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山西太原道情歷史源流及文化內(nèi)涵闡釋

      音樂
      藝術評鑒
      2017年11月14日 21:23

      太原街頭現(xiàn) 神 招牌,文化創(chuàng)意 文化傷害

      劉堃

      摘要:太原道情是流行于山西省太原市城區(qū)及其周邊的清徐、古交、陽曲等縣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以盲藝人演唱為主。筆者通過對太原南郊盲人曲藝隊盲藝人所演唱的太原道情進行搜集、整理、分析,本文將從太原道清的形成與發(fā)展、傳統(tǒng)曲目及特點、曲本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三個方面論述。

      關鍵詞:太原道清 太原南郊盲人曲藝隊 八仙信仰 孝、賢思想

      中圖分類號:J6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8-0025-04

      太原道情,又稱“道歌”,是以漁鼓、簡板為主要伴奏樂器的民間曲藝形式。主要流行于太原市城區(qū)及其周邊的清徐、古交、陽曲等縣,以盲人演唱為主,演出形式為坐唱,一人主唱,其他人伴奏。演出曲目較為傳統(tǒng),敘事性強,內(nèi)容貼近生活。

      一、太原道情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

      太原道情形成年代不詳,未發(fā)現(xiàn)任何文字記載。據(jù)藝人張翠英(1910-2008)回憶,她7歲時因病致盲,被賣到太原市柳巷的大水巷一家道情班,人稱“大水巷班”。其時“大水巷班”有藝人14名,班主姓張,藝名三寶,官名張炳南(約生于1855年,卒年不詳),原籍河北省蔚縣十八盤。張翠英聽人說其師爺叫玉狗兒(姓名不詳),約生于清嘉慶年間,卒年不詳。由此推斷,太原道情至少在清同治、光緒年問已有流行。①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大水巷班”等道情班社相繼解散,藝人流離失所。當時,在太原的人民公園、開化市附近常有流散的太原道情藝人在街頭打地攤說唱。1950年,太原市曲藝界聯(lián)合會成立,該會下設評書、魔術、曲藝三個隊,原來流散在外的道情藝人也相繼參加了其中的曲藝隊,道情藝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他們排演了《八仙慶壽》《憶苦思甜》等新曲目。1958年由山西省文化廳南郊文化館組織籌備太原市南郊盲人曲藝隊,同年獲得演出資格。1959年開始,盲人曲藝隊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xiāng)進行人民公社化宣傳,期間演出不斷,農(nóng)閑時節(jié)幾乎天天都有,多為主家邀請,在節(jié)日、祝壽、滿月、結婚等喜慶的日子里演出。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太原道情藝人將移植的樣板戲帶到平順縣西溝村、昔陽縣大寨村、汾陽縣賈家莊、文水縣云周西村進行演出,并獲得一致好評。80年代初期,太原道情藝人自行搭班演唱傳統(tǒng)曲目,當時藝人有張翠英(藝名花花,1910-2008)、蘇二狗(官名蘇福慶,1939-)、李香香(1942-)、張玲仙(1944-)等。1983年,因盲藝人年事已高,部分藝人歸太原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管理后相繼改行,再加上沒有觀眾市場等諸多因素,太原市南郊盲人曲藝隊解散。1989年,山西省舞蹈研究所對太原市南郊盲人曲藝隊所演唱的太原道情部分進行錄音,音響資料被整理后記錄在《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山西卷》中。

      盲人曲藝隊的興衰與社會的變遷有著極大的關系。成立之初正是由于政府的資助,把當時有演唱才能的藝人聚集在一起。據(jù)盲藝人張玲仙回憶,在曲藝隊未成立之前,她師傅輩的很多盲藝人經(jīng)常被邀請到大戶人家給太太、小姐們唱小曲,曲藝隊成立之后,受到政府的管理,更加制度化、規(guī)范化。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演出場次增多,演出時長加長,演出地域擴展,不僅給他們帶了物質(zhì)上的積累,也因大量宣傳黨的思想,曾多次受到文化館領導的嘉獎。但隨著時代的變化,盲人曲藝隊的演出場次逐漸減少,直至1983年,盲人曲藝隊因經(jīng)濟、社會、自身等方面的因素而解散。1989年舞蹈研究所對其在太原道情演唱的錄音,肯定了曲藝隊盲藝人多年來為宣傳黨的思想、弘揚三晉文化、傳承山西文化遺產(chǎn)特別是太原曲藝音樂的貢獻。

      太原南郊盲人曲藝隊從成立、興盛、衰敗中所展現(xiàn)出的太原民間藝術由主流文化逐漸走向邊緣化最終進入博物館的過程,值得我們思考。

      二、太原道情的傳統(tǒng)曲目及特點

      山西省境內(nèi)的道情藝人大多為明眼人,只有太原道情、祁縣道情有盲人說唱。太原道情演出形式為坐唱,一般以4-5名藝人自行組合,農(nóng)閑演出在演出時,圍桌而坐,一人主唱,其他人伴奏。伴奏所用主要樂器有漁鼓、簡板、揚琴、二胡、小镲、碰鈴等。藝人學唱道情和學習吹拉彈奏等樂器均使用工尺譜,筆者根據(jù)張玲仙所演奏的、太原道情較為常用的【急毛猴】器樂曲牌進行工尺譜還原。

      太原道情的唱腔屬曲牌體,主要曲牌有【正孩兒】、【反孩兒】、【耍孩兒】、【兩頭忙(慢)】、【步步嬌】、【跌落金錢】、【皂羅袍】、【十字坡】,其中【皂羅袍】、【耍孩兒】與晉南的河東道情、晉北的晉北道情、晉東南的陽城道情的詞格是相同的。

      太原道情的書目以中篇為主,以敘事見長,內(nèi)容大部分以宣揚“忠、孝、節(jié)、義”,敘說“賢臣”“良將”“才子”“佳人”居多。太原道情傳統(tǒng)曲目有為人祝壽唱《八仙慶壽》《郭子儀拜壽》等,為兒女過生日、做滿月唱《天仙送子》(也稱《麒麟送子》)、《富貴十朵花》等。經(jīng)常說唱的曲目還有《火燒戰(zhàn)船》《十女上壽》《秦雪梅教子》《花亭記》《經(jīng)堂會母》等。

      筆者對太原南郊盲人曲藝隊成員蘇二狗提供的早年用于主家選曲的歌單中太原道情的曲目進行了梳理,并查閱了《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山西卷》,發(fā)現(xiàn)太原道情所演唱的傳統(tǒng)曲目與山西省境內(nèi)其他說唱類型所演唱的傳統(tǒng)曲目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時具有地域性特征。

      《火燒戰(zhàn)船》是太原道情中較有代表的傳統(tǒng)曲目,以唱為主,歌詞來源于“赤壁之戰(zhàn)”的歷史故事,旋律簡單、起伏較大,其特點與太原小曲相似。

      譜例2: 太原道情《火燒戰(zhàn)船》

      太原道情唱腔以五聲音階為多,個別七聲音階如【銀紐絲孩兒】等,也有一些六聲音階。六聲音階中有五聲音階加7音如【羅家園】、【緊兩頭慢】,有加4音的如【琴家音】。太原道情唱腔除【銀紐絲孩兒】為宮調(diào)式、【皂羅袍】為角調(diào)式,均為徵調(diào)式。②

      另外在演出時還演唱一些太原小曲,如【繡荷包】、【送情郎】等。器樂曲牌主要有【八板】、【急毛猴】、【粉紅蓮】、【句句雙】、【算盤子】等,主要用于唱段前的演奏。

      三、曲本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

      (一)八仙信仰

      太原道情的傳統(tǒng)曲目常以“八仙”為題材講述故事。以《八仙慶壽》為例,主要講的是八仙為仙君慶壽的故事。

      (道白)南極仙宮壽宴開,仙桃仙果滿桌擺,聞之仙君壽誕到,眾位八仙慶壽來。

      終南山把云排,眾仙家下了天臺,仙桃仙果隨身帶,聞知仙君壽誕到,眾位八仙慶壽來。自古道,人在人情在,眾仙家歌帶上禮禮物,獻將上來,獻將上來。

      (道白)小仙漢鐘離,金錢手內(nèi)提,到此來慶壽,仙丹拿手里。

      漢鐘離陪笑瞼,葫蘆內(nèi)取出仙丹,下載了盞光現(xiàn)。恭敬了仙君把仙丹用,長生不老,收獲萬萬年,容顏不變歡少轉(zhuǎn)。吾小仙受仙丹前來恭敬,賀壽君福壽萬萬年,福壽萬萬年。

      (道白)小仙呂洞賓,黃粱一夢辰,到此來慶壽,叫柳仙把酒蒸。

      呂洞賓笑呵呵,叫柳仙快把酒端,咱與仙家來慶賀。恭敬了仙君把壽酒來用,壽活彭祖八百多,無憂無慮隨時過。吾本是修就得神仙大位,能躲過十殿閻羅,十殿閻羅。

      (道白)小仙張果老,年邁瘦又高,到此來慶壽,提仙茶往上跑。

      張果老笑嘻嘻,一杯壽仙茶手內(nèi)來提,此仙茶來路非容易,蒙山頂上把插頁采,揚子江心要把水來取,凍在了湖內(nèi)清香美味。恭敬了仙君把仙茶飲用,福壽天齊,福壽天齊。

      (道白)小仙曹國舅,放糧在陳州,到此來慶壽,吹仙簫往上走。

      曹國舅笑盈盈,一桿壽仙簫拿在手中,此仙簫今日有使用,先吹一套西江月,然后而又吹滿江紅,賽過白鳥來嘲諷。吾小仙壽仙簫前來恭敬,賀壽君福壽康寧,福壽康寧。

      (道白)小仙藍采和,假裝與瘋魔,到此來慶壽,口唱曲套歌。

      吾本是藍采和,說大話假裝瘋魔,眾仙家笑我不成一個貨,手打三扇鴛鴦板,隨口而又唱仙家的曲套歌,四大神州全游過。吾小仙曲套歌前來恭敬,賀壽君福壽山河,福壽山河。

      (道白)小仙鐵拐李,當年做無理,到此來慶壽,仙桃拿手里。

      鐵拐李太發(fā)叼,來到席前用目觀瞧,眾仙家禮物真不少,一個一個真可笑,急慌忙打開精囊內(nèi)取出一個大仙桃。吾小心壽仙桃前來恭敬,吃了一口長生不老,長生不老。

      (道白)小仙何仙姑,俺本是女流,到此來慶壽,鮮花帶滿頭。

      何仙姑笑臉排,俺本是女裙釵,萬花山上把花采,兩朵鮮花頭上戴,辭別了王母把天臺下,來到席前倒身下拜。吾小仙壽鮮花前來恭敬,賀壽君福壽三臺,福壽三臺。

      (道白)小仙韓湘子,家住長安城,到此來慶壽,抱漁鼓唱道情。

      韓湘子到壽堂,到壽堂看端詳,眾仙家禮物不一樣,唯有小仙無貢進,漁鼓簡板響叮當,道情歌隨口唱。先唱個福如東海,再唱個萬壽無疆,萬壽無疆。

      (筆者根據(jù)張玲仙演唱記錄)

      據(jù)張玲仙回憶,八仙的故事不僅在太原道情中經(jīng)常使用,在太原小曲中也常作為故事情節(jié)敘述。那么,八仙形成于何時呢?在張曉潔《永濟道情調(diào)查與研究》一文中,筆者對八仙思想的形成、發(fā)展、確定有了基本的認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元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里的八仙由漢鐘離、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藍采和、韓湘子、徐神翁、曹國舅等八人組成;而元雜劇《呂洞賓度鐵拐李岳》里的八仙則由漢鐘離、呂洞賓、鐵拐李、藍采和、張果老、張四郎、韓湘子、曹國舅等八人組成;明代,吳元泰小說《八仙出處東游記》里的八仙人物又有變化,他們分別為漢鐘離、呂洞賓、鐵拐李、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③原文如下:

      鐵拐曰:“此關、溫先禮后兵之意,然其軍容強盛,不可輕敵,我往老君處求救,汝等可戰(zhàn)則戰(zhàn),可守則守,須度量行之。”眾曰:“然。”鐵拐駕云去了。

      鐘離與果老曰:“汝與國舅、仙姑同理軍務,采和、湘子輔助大圣救援,吾與洞賓與關、溫對陣。”④

      很顯然,太原道情中《八仙慶壽》的人物承襲明代《八仙出處東游記》。八仙為何被人們?nèi)绱讼矏郏烤科湓颍P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八仙代表各個階層。八仙中的漢鐘離是將軍,呂洞賓是儒生,張果老是哲學家,曹國舅是皇親國戚,藍采和是伶人,鐵拐李以乞丐面貌出現(xiàn),何仙姑是民間女子,韓湘子是富家子弟。不同社會等級的人群都能在其中找到與自身等級相類似的對象并寄予各種情感和理想。

      第二,八仙信仰能滿足人們功利化的需要。在封建社會,人們因自身能力的局限,往往將希望寄托于神靈。一代又一代太原道清藝人根據(jù)不同時代百姓的審美情趣與正統(tǒng)思想,借用八仙中的人物刻畫與世脫俗的生活,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八仙才能深入群眾并成為一種信仰。

      (二)孝、賢思想的傳播

      孝、賢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要義,至今根深蒂固于人們心中。太原道情的內(nèi)容多以家庭生活故事為主,旨在宣揚賢、孝這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孝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道德觀念的直接體現(xiàn)。《十女上壽》中的老母親大壽,十個女兒女婿前來拜壽,老母親想到死后后事無人打理,傷心欲絕。女兒女婿上前安慰,告知老母親其后事早已安排妥當,并爭先要與老母親一同居住,老母心喜。《十女上壽》的故事,從人性的角度體現(xiàn)了為人子女以孝為先,子女不僅要立身,而且要做到立身的基礎上要立德、立言、立功。

      “賢”是一種美好德行。但在《花亭記》中,卻講述了一段違背“賢”德的故事。高文舉考中狀元,宰相明知他已娶妻,卻強招其為婿,并把高文舉寫給原配妻子的信換為休妻之信,前妻忿忿不平上京尋夫說理,卻被心胸狹隘、仗勢欺人宰相之女秀英算計。

      上述太原道情的經(jīng)典劇目,以家庭生活瑣事為主,主要反映百姓的思想信仰和生活價值觀念。這些傳統(tǒng)曲目在當時極為歡迎,筆者認為原因有兩個:一是受到歷史因素的制約,下層老百姓公共娛樂文化比較缺乏,盲人說唱成為為數(shù)不多的娛樂形式之一。太原道情作為活躍在太原地區(qū)的曲藝類型,內(nèi)容貼近生活,語言形式豐富,曲調(diào)耳熟能詳,易于接受廣泛傳播;二是受到生活方面的制約,老百姓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機會少,文盲半文盲者居多,他們通過一遍遍的聽唱,不但可從中學到很多文史知識,而且也能在類似的情感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宿。太原道情所宣揚的孝、賢思想,對百姓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對其思想觀念的塑造和對家庭生活和諧的促進,都有重要影響。

      注釋:

      ①②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山西卷(下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1-1172頁.

      ③張曉潔:《永濟道情調(diào)查與研究》,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版,第27頁.

      ④[清]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第75頁.

      參考文獻:

      [1]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山西卷(下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社,1997.

      [2]張曉潔.永濟道情調(diào)查與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3][清]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5.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wǎng)站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
      道情 生活 調(diào)查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nèi)容...

      TOP

      More

      久久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男女一对一免费视频| 小小影视日本动漫观看免费 | 亚洲欧美综合视频| a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激情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29页|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绿帽子巨物夺娇妻09| 尾野真知子日韩专区在线| 免费高清小黄站在线观看| ass日本乱妇bbw|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色婷婷在线影院|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高| 激情图片小说区|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wwwxxxx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视频一区| 免费观看的毛片| 一级淫片免费看| 欧美特黄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男人女人做a视频|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