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校、濟南市藝術教育示范學校、濟南市文明單位、章丘市屬重...
翟清
摘要:高職院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不同于專業性質的大型表演院校,在資金、資源、設備等方面的條件限制下進行人才培養,需要注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研究創新的培養模式,以有限的資源培養國內一線影視劇、舞臺劇以及不同類型藝術院團中的卓越藝術性人才。劇目排演是學生理論學習、專業技能學習之后,參與最終的匯報演出,將所學習的知識綜合練習和發揮的重要環節,其排演的質量決定著最終的演出質量,同時其也是學生實踐和鞏固表演知識的重要過程。
關鍵詞:劇目排演 高職 戲劇影視 藝術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J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9-0148-03
戲劇影視表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已經趨向多元化發展,相對應的其教育模式也趨向多元化發展,高職院校戲劇影視專業的開辦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藝術性人才,由此在課程設置以及培養模式上也在不斷追尋新的方式[1]。高職院校首先要認清當前戲劇影視表演的特性和發展規律,實現觀念和方式上的創新。高職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教育培養模式在近年來有諸多調整和改變,但多數高職藝術院校依舊秉承傳統理念,遵循了大眾化教學的模式,在劇目排演等重要環節支持力度不夠,以培養高精尖表演藝術人才為主要任務而進行,重理論,輕實踐問題比較突出,對接市場化需求不夠。由此高職院校應該結合院校的資源設備,在表演實踐特別是劇目排演方面多給予學生實踐,從而提升教學質量,達到最終的教育教學目標。
一、新時代戲劇影視表演教育的發展特性
現今時代快速進步和發展,戲劇影視的表演形式和受眾群體正在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進而文化市場也跟隨大眾的變化而變化,戲劇影視表演的最終目的除了將這一特殊的藝術種類傳承下去外,更多的在于滿足受眾的喜好和需求[2]。目前人們更熱衷于短小精悍的文化形式,由此給戲劇影視教育專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從歷史角度來說,藝術是貴族性的象征,而現今早已經不是當初的單一概念,“藝術”已經普及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中觸手可及、隨處可見的客觀對象。當今藝術教育也不再是傳統“單一技術教育”,以單純的演出表演人才培養為目的,而是向著綜合交叉藝術教育發展,并且在教育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表演技能,還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3]。它既推動藝術的發展創新,又滿足受眾的需求和對藝術的欣賞。戲劇影視教育還應該從社會及學生的實際需求角度出發,在保持優秀教學傳統體系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完善、改革,注重實踐,特別是通過劇目排演,提高學生技能技巧,提升教學質量,達到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劇目排演在高職戲劇影視教育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一)劇目排演是檢驗專業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
高職院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教育核心在于理論與實踐結合教育模式的開展,如此統籌校內校外的實踐教學,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培養藝術性人才的目的。高職院校突出的特征就是強調知識的技能化、實用性,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課堂教學主要以學習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為主,但單純的理論教學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不僅要在課堂上教、學、做,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才能完成,而劇目排演就是實踐過程之一[4]。近幾年,湖南藝術職業學院力推“劇目驅動”教學模式,以一部部劇目排演引領、推動戲劇影視的人才培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從平時教學劇目到畢業劇目,擴大到參賽劇目的排演,組織戲劇影視表演的學生參與其中,進行實踐創作。參加排演的同學表示參加一部劇目的排練演出,將平時學的理論運用到了戲劇排演實踐中,完成了從學生—角色—演員的有機轉換。由學院老師編、導,在校學生排練演出的作品話劇《永不凋謝的姊妹花》,就是劇目排演教學實踐成功的典范。該劇以發生在沂蒙老區聞名世界的孟良崮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婦救會會長蘭花、春英、月芬、黑燕等積極支前的感人故事,譜寫了一曲曲水乳交融的軍民魚水情。2012年在第三屆中國校園戲劇節上榮獲“中國戲劇獎”“校園戲劇獎”“優秀劇目獎”,并在湖南省內高校進行“高雅藝術進校園”巡演,獲得廣泛好評。微電影《瑤寨村官》在“我的中國夢·最美中國”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中獲“最美獎最佳影片獎”;情景劇《天堂瑤寨》、小品《一碗牛肉面》不但獲得各種賽事獎項,還相繼獲得湖南省文化廳藝術扶持基金支持。在每個劇目排演過程中,我們強調學生的認知、動手能力,要求學生從劇本創作構思、排演方案制訂實施、燈光、道具、服飾、布景、音效、后期等全過程都要參與,每個同學要寫出創作、排演心得。通過一系列的劇目排練活動,提高和鞏固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整體水平。一些學生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參加了這次排演,學到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自信心大增,很給力”,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實踐能力大為提升。畢業學生就業率高,很多人都在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工作,在工作中進入角色快,較好地展露了藝術才華,真正做到了與市場無縫對接。檢驗戲劇影視表演最終教學成果的有效方式是匯報演出,而劇目排演則是匯報演出的重要手段,在排演過程中不斷鞏固練習,老師可總結表演專業各門課程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而表演者則能夠找到自身的缺陷,明確自身需要提升的部分,之后無論是老師還是表演者,針對相應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調整與改善,重視劇目排演,對于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人才培養具有著深刻而現實的意義。
(二)劇目排演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
劇目排演可以夯實課堂所學知識,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當劇目排演正式開始時,學生會主動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發揮自身的智慧,盡一切所能圓滿地去完成排演劇目的任務。在這項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以往知識的理解、歸納、總結,還能夠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由此劇目排演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自主創作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作用。劇目排演的整個過程中不僅較好掌握了“表演”核心課程的教學內容,還對主干課程“臺詞”“形體”“聲樂”等多種內容進行融合,充分發揮。同時能夠準確生動運用語言的內外部技巧,在劇目排演過程中創造角色真實的展現自己,總結問題,力求將角色完美呈現,完成舞臺行動。由此劇目排演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對于戲劇影視表演人才的培養有著較高的實踐效果。endprint
三、高職戲劇影視教育現狀
(一)藝術培養形式單一
部分院校過于注重單一藝術形式的培養,而忽略了綜合素質的培養,高職院校本身以培養專業性人才為優勢,此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育者將專業技能的強弱當做了衡量學生最終發展的標準。其實藝術家和凡人本身沒有區別,通常看似平凡的人卻具有較高的藝術天賦,而通過強硬手段培養出的藝術家,其藝術作品可能是生硬、不自然的,有專業化的味道在里面,掩蓋了藝術本身的美感[5]。當前高職戲劇影視專業普遍存在“重藝輕文”的現象,且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學生實踐表演的機會甚少,而理論性的專業學習時間過多。單一的藝術培養形式使學生的發展受到制約,且最終呈現出來的藝術成果也缺少了藝術本身所應該具有的靈動性。
(二)學生自我能力受限
高職藝術院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開辦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藝術性人才。眾所周知,我們所熟知的電視劇、電影、戲劇等表演形式,總是以塑造出典型、個性鮮活的人物形象,引發觀眾的遐想和共鳴,而這些劇目的主體都是由演員來完成的。但現今高職戲劇影視表演教育模式中,學生的自我能力和創造性受限,學校過分注重于專業性的培養,將本身極富創造性和自我發揮性質的表演空間模式化、匠藝化,將表演定義為某種標準,學生如高考般不斷訓練想要達到那個標準,反而喪失了自我發揮和創造的天性,從而導致了演員自主創造力不夠的局面。
四、高職戲劇影視表演人才培養的建議
(一)給予足夠的經費、設備支持
高職院校不同于專業表演類的大型院校,有足夠的經費,在設備、道具方面也有所差距。但院校對于戲劇影視表演的實踐環節一定要給與充足的經費支持,在設備和道具方面也應該盡可能地利用已有資源給予最大的支持,給學生營造一個真實、有特殊藝術效果的環境和背景,鼓勵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表演技能。首先院校領導要注重戲劇影視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在領導和管理層的支持下積極促進戲劇藝術有效融入校園,且要注重戲劇影視表演實踐,定期進行匯報演出,并且給予學生足夠的排演時間,讓學生將前階段的學習成果充分展現,進一步加深和鞏固已經學習的知識[6]。另外,還可以設立戲劇表演獎學金、戲劇活動專項基金等激勵項目,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戲劇影視表演實踐中來。還可以舉辦具有院校地方特色的戲劇影視表演藝術節,對表現良好的團體給予獎勵,并提供外出匯演和觀摩的機會,積極參加省內外各種賽事,邀請優秀團隊來校交流講學,開拓視野。在加強表演實踐的同時,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讓更多的觀眾了解戲劇影視的魅力,給予其支持。
(二)注重學生自我特長的發揮
對于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而言,其就業壓力和畢業后面臨的挑戰很大。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背景中,足夠的才能是學生畢業后立足社會的基礎,尤其是藝術專業的學生,其對才能的要求更高、更嚴格。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在此基礎上應該注重學生自我特長的發揮,在教學和匯報演出的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和發現學生的特長。每一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質,因此只有在此基礎上豐富自己的才能,發揮特長,在某些領域突出表現,才可以逆流而上處于不敗之地,但前提是要發現特長,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將已有的優勢激發出來。沒有特點、沒有異質性,千人一面則只能泯然眾人。學校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在具體教學階段,教師不能主宰和限制學生的選擇,而要觀察學生的藝術特點,要慧眼識珠,引導和激發其本身具有的優勢,從而幫助學生找尋屬于自己的藝術道路。
五、結語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實踐,無數的事實表明戲劇影視表演依然深受眾多觀眾的喜愛。現今時代在變化,影視表演的形式也日益多樣化,但戲劇影視表演中劇目排演依舊是關鍵性的環節,其決定著最終的演出成果質量,培養學生的質量。無論是戲劇影視教育還是專業性的演出,劇目排演都與最終的表演有直接關系。在高職戲劇影視教育中,劇目排演是培養藝術人才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對表演者的一個極大的考驗。通過劇目排演,不斷加深自身對劇目的理解,在行動、臺詞、表情等各方面更深入的剖析,適應千變萬化的表演形式,在表演中學會合作,學會聆聽,學會凝視,最終將所學習和應用的一切用于提升自己,讓自身在外來的發展和競爭中獲取更大的優勢。由此要求高職戲劇影視專業注重劇目排演,在此方面給予支持,從而培養出綜合性高素質的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門慶寶.臺詞解讀的四個層次——以話劇《天誡》中喬合良的臺詞為例[J].藝術教育,2017,(Z6).
[2]張睿.專業藝術院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舞臺實踐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湖南藝術職業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為例[J].大眾文藝,2016,(19).
[3]祁曉君.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成果的舞臺體現多樣化探索——兩場聲樂教學匯報音樂會之后的思考[J].歌唱藝術,2016,(06).
[4]杜健平.十年鑄夢 再譜華章——藝術學院戲劇影視表演系建系十周年系列展演活動[J].音樂生活,2014,(12).
[5]王磊,王寧.韓國綜合大學與專業院校戲劇(影視)表演人才培養模式比較——以東國大學和首爾藝術大學為例[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08):85-86.
[6]安怡,徐麗雅.回溯歷史成就,堅守戲劇教育理想——遼寧戲劇影視表演藝術教育的歷史經驗及對當下的啟示[J].音樂生活,20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