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執躍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越來越加大對教育方面的重視,近年來,為了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與民歌的推廣作用,山歌的教學課程在課堂上日益凸顯,利用土家山歌在課堂上教學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對教學帶來有利影響。接下來我們就對沿河土家山歌在高校音樂課堂中的應用與研究展開探討和分析,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這方面給予重視。
【關鍵詞】土家山歌;高校音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0-0071-02
一、沿河土家山歌的發展歷史
族的發展史更具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意義,也值得我們當代人對其意義進行挖掘。土家山歌一直流傳至今,也被納入當代的很多高校進行學習,其實,土家山歌,最早是在4200年前的夏都開始被人們所運用,早在“巴文化”就開始出現并被人所知。根據相關人員調查發現,土家山歌的發展歷史是極其值得我們思考的,因為我們能夠從其中發現土家山歌獨特的意義。相關部門表明,從夏朝到秦朝滅亡巴,巴的文化一共經歷了2000多年的輝煌發展。但是由于秦朝的屢次進攻,最終,秦朝滅了巴,所以,留下的巴子民,不得不進行逃生,巴人不得不從長江以北地區開始向南遷移。根據相關部門對其研究表明,以前大量的巴人向南遷移之后,分布在今天的湘、鄂、渝、黔毗鄰的武陵山區定居下來。隨著歷史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從秦朝發展到宋朝時,為了區別其他少數民族,人們就把剛遷移的少數民族稱為“土蠻”、“土夷”、“古巴僚”等一系列的名稱,這些在《貴州通志》、《黔記》中都對相關的歷史進行了記載。在元朝、明朝、清朝這三個朝代中發現,從歷史的發展情況顯示,中央在今土家族居住區普遍實行土司制度,在清朝雍正時期“改土歸流”后,漢人也被大量遷入,所以,在當時,人們把遷入的巴人稱為土家人,把遷入的漢人稱為客家人,從這我們可以發現,在清雍正時期,對種族也進行區分。
根據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土家山歌的發展史和土家文化息息相關,土家文化創造了土家山歌的發展。現在,能讓我們感受到土家文化氣息的更多的是土家山歌,因為在山歌里透露出更多的土家的文化歷史和生活習慣,例如,“下里巴人”和“竹枝歌”,它們都是土家族在歷史長河中傳承下來的絢爛的文化成果,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土家族的歷史對漢文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二、沿河土家山歌在高校音樂課堂中運用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于傳統的語文、數學、英語的教學體系來說,土家山歌在教學過程中更容易獲得學生們的喜歡。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都是理論性比較強,所以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不注重理論知識,學生在學習中只能停留在表面,對專業知識很難理解,所以想要讓學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老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注重教學中的情景模式的建設,能夠利用情景模式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土家山歌主要是以社會倫理、自然音響、直覺感受、傳播方式為標志元素,提倡天人合一、心物一體、情景交融的感受,所以能夠激發學生們對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通過對畫面的理解帶到歌曲當中,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樂趣,讓他們的歌曲表演更富有情感,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們的表演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便于教師的知識解析。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中,老師都是通過磁帶帶領學生學習的,學生學習音樂都是通過對音樂知識進行模仿,這樣的教學形式特別單一,讓學生的學習面特別的窄,影響了學生真正地了解音樂的內涵。隨著科學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加大對音樂本身的研究,而土家山歌的形式比較獨特,所以土家山歌在高校音樂課堂中成為了主要的發展趨勢。土家族山歌是從土家族音樂藝術各個樂種的音樂旋律、節奏、演唱、表演中所凝練出的具有粗獷豪放、雄偉壯麗、肅穆凝重、古樸嚴謹、歡快跳躍、風趣詼諧、抒情優美等的音樂風格,在內容與形式上的高度統一中表現出共同性的、相對穩定性的藝術特色,所以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音樂的理解,教師也能夠通過對畫面的展示,讓學生對聲音、畫面等的知識了解更深,能夠拓展學生對音樂更好的認識,便于老師對疑難知識的解析。
(三)有效地挖掘和傳承民族特色文化。土家山歌在課堂上進行應用與研究,這樣能夠有效地對土家山歌的歷史性進行挖掘。研究土家族山歌,有利于提高人們對土家族山歌價值的認識,從而提高人們傳承、保護和利用土家族山歌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實現創新民族文化品牌,促進地方文化旅游產業的提升,把文化資源轉化成經濟發展優勢,充分發揮文化生產力的功效,讓品牌效應催生經濟發展亮點,縮小發展差距,為地方脫貧攻堅帶來許多益處??梢蕴岣叩胤街群兔雷u度,從而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力。另外土家族山歌藝術風格是一個由相當數量的個體所構成的土家族群體,它是土家族聚居之地的社會群體的思想、情感、生活、民風民俗及審美心態的綜合反映。它是口頭傳承的民間藝術,是在不斷的口耳相傳中衍化與完善的,它的藝術特色也是在這種傳承過程中得以形成的。所以把土家山歌在高校課堂上進行開展,能夠有效地挖掘和傳承民族特色文化,讓土家山歌得到更好的傳承。
三、沿河土家山歌的存在價值和發展優勢
土家族山歌已深深根植于土家族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對社會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所以為了讓土家山歌能夠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在2010年土家族被中國民間藝術協會授牌“中國土家族山歌之鄉”,2011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接下來我們就對土家山歌帶來的存在價值和發展優勢進行分析。
(一)土家族山歌形象生動,情意真摯,由于它真實地反映和記錄了土家族風土人情、社會生活、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在文化研究方面有較高的人文研究價值,如果土家山歌能夠在高校音樂課堂上進行研究,給音樂者帶來一定的教育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將會促進更多的愛好者對土家山歌的研究,使土家山歌得到進一步的傳承。
(二)土家族山歌展現了土家的風土人情、禮儀習俗,極大地呈現出了土家文化的意義,土家族的歷史文化,對現代的人群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規范了新一代的日常行為,還在文化上起到了傳遞和保護的作用,所以土家文化與土家山歌對我們有著廣泛的教育意義。
(三)土家族山歌是伴隨著土家族的起源逐漸演變發展而成,究其歷史源遠流長,從中見證了土家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及生產生活各個領域的發展歷程,對研究各民族間的相互關系和土家族聚居地區“山地文化”、“農耕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四、小結
總而言之,土家山歌正在深入音樂行業,為人所用,已經是人們獲取知識的根源,讓人們在課堂上學習土家山歌,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土家山歌存在的價值。如果得以更好地加以運用會給教育提供更多的幫助,不斷地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教學實效的成功轉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潮流。
參考文獻:
[1]田世高.論土家族音樂之美[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9(1):14-17.
[2]田世高.論土家族的音樂風格[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2(4):72-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