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談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中的美學價值

      音樂
      藝術評鑒
      2017年09月26日 13:35

      中國藝術歌曲曲選 書籍 商城 正版 文軒網價格

      蘇玲芬

      摘要: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顧名思義是以中國古詩詞為創作素材,在此基礎上進行譜曲整理而成的藝術歌曲。中華民族是最早出現詩歌的民族之一,其詩詞發展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各個時期都留下了為數眾多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一方面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

      關鍵詞:古詩詞 歌曲 中國 美學 價值

      中圖分類號:J6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6-0052-03

      中國藝術歌曲是在近代西方音樂的影響之下應運而生的,古詩詞藝術歌曲是其中的一種,它是中國古典文學中詩化美與音樂完美結合的藝術形式。藝術作品演唱在韻味、咬字、行腔、情感、表演等方面有其獨特的文化底蘊,這些特點也造就了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與其它歌曲美學價值的不同。

      一、古詩詞歌曲的美學特征

      音樂分器樂、聲樂兩體,器樂為用樂器演奏之樂,或獨奏,或合奏;而聲樂即人聲演唱之歌曲。我國古代歌曲主要是歌詩樂府與詞曲,故又是我國古代文學與戲曲的組成部分。

      (一)從藝術起源看古詩詞在歌曲中的美學特征

      從藝術起源講,詩、歌本為一體,或者說詩歌與樂舞本為一體。《尚書?堯典》所謂“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所謂“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悅)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也;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皆為古人對此之闡發。

      《詩經》本為周代宮廷樂舞,故三百篇皆可弦歌,《楚辭》亦楚國貴族歌舞。漢代樂府詩被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稱作歌詩,即當時的宮廷樂舞體。其實此燕樂僅是宮廷的器樂樂舞,即使遺留在初唐的清商樂如《明君》等曲,也是“有聲無辭”,這種宮廷器樂樂舞的聲樂化形成了一種新的歌曲形式——曲子。宋人謂之“今曲子”或“近曲子”,對其歌辭謂之“曲子辭”“近代曲辭”。其中“倚聲填詞”即依樂作詞成為這種曲子的主要體式,因其“以拍(樂拍)為句(文句)”,故打破了六朝樂府的以字(言)為單位的五、七言體,雜言體,而形成了以句為單位的“曲有定調、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的長短句體。這種新的歌曲即是詞曲,詞與曲是“同源而異流”,共源于曲子,詞曲一體其樂沿用燕樂之二十八宮調體系,其語言則是唐以來的京洛(西安、洛陽)官語與平上去入四聲。詞曲在唐宋最初稱曲子,后稱為詞,其體除有大曲或大曲的歌頭、曲破等片段外,又形成了單曲的令、近、慢。宋以來又衍為纏令、唱賺、諸宮調、戲文等曲體。曲體于元始盛,元明清南北曲成為歌曲之主流。

      (二)從詩人創作角度看古詩詞在歌曲中的美學特征

      詩被傳唱對于詩人創作會產生直接而重大的反饋作用,當然,如果歌詩能傳唱禁中,“貨賣帝王家”,那更是無上的殊榮。傳說李白讓高力士脫靴,楊國忠磨墨,當場寫就《清平調》三首來歌頌楊妃之美貌,便是這種風尚的明證了。《唐音癸簽》云:“唐人詩譜入樂者,初、盛王維為多,中、晚李益、白居易為多。”王維本人多才多藝,有一次看到一幅沒有題識的奏樂圖,便馬上辨識出這是《霓裳羽衣曲》第三疊的初拍,據說還曾扮作伶人為太平公主表演過琵琶獨奏《郁輪袍》。所以他年僅二十一歲便擔任大樂丞的職務,與他出眾的音樂才華是分不開的。王維的歌詩也曾引起唐代宗的注意,于是讓其弟王縉“裒數百十篇上之”,并親自批示“卿之伯氏,天下文宗。位歷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長揖楚詞。調六氣于終篇,正五音于逸韻,泉飛藻思,云散襟情。詩家者流,時論歸美,誦于人口,久郁文房,歌以國風,宜登樂府。”這樣的殊榮, 豈是常人所得?

      王維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最負盛名的歌詩,現仍收入中學語文課本,可謂家喻戶曉。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于是又稱《陽關三疊》了。此歌在唐代流傳很廣,當時就有“不堪昨夜先垂淚,‘西去陽關第一聲”“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里唱《陽關》”等描寫其傳唱盛況。當時的統治者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都十分重視音樂,喜愛音樂,因而出現了一個我國古代歷史上詩歌和音樂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使詩歌和音樂的創作都達到了極為難得的藝術高峰。當我們瀏覽唐代浩如煙海的詩歌作品之時,猶如走進繁花似錦的百花園林之中,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那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反映了唐代人民深邃的思想感情,多彩的生活以及瑰麗的山河景色。同時從眾多的詩篇中,可以窺見唐代高度發達的音樂文化和多彩多姿、豐富的音樂生活風貌。

      詩歌是與音樂關系最為密切的文學品種,音樂語言與詩歌語言有很多共通之處,都十分講究節奏、韻律、音調等。一些音樂家往往也是詩人,而唐代不少的詩人也是精通音律的音樂家。

      總之,在浩瀚的唐詩中,有關音樂描寫的詩篇真是數不勝數。雖然我們不能親睹盛唐時期那繁花似錦、太平盛世時音樂、詩歌黃金時代的景象,也聽不到當時歌舞升平、管弦笙歌的美妙動人音響,但這些精妙絕倫的詩篇,卻給我們展現出一幅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唐代高度發達的音樂生活風貌的畫卷。

      二、以詞為詩:詩化意蘊的審美特征

      在我國先秦時代,人們己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審美經驗,并依據這些經驗對“壯美”和“優美”作出比較確切的分類。中華美學的審美歷史演變表明,先秦至中唐,人們所崇尚、所追求的主要是壯美;中唐以后,人們的審美崇尚逐漸趨向于優美。屈原的《離騷》、秦陵的兵馬俑、漢代的石刻以及文學上的建安風骨、魏晉風度、盛唐氣象,所追求的大抵是一種不囿于有限時空的“大美”。

      (一)詩詞創作的審美觀

      中唐以后,人們的審美追求逐漸轉向有限的時空和自身的心靈。司空圖的“韻味”說、嚴羽的“興趣”說、王士禎的“神韻”說,所追求的就是一種囿于有限時空的優美靈境。這種審美流變,使文學創造的審美趣味也帶上相應的色彩,那就是中唐以前在壯美氛圍中,為文極重“氣”,提倡“文以氣為主”;中唐以后,審美觀照傾向于“優美”,因而創作內蘊特別看重“韻”,倡導“文以韻為主”。endprint

      中唐時期古詩詞歌曲,則是“氣韻”并重,常以“氣韻生動”作為品評藝術作品的準則。它的美質或審美特征也隨著由“氣韻生動”向“以韻為主”之審美趣味的變更而呈流動取向,所以,籠統地將詞體審美特質歸納為“香艷”“香而軟”“綺靡”之類是極為片面的,應該依據它所代表的不同審美取向及時代精神去尋找它的美質或審美特征。

      (二)詩詞創作的審美取向

      從審美觀念流變的歷程看,中唐正處于由“氣”向“韻”的轉變階段。南宋陸游對這種現象看得很清楚,他說:“唐自大中后,詩家曰趣淺薄。其間杰出者,亦不復有前輩閎妙渾厚之作,久而自厭,然梏于俗尚,不能拔出。……故歷唐季五代,詩愈卑,而倚聲者輒簡古可愛。蓋天寶以后,詩人常恨文不迨,大中以后,詩衰而倚聲作。使諸人以其所長,格力施于所短,則后世孰得而議?”他這里的所謂“長”,乃詩人心境意緒的內視之韻,而所謂“短”,則是意氣沉雄的詩歌形式。看來,中唐詩人已經很難用前人創造的體式完備的詩歌形式來表達自己細膩幽咽的心境心態了,于是以曲拍填詞便成為中唐文人抒寫郁情衷腸的一種普遍審美取向。

      以曲拍填詞,是為了詩樂相配,大約始于劉禹錫。他在《憶江南》二首自注中首先提出:“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可見,中唐文人詞事實上乃“唐人之詩”,在美學品位及功能取向上的首要特征是以“娛己”為旨,喟嘆身世,就自我人生際遇和種種現實感受而發的風人之旨。《暗香·舊時月色》是宋代姜夔作詞作曲的一首經典聲樂作品,作品無句非梅,同時又借梅喻人。起句寫舊時豪情,以月色、梅花勾連過去和現在,喚起與玉人月下摘梅的回憶;隨即以“而今”轉到當前,“長記”二字追憶賞梅雅事;末句又回到當下,惋惜片片落梅,暗含故人不知何日重逢之意。全詞不斷在過去和現在之間往復搖曳,結構空靈精致,意境清虛騷雅,走進笛里梅花,走進姜夔的清剛幽冷之境。

      在這些個性化的抒情當中飽含著詩人切入社會和人生的群體意識傾向、強烈深厚個人情感的詩性抒發和對社會和人生感受的普遍經驗的凝聚,方能產出生動、感人的作品。

      三、古詩詞歌曲的審美價值

      人,在中華古典美學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審美的中心是人,是倫理,而不是物,不是物理。中國藝術的審美創造總是與人格美聯系在一起的,既是身與物化,又是物以情觀;既要“隨物以宛轉”,又要“與心而徘徊”(陸機,《文論》)。流貫著充盈飽滿的生命活力,人格成為中華美學中的最髙觀念。因而,人的覺醒亦即對生命個體的價值評判不斷深化的演進過程中,中華美學亦隨之而具有一種流觀意識。中國的藝術是以人格為對象的藝術,它的許多門類在審美特征的顯現上也具有一種流動變化的屬性。唐詩中,隨口吟來,即成永恒,說不出的美妙,這樣的詩歌,背后的深厚底蘊正是中國文化的人性精神。一個永恒的情思,一個是剎那的感動,又新鮮又古老,又簡單又厚實。永遠的風花雪夜,背后是永遠的人性世界。“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言簡意濃地道出大自然的真趣、精髓,也裸露跳動著詩人的生命脈搏,配之以大作曲家黎英海的音樂,聽來如飲醇醪,不覺自醉。

      詩歌的本質特點是先鋒性和時代性,它反映的是社會和民眾的真實生活,是時代最鮮活、最強烈的聲音,這也是它的社會意義。古詩詞歌曲大部分是屬于中國古代的文人音樂,特別是唐宋時期,以及之后的古詩詞歌曲。精詞妙句、詠史嘆世,寄情山林,感悟生命;曲調婉轉迂回,韻味悠遠,表達出憂而不傷,哀而不怨的曠達人文品質與美學價值。葉嘉瑩先生說:詩就是人心的蘇醒,是離我們心靈本身最近的事情。是從平庸、浮華與困頓中,醒過來見到自己的真身。詩詞藝術歌曲正是具備著喚醒內心沉睡的美,召喚更柔軟輕盈的靈魂的最佳介質。

      參考文獻:

      [1]劉茵瀟.中國古詩詞合唱排練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6年.

      [2]鄧珺芳.中國古詩詞歌曲的語言特點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3]高亞楠.中國古詩詞歌曲演唱分析[D].開封:河南大學,2016年.

      [4]李曼霞.中國古詩詞歌曲的演唱實踐與流變初探[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2014年.

      [5]李欣.中國古詩詞歌曲現代民族聲樂教學探微[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endprint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歌詩 生活 文章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 国产自国产自愉自愉免费24区| jizz国产精品网站|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日本www在线|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 万古战神txt下载|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av|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全彩本子acg里番本子| 欧美野外疯狂做受xxxx高潮|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欧美综合一区| 麻花传MD034苏蜜清歌|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免费看污视频的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欧美三级在线看| 亚洲日本黄色片|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久久久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小蝌蚪app在线观看| a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爽的冒白浆的视频高清| 色丁香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羞羞答答xxdd影院欧美|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