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寒陽 二胡演奏中滑音技法的運用
賈智華
摘 要:本文簡單介紹了滑音的種類,滑音技巧的方法,二胡滑音的運用深刻的體現了中國弓弦類樂器的特點,對二胡樂曲的風格、韻味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滑音;二胡;運用
中圖分類號:J63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087-01
一、結語
二胡演奏者手指按在二胡琴弦上滑動所產生的聲音就叫做滑音。二胡演奏中滑音有很多種類,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劃分可以把滑音分成不同的類型。例如上滑音、下滑音及回旋式滑音是根據音節的滑動方向不同劃分的;二度滑音、三度滑音、四度滑音是人們按照音節音程不同去劃分的;快速滑音和慢速滑音是人們根據彈奏時音節演奏快慢去劃分的,這里面要說的是快和慢都是相對而言的;連接型和裝飾型的滑音是按照滑音的連接技巧和裝飾性去劃分的,連接型滑音比較常用,用于連接兩個音符,起到裝飾性作用,這種滑音就是裝飾型滑音。
二、滑音的作用和表現方式
滑音的運用對于二胡的演奏、歌曲情境感情的傳達有著重要的作用。運用不同種類的滑音可以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如滑動幅度較大,滑音壓力適中,滑動速度較快的上、下滑音、回滑音與墊指滑音適用于具有強烈戲劇風格的、描寫家鄉的樂曲,例如《豫鄉行》。 在歡快、愉悅、抒發細膩情感的樂曲中多使用小幅度的滑音, 滑速適中、滑壓較小、滑動距離較大的上下滑音適用于特定環境下抒發演奏者對某種事物的感受,能夠反映出人物內心的變化,通常這類樂曲音色更加委婉、凄涼,具有抗爭性。像樂曲《一枝花》這樣具有強烈民族氣息和地域特色,展示地方風土人情的樂曲常常使用滑動速度較快、滑動幅度大的滑音去演繹。使用回滑音可以體現出曲調的激昂,樂曲的飽滿,也可以實現演奏者想將一幅豪放的、激情的圖畫表達出來的想法。滑速較慢的、滑動幅度較大、滑動壓力較強的上滑音和回滑音都適用于那種表現自己對現實生活的無助,對生活現狀無法改變的無力感、失落感的樂曲。
三、滑音的種類
1.上下滑音。手指按琴弦由上而下滑動叫做上滑音;反之叫做下滑音。上下滑音的頭或尾演奏得過滿,可謂過猶不及,這個時候會使滑音呆板不自然,與旋律線偏移過多。根據上下滑音的特點,上下滑音演奏時虎口微微松開,手指在滑動過程中觸弦要稍輕,滑音的長度要根據樂曲要求而定,演奏者在滑音漸入漸出的時候要自然,手指滑動要連貫。弓毛要根據滑音的濃度調節貼弦壓力,當弓毛緊貼琴弦的時候可以發出較為厚重的滑音,如果此時將弓毛離琴弦遠一點,虛浮在上面,這個時候發出的滑音是清新淡雅的。
2.墊指滑音。墊指滑音的書寫位置與上下滑音的書寫位置相同,墊指滑音的符號是在滑音符號的基礎上箭桿中間加一個小圓點。墊指滑音發音十分圓潤,廣泛的應用于江南風格的樂曲中,十分符合江南水鄉細膩婉轉、美麗動人的特點。墊指滑音的音程多為小三度,上下行都是可以的,通常下行多一些。使用二到四指居多。演奏時要三個手指并攏,不能分開,指尖呈平面形狀,三個手指同時按到弦上,先用高位指按滑音中的高音,并且在手腕的帶動下,手指像墊指靠攏后馬上提滑,之后把手指抬起來,將音傳給中間的手指墊指,到墊指處不能有停留,要迅速的靠向低位指,下行墊指滑音就是這樣完成的。上行的則跟下行相反。也可一三指墊指。要注意手指的整個動作要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流暢,中間不能夠有任何的停頓,手指在提滑時候要并攏,抬指離弦時要沒有痕跡。
3.回轉滑音。上回滑音和下回滑音是二胡滑音中回轉滑音的兩種表現形式。上回滑音和下回滑音一般用來裝飾音頭,樂曲中多用下滑音。上回滑音是寫在音符上頭上彎曲的弧線加上箭頭,下回滑音是向下彎曲的弧線加上箭頭表示。拉二胡時手指要把本音按準,用手掌帶動手指上滑半音之后再滑回本音。回轉滑音和回滑音一樣分為兩種:上回轉滑音和下回轉滑音。上回滑音是用作強調音頭的,在戲曲類的音樂中偶爾會用到。上回滑音與下回滑音的區別就是滑動方向相反,音程不一樣。
4.顫指滑音。 顫指滑音是演奏起來非常均勻自然的、中間不能有所停頓的一種左手同時滑動和顫指的一種滑音。在剛開始學習顫指滑音的時候,可以將滑與顫分開練習,之后再將二者默契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5.顫弓滑音。二胡演奏者使用左手滑動的同時右手作顫弓,這個時候發出的滑音就叫做演顫弓滑音。在表演中,我們要求滑音自然圓滑,顫弓均勻,細密。剛開始練習時候可以兩只手分開練習,等到熟練之后再雙手一起演奏。
6.換把式滑音。在二胡的演奏中,我們把通過換把方式演奏的滑音叫做換把式滑音。換把式滑音有三種演奏形式:空弦式換把滑音、同指式換把滑音、異指式換把滑音。有不同的演奏方式,因此我們使用后的效果也不相同。
四、結語
在二胡演奏中,滑音的運用很靈活,滑音變化特別多。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種類、用恰當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效果,才能夠反映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滑音的正確運用會增強音樂的表現力與感染力,使聽者很快進入到演奏者的世界,體會到演奏者的內心情感的宣泄,跟隨著演奏者的腳步,一步一步的體驗二胡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胡文杰.淺談《秦腔主題隨想曲》的左手揉、滑技巧[J].大眾文藝,201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