曲時的精神面貌也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在換氣較明顯或很多特殊換氣的地方,如果對全體隊員沒有統一諧調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因而影響合唱的整體音響效果。因此,我們在訓練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使每個人的呼吸趨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換氣的地方要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使合唱隊整體達到呼吸的統一。其實只要每個演唱者都非常認真地投入到演唱中去,就已經實現了合唱中情感統一的共性,無論演唱者感情的表現方式再怎么不相同,依然可以取得良好的合唱整體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合唱藝術的表現魅力是蘊含于個性與共性之中,個性和共性不是敵人,兩者會實現彼此融合,相互相承。只有正確處理好合唱中共性與個性的關系,遵循合唱藝術規律,才能獲得理想的合理效果,唱出合唱藝術的真諦,從而創造出群眾性合唱和諧柔美的聲音,有助于對合唱整體狀態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莉.淺談合唱中的共性與個性[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
[2]藍壯青.論合唱共性與個性的對立統一[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