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宏
摘要:由于中提琴自身音色的特殊性,使其在音樂表演的過程中具有十分獨特的地位,換句話說,中提琴已經成為樂隊表演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樂器,它在整個音樂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中提琴在樂隊表演過程中不僅僅擔負著和聲、負調的重任,同時還擔當著內聲部的主體、特殊情緒以及特殊音色抒情演奏的重要責任。本文將從中提琴在樂隊表演中的重要性以及中提琴在樂隊表演中的應用來進行探討,希望對中提琴的演奏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提琴 樂隊表演 應用
中圖分類號:J6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9-0071-02
一個樂隊的表演水平主要取決于和聲與復調,而中提琴的重要作用就是內聲部的主體,也就是說中提琴在整個樂隊表演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在某種方面上來說,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間的溝通主要是依靠中提琴來完成,它可以有效的將小提琴和大提琴連接在一起,將大提琴和小提琴兩種不同的音色融為一體,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部分。這樣就不難看出,中提琴在整個樂隊表演的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可以說是至關重要,不容小覷。
一、樂隊表演與中提琴的概述
(一)樂隊表演與中提琴的概述
簡單來說如今的樂隊指的是一種音樂團體,在團體內部不同的人負責不同樂器的演奏。就音樂團體來說,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流行樂團,這類樂團是最為活躍的,也是最大眾化的一種樂團類型;二是搖滾樂隊,它誕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主要是以布魯斯音樂為基調,具有強大的聲音表現力和節奏感,較為出名的搖滾樂隊有披頭士、林肯公園樂隊等;三是管弦樂團,這種樂團的規模較大,一般會由70位或者上百位的演奏家組成,并且以演奏古典音樂為主,同時還參與一些電影音樂的錄制。樂隊表演講究的是團隊之間的配合,一場成功的演奏,需要各種樂器的協調。中提琴一般會在管弦團表演中使用,是樂隊表演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
中提琴在提琴家族中屬于中音樂器,主要的作用就是為主旋律進行伴奏和襯托,偶爾也會演奏重要的旋律或者是間奏樂句,因其特有的音色常常給人帶來悲涼、沉重的感覺。在中音區演奏旋律時其高音區和低音區的音色特點更為突出。
中提琴的發展歷史已經有幾百年了,只因其特有的音色和作用使其在樂隊演奏中的地位非常特殊,是沒有一種樂器可以替代的。
(二)中提琴在樂隊表演中的作用
中提琴的音色自身所帶有的特殊性使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演奏技巧是多元化的,這也使其成為樂隊表演中內聲部的關鍵,其發揮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同時也增強了樂隊的整體表演的藝術性。中提琴主要出現的場合是四重奏和管弦樂,中提琴在四重奏中屬于中聲部,在管弦樂中屬于內聲部,在整個樂隊的表演過程中與圓號相似,在音域方面屬于中聲區,因此在作用上來說它具有雙層作用。一層是因為與圓號相似可以將木管和鋼管緊密的連在一起,另一層是可以將大提琴和小提琴有效的聯系起來,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彌補音色的空缺的作用,并且這一作用是沒有任何一種樂器能夠替代的,同時還可以起到連接兩種不同音色的作用,使音樂的旋律更加和諧、優美和迷人。這樣看來,中提琴是整個樂隊內聲部的主體,在演奏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中提琴在樂隊表演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中提琴在樂隊表演中的應用
(一)掌握樂隊意識和感覺
中提琴作為整個樂隊的中聲部,在整個樂隊的位置上來講,中提琴處于樂隊的中間位置,它的左邊是大提琴,右邊是管樂組,對面是小提琴,從音響這方面來講,它的位置處于大提琴之上、小提琴之下的中間聲部。這些有利條件都使中提琴的演奏者要兼聽并能夠照顧高、低音聲部。
由于中提琴所存在的位置是服從旋律并且連接低音聲部、陪襯聲部,因此在演奏的過程中不宜有突出的個人表現,中提琴演奏者的主要精力要致力于隨時隨刻調整自己,以便更好地協助旋律以及順利進行和聲。中提琴在整個樂隊中就像一個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從不炫耀自己的技藝的角色,為樂隊完美的表演默默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根據中提琴聲部的特有性質就決定了中提琴的演奏者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左右手技巧之外,還要有嚴格的節奏感以便能隨時調整自己的聲部和聲位置的靈敏性,除了以上兩點還需要中提琴的演奏者具備豐富的和聲、復調知識。中提琴的演奏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敏銳的的音樂感覺,能夠及時、準確地預見到旋律的方向以及自己相應的事情。
(二)把握樂隊的音準
我們都知道音樂是一種流動藝術,其高音是隨著音樂本身的風格以及情緒的變化而變化的。在音準方面,樂隊演奏時所要達到的最佳目標就是把音高調整為讓人最能接受的程度,以及最能表達音樂情感和風格的融合程度。
在樂隊演奏或者是重奏的演奏中,我們要采用一種樂隊中每一個人都公認的音響默契,例如:現在樂隊和重奏組作用的“調整律”,而并非籠統的用這樣或者那樣的律制來進行演奏,而我們現在所說的“調整律”在目前來看只是在不知不覺的應用到演奏中。在樂隊中,大多數樂隊成員會更加重視實際的音響效果,而這種效果則是通過樂隊成員之間長久的合作、練習以及訓練所取得的默契結合,并且綜合了各種各樣的律制,并把它們很好地地應用到樂隊這個團體的演奏中。中提琴在樂隊中的運用不止是上面提到的這兩點,還有很多技巧以及技術的掌握,可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這就需要我們演奏者在平時的學習以及演奏中,多積累經驗,豐富知識,一點點找尋適合自己、適合樂隊這個大團隊的演奏方法及技巧。
三、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應用分析
(一)勃拉姆斯《c小調第一交響曲》
眾所周知,《c小調第一交響曲》花費了勃拉姆斯二十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這部作品的調性生活采用了和貝多芬創作的《第五交響曲》是相同的,都是從一開始給人的感受就是悲涼的、憂傷的。勃拉姆斯的《c小調第一交響曲》也是采用兩個主題進行對比的方式來進行的。首先,第一個主題主要給人一種振奮的精神與感受,它應用小提琴來演奏出完整流暢的旋律時又采用大小調交替這樣組成,這樣演奏的樂曲才會給人以振奮;其次,第二個主題是在第一個主題所營造的氛圍下開始的,它是采用雙簧管進行演奏的,這是一種十分感人的音調,來嘗試著用溫和、柔和的旋律和第一主題進行鮮明的對比。那么中提琴的上場就使第二主題多了一絲緊張的感覺,并且使音樂在繁雜中交織著進入古代圣歌的展開部的旋律,再現部則是第一主題重現,使音樂在第一主題和引子素材來襲所營造的意境中結束。
(二)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幻想交響曲》的創作者柏遼茲應用音樂術語標記了該樂曲是以一個小廣板的形式開始的,這種形式下的中提琴帶著弱音器演奏著動蕩不安的音節,這樣就很好地渲染出陰森、恐怖、可怕的氛圍。當愛情主題出現時采用單簧管來進行演奏,再也找不到往日的柔和與優雅,只有一個充滿著險惡與粗俗的音調,接下來就是應用大管和大號要演奏柏遼茲曾經創作的《安魂曲》中的《震怒之日》這一宗教旋律。在接下來的旋律中,逐漸加強低音弦樂的節奏,其他的樂器組也開始模仿,在音樂快要結束時,講舞曲與《震怒之日》有機結合,為音樂藝術添加了更多的欣賞與想象。
綜上論述,中提琴無論是在四重奏還是在管弦樂隊,它都屬于整個團隊的一員,因此,個體的表現和思路都要依附于整個樂隊的表演。中提琴的演奏者要配合好大提琴手、小提琴手以及管樂隊所有成員,要在這里起到良好的溝通和連接的作用,使我們整個音樂的旋律變得更加優美、更加和諧。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在一個樂隊中也是一樣的,只有負責各個樂器的演奏者齊心協力才能共同創造出優美和諧的旋律,也會使音樂更加迷人。
四、結語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能夠發現中提琴在整個樂隊處于主體的地位,再加上中提琴獨有的音色,使其成為樂隊表演的中不可或缺的樂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表演的的過程中,中提琴不僅可以連接大提琴和小提琴,還可以彌補音色上的空缺。中提琴的演奏者也要具備熟練的技巧,反應能力要靈敏,具有豐富的經驗,只有這樣,中提琴的演奏者才能配合好整個樂隊,使這個大集體能演奏出和諧、優美、迷人的樂曲,振奮人心。
參考文獻:
[1]劉璐璐.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作用和地位[J].黃河之聲,2013,(11):26.
[2]趙丹.中提琴作品風格處理與演奏實踐[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2016年.
[3]馬曉明.談中提琴和小提琴演奏方法的異同[J].音樂生活,2016,(05):16.
[4]鄒俊杰.淺析中提琴的發展史及演奏藝術[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4):16.
[5]張玨惠.試論中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發展歷程[J].藝苑,2010,(0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