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京劇選修課教學研討會在江西師大召開
王希寶 王琢玨
【摘 要】中國戲曲藝術源遠流長,作為國粹之一的“京劇”藝術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喜愛,很多高校都開設了京劇選修課。京劇進高校校園不僅是高雅藝術的傳播方式,也是當今大眾傳媒將傳統文化繼續深入到本土高校的一個媒介。本文重點討論了京劇選修課與劇目課教學的關系,并以程派名劇《賀后罵殿》為例探討了劇目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旨在傳播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關鍵詞】京劇選修課;劇目課教學;程派名劇《賀后罵殿》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9-0144-02
一、京劇選修課與劇目課教學
隨著國粹京劇“申遺”的成功,越來越多高校開設了京劇選修課,開設京劇選修課的目的在于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當代大學生了解京劇的歷史和文化,欣賞流派紛呈的京劇表演藝術,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就是引入京劇劇目課的教學,并且成為京劇選修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人認為,京劇選修課的意義在于普及和推廣京劇藝術,以欣賞和賞析為主即可,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是京劇選修課的基本要求,適當學幾個不同流派、不同行當的京劇選段就可以了。但是,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因為京劇藝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經過200多年的歷史變遷和幾代京劇人的不懈努力和傳承,產生了一大批豐富的優秀京劇劇目,它們以不同的流派特色、不同的行當,呈現在舞臺上,有骨子老戲,有傳統流派經典,也有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如:四大名旦獨有劇目——京劇梅派《貴妃醉酒》、《宇宙鋒》、《鳳還巢》、《霸王別姬》、《西施》、《洛神》、《穆桂英掛帥》等;京劇程派《鎖麟囊》、《荒山淚》、《春閨夢》、《文姬歸漢》、《六月雪》、《碧玉簪》、《紅拂傳》等;京劇荀派《紅娘》、《紅樓二尤》、《霍小玉》、《釵頭鳳》、《卓文君》、《魚藻宮》等;京劇尚派《失子驚瘋》、《雙陽公主》、《昭君出塞》、《摩登伽女》、《娥眉劍》等;京劇傳統戲《紅鬃烈馬》、《四郎探母》、《玉堂春》、《龍鳳呈祥》、《大探二》等;京劇現代戲《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白毛女》等;京劇新編歷史劇《曹操與楊修》等等。可以說只有了解了京劇劇目才能真正了解京劇的唱念做打這門綜合藝術,真正了解京劇的內涵和實質。從這個角度看,京劇劇目課教學在京劇選修課就具有特別的意義和重要性了。因此那種認為僅僅學幾段唱,看幾個京劇視頻就行了,不必興師動眾進行劇目課教學,那是專業戲曲院校的事兒的想法,不僅片面,而且幼稚。要想深入了解學習和研究京劇,就必須把京劇劇目課放在重中之重,凸顯其在京劇選修課的重要性和顯著地位。京劇選修課與劇目課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劇目課教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京劇選修課的走勢,劇目課教學進行得好,會大大刺激大學生對京劇選修課的興趣,反之,隨著京劇選修課開得更加深入,對劇目課教學的經驗和方法會有別于專業戲曲院校的教學方法,總結出來將是系統化的理論。
二、程派名劇《賀后罵殿》教學
京劇《賀后罵殿》是京劇大師程硯秋的代表作,說的是宋太祖駕崩,其弟趙匡義篡位當上了皇帝,賀后命長子德昭爭奪權位以秉承父親的皇位,匡義發怒欲斬之,德昭金殿撞柱身亡,賀后悲痛欲絕,帶領次子德芳上殿質問匡義,怒斥其罪行,匡義賜尚方寶劍,養老賀后終生,并加封趙德芳為八賢王,賀后走下金殿憤然離去。該劇系全本《燭影記》中的一折,“老夫子”陳德霖擅演,程硯秋后來加工整理而唱紅,成了程派作。它是程派二黃開蒙戲,幾乎包括了二黃所有板式,是一出基礎戲,專業和業余都以此打基礎,在京劇選修課中以旦行程派作為劇目課教學有一定的必要,當然也有一定的風險,畢竟這個戲難度系數很大。現以我所在的鞍山師范學院為例談談《賀后罵殿》的劇目課教學。
(一)精心選才。2016級京劇選修課的120個同學來自各個學院的不同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絕大多數都是零基礎,遴選的條件主要從形象、氣質、身材、嗓音、音準、樂感和興趣、理解力和接受力等來進行,考核分為詩歌朗誦、唱首歌、舞蹈片段和樂理測試四個部分,重點考察的是聲音和節奏感。經過嚴格把關,最后中文系張紀輝(男)20歲,小教系關珊月(女),18歲兩人入圍,進行小班上課,面對面教授,每次2學時,教學進度15周。
(二)整體教學。由于這兩人是零基礎,整個劇目課教學采用的是(整——分——整)整體教學模式,整體教學的一個最大好處就在于避免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端,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身上的藝術潛能。首先,講解《賀后罵殿》的劇情和藝術特色,播放《賀后罵殿》音配像(程硯秋1946年錄音,李佩紅配像)讓學生從總體上感受一下京劇《賀后罵殿》的全貌;其次,找出“有賀后在金殿一聲高罵”核心唱段,從板式到舞臺調度逐一講解、傳授、示范和糾正;最后化妝彩排,達到一個相對的完整。
(三)口傳心授。戲曲界歷來講究口傳心授,因此在京劇劇目課教學中,依然以此為中心,一字一句,一個唱腔一個氣口來示范教唱。首先,講解唱段字的尖團、上口四聲、轍口(發花轍口),有(上聲)賀(上口、去聲)后(去聲)在(去聲)金(陰平、團字)殿(去聲)一(陰平)聲(陰平,讀shen不是sheng)高(陰平)罵(去聲);其次,把這段核心唱段分成三個部分來處理,
賀后唱:【二黃導板】
有賀后在金殿一聲高罵,
【回龍】
罵一聲無道君細聽根芽:
【二黃慢板】
老王爺為江山何曾卸甲!
老王爺為山河奔走天涯(足踢拳打)。
(轉【二黃快三眼】)
遭不幸老王爺晏了御駕,
賊昏王篡了位謀亂邦家。
把一個皇太子逼死在殿下,
反倒說為嫂我攔阻有差。
賊好比王莽賊稱孤道寡,
賊好比曹阿瞞一點不差;
賊好比秦趙高指鹿為馬,
賊好比司馬氏擾亂中華。
只罵得賊昏王裝聾作啞,
只罵得賊昏王扭轉身軀、閉目合睛、羞羞慚慚一語不發。
只罵得賊昏王無言對答,
兩旁的文武臣珠淚如麻。
搬一把金角椅娘且坐下,
你叔王不讓位我再去罵他!
【二黃導板】和【回龍】為第一部分,兩句【二黃慢板】為第二部分,后面的【二黃快三眼】為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的【導板】表現賀后在金殿怒斥小叔子趙匡義,開口即罵是導入部分,起引領作用,第二句的【回龍】是銜接,兩句【二黃慢板】訴說了趙匡胤奔走天涯、創業的艱辛,歌頌了他打下江山的豐功偉績,第三部分的【二黃快三眼】通過節奏的變化,越唱越快、越唱越恨,表現了賀后對趙匡義的憤怒已經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了,整個唱段突出了一個“罵”字!一次課只能學一小部分,最后再把這三個部分穿起來連貫地演唱,這其中要注意兩點,一個是回龍的“芽”、慢板的“甲”、“涯”三個字拖腔,這三個腔是不重復的,落音分別為5,6,5,“芽”和“涯”落音相同,但行腔不同;另一個是“只罵得賊昏王扭轉身軀、閉目合睛、羞羞慚慚一語不發”的“發”的拖腔要控制住,把握住【二黃快三眼】剁板的節奏,唱出步步高、節節高的意思,最后“罵他”翻高到高音3,一氣呵成,勢不可擋。再次,強化唱念訓練,注意程派發聲、演唱技巧、臺步身段表演等綜合因素。程派是旦角行當里面比較難的流派,程派的發聲要講究科學,程派的發聲不是“悶”的,而是高位置的頭腔共鳴,高中低音統一,聲音呈現柱狀,有立體感,是豎起的“一根線”唱法,聲音要通透;演唱技巧要根據若斷若續、低回婉轉的程派風格特點來進行訓練,增加吐字、行腔、歸韻和立音、顫音、亮音的訓練,【導板】前的“昏王、篡位王…”的念白也要加強,把唱和念結合起來,當然身段表演、臺步也得重視,與鑼鼓點配合好。
(四)因材施教。因為男女嗓音條件不同,身材不同,平時練習一定注意調門的問題,比如:張紀輝的高音有點吃力,中音飽滿,關珊月的高音好,低音不夠飽滿,那么唱這段的時候,定調要有所區別,張C#,關D;再有,舞臺身段調度也要有所區別,張的個子比較高、身材瘦,臺步就可以小一點,水袖的拋、挑、勾、投等盡量幅度小點,關的個子小,臺步就可以大點,碎點,水袖幅度可稍大,演唱時頭部適當可以活動,但不能亂動。
(五)登臺實踐。京劇劇目課學完了,不能束之高閣,盡量多實踐,比如進社區、慰問養老院的孤寡老人,參加高校京劇演唱會,其中張紀輝在2016年西安全國高校京劇比賽中,以《賀后罵殿》參賽獲得二等獎,筆者獲得最佳組織獎。
三、結束語
京劇《賀后罵殿》的傳承是京劇選修課中的劇目課教學中的試金石,京劇的傳承不僅僅需要專業戲曲學校和專業院團的傳承,讓更多的年輕大學生接觸京劇喜愛京劇,將是長期性的系統教育工程,以京劇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進高校校園的意義也將是深遠的。
參考文獻:
[1]中國戲曲學院編.京劇選編3[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68-101.
[2]蕭晴.程硯秋唱腔選集[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49-62.
[3]陶君起.京劇劇目初探[M].北京:中華書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