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旁又傳來汽笛聲和水手的笑語,永遠在內心的最深處聽見水手說:“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問為什么......”
鄭智化水手專輯封面
每當我受挫折的時候,耳邊耳邊就會縈繞《水手》的主旋律,這首歌無疑是鄭智化的經典之作。他喜歡泡澡,這首歌便是在泡澡時候來的靈感,泡著泡著就來了靈感,泡澡的時候想象自己在坐船,然后看到沒有波浪的海他覺得很可怕,感覺它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力量。之后他想象自己在船上看到很多的水手,水手的頑強生命力讓他很感動。他在浴缸里一邊泡澡,一邊把腦海中的這些畫面串聯起來,于是就寫成了《水手》這首歌。
鄭智化演唱會
《水手》的社會性、群體性和人文性都十分濃重,而鄭智化身殘志堅的形象,也借著這首歌為人熟知并喜愛。《水手》是一首流傳度很廣的勵志歌曲,它激勵了許多在事業和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的人,給了他們失落之后奮起抗爭的力量,可以說這首歌曲從精神層面上影響了一代人。
鄭智化小時候
鄭智化兩歲時患有小兒麻痹造成了日后的腿疾,但身體的病痛并沒有影響小鄭智化的頑皮。在《歌聲傳奇》中鄭智化表示,小時候他最拿手的三件事就是“追女孩、‘做生意’(小買賣)和打架”,并稱這三件事為日后他寫歌提供了大量素材,《麻花辮子》就是寫給他的最愛;《別哭我最愛的人》是他寫給自己的初戀;而《水手》更是和他小時候打架的經歷分不開。而且鄭智化從小就喜歡畫畫,立志要當個畫家,但最后還是注重于音樂事業。
鄭智化年輕時候
鄭智化這個名字,代表了人文的意志、清醒的自我與透徹的真情。而對于許多在20世紀90年代初經歷少年時期的人而言,鄭智化是他們青春歲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鄭智化年少世界觀形成與情感初萌時期的一個文化符號——他的作品中的叛逆、傷感、灰色、自我以及抗爭,都是少年人心事的寄托與情緒的出口。或許如作家卡夫卡一樣,鄭智化始終跟社會與制度保持著批判關系,而社會與制度對人的壓抑和扭曲,使他苦悶但又堅挺。而在繁復的人文主題之外,鄭智化還難能可貴地保持著情感的投救,也正因此,鄭智化真的是兼具了冷冽的疏離與暖人的光芒。
鄭智化歌曲文件夾
鄭智化,一個用靈魂發聲的歌者,作為一個歌手,鄭智化和他的歌曲,帶給別人的,卻不僅僅是旋律和文字的簡單堆積。他的歌,帶來的是一種心靈的震撼,一種靈魂的升華,更多的,是對生命和現實的一種反思;是一種聽得見生命、故事、畫面的聲音。
《水手》是一首令人心潮澎湃的一首歌,鄭智化是一個令人尊敬的歌手,他的歌和他的人一樣,那勵志不息的精神,永遠深深地扎在我們心里!
永遠在內心的最深處聽見水手說“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問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