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演奏中怯臺心理的分析與調控
廖心童
摘要:當今社會人們物質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們對藝術的審美要求也愈來愈高。鋼琴演奏是一門復雜的表演藝術,一直以來都備受社會各層人士的青睞。然而要達到好的鋼琴演奏效果,必然需要鋼琴演奏者能熟練的運用各項演奏技巧和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其中演奏者的心理狀態是影響鋼琴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主要圍繞鋼琴演奏者心理素質產生的原因和如何保持最佳狀態來演奏展開研究分析。
關鍵詞:鋼琴 演奏心理 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4-0058-03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個鋼琴演奏者都希望自己在舞臺上能展現出自己最好的狀態,才能讓觀眾真正感受到鋼琴帶來的不一樣的精神享受。但鋼琴的舞臺演奏效果與演奏者自身的心理狀態、專業技巧和修養等方面都有著必然聯系,要保證演奏效果達到最佳,不僅僅要反復練習專業技巧,也要學會如何有效的調控自己的心理狀態,在良好的狀態下才能使演奏者更好地將情感融入到演奏作品中去,才能讓觀眾真正感受鋼琴演奏的藝術魅力。
一、鋼琴演奏過程中心理因素產生的原因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們進行各種活動都需要心理來進行支配和調節,鋼琴演奏也是如此,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自身心理素質因素
每個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每個人在進行鋼琴演奏時所表現出的心理狀態也有一定差異。每個鋼琴演奏者對自身的要求有所不同,有的人追求完美,越在正式的場合對自己的要求越高,一般情況下心理的緊張情緒也會增強,若對心理的緊張情緒控制不到位,鋼琴演奏者的真實水平就不一定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效果也很難達到最佳;而有的演奏者能合理的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無論在什么場合,都始終保持平靜,在這種狀態下演奏水平反而可能能得到超常發揮。在演奏現場演奏者因自身原因突然中斷演奏,大多都是因為緊張情緒未能得到合理調控,才導致演奏最后達不到理想效果。
(二)鋼琴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鋼琴演奏者要熟練的掌握演奏技巧,若演奏者的專業技能技巧不嫻熟,就容易導致產生不自信的心理,演奏者的心理狀態有時會通過肢體表現出來,如肢體僵硬狀態。演奏者時常會在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彈出理想中的音色,然而心理的緊張情緒隨著演奏的進行愈加強烈,在彈奏過程中甚至出現忘譜的情況,從而使演奏的實際效果與理想效果存在一些差距,讓演奏者難以保持一個平靜的心理進行后續的演奏。因此,演奏者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就應該注重演奏技巧的掌握,并且要用心去體會音樂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情感,這些都是讓演奏者樹立信心的重要因素,心理壓力也會因此得到緩解,從而更好地完成鋼琴演奏。此外,鋼琴演奏者每次演奏都需要經過一定的前期準備,包括專業技能和心理狀態,前者需要時間的積淀,后者則受多個因素的影響,其中演奏經營就是影響演奏者心里狀態的重要因素。要保證演奏的成功,其實不僅僅只考慮自身因素,還有現場突發的客觀因素也是影響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突發情況的出現時常會打亂演奏者的思路,嚴重時會直接導致鋼琴演奏失誤,所以鋼琴演奏者要確保演奏達到理想效果,不僅僅要從自身因素去考慮,也要通過平時參加的一些小規模或非正式的鋼琴演奏活動來不斷積累演奏經驗,從而培養自己臨危不亂的處事心態和能力,即使在演奏過程中出現突然情況,也能快速的調控自己的心理情緒,確保演奏的成功。
二、心理因素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的重要性
(一)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影響著鋼琴演奏的效果
鋼琴演奏者要演奏出動聽的音樂,必須要使心、手、音三方面相互配合,協調統一。而要實現心與手以及音三方面的協同一致,演奏者必須要具備嫻熟精準的演奏技巧、能較好的掌握音準的能力以及對音樂本身意蘊的領悟能力,再通過手指將內心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進行完美表達,從而與觀眾產生共鳴。若演奏者對自我的心理狀態不能調控自如,演奏者則很難深刻的理解到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演奏出的作品也就失去了靈魂。因此,心理因素對鋼琴演奏效果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二)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影響其創新意識的激發
鋼琴演奏之所以會深受人們的追捧,主要是因為演奏者們的不斷創新帶給了人們不一樣的視聽享受,真正的藝術不是完全復制他們的優秀,而是在不斷地演奏過程中積累技巧和經驗,然后在對作品進行二度創作,才能讓人們眼前一亮。演奏者要對自己的作品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有一個端正的心態來審視自己的作品,并時常自我總結,若有不足就應該督促自己去改善、創新,才能將音樂作品的精髓展現在大眾面前,也才更會更有新意。因此,良好的心理狀態能更好地激發出演奏者的創新意識。
(三)演奏者心理因素影響其鋼琴演奏技巧的發揮
一部成功的音樂作品,需要熟練的演奏技巧作為重要支撐,鋼琴演奏也不例外。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都希望在每場演奏中表現出最佳狀態,然而這卻與演奏者的心理狀態有著直接聯系。若演奏者內心出現浮躁、不安、過度緊張等情緒,即使演奏者能嫻熟的使用各種演奏技巧,也很難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也因此很難保證演奏效果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三、不同場合下演奏者進行鋼琴演奏時的心理分析
(一)琴房
琴房是練習彈奏鋼琴的主要場所,琴房大多是獨立封閉的,在安靜的環境下學者能更專心的練習,注意力不容易被分散。但畢竟學者最后表演時不是在琴房,而是在有眾多觀眾的舞臺上,由一個的環境變成了多個人的演奏環境,演奏者的心理就容易產生怯場和緊張等心理。所以學者在琴房練習時要訓練自己應對現場的能力,即使是在一個人的琴房,也可以通過想象模擬現場演奏,或者在練習時多邀請朋友來觀摩,漸漸地適應在人多的地方演奏,最后才能更快的適應舞臺環境和現場演奏環境,才有利于演奏者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二)公開演奏場所
相信每一位鋼琴演奏者在進行公開演奏時都會有一些緊張心理,因此要將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只有嫻熟的演奏技巧支撐是完全不夠的。良好的心理素質也直接影響著最后的演奏效果。在公開演奏場合演奏者會面臨不同的環境和對象,若面對有一定音樂素養的觀眾演奏,演奏者難免會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不希望在演奏中出現瑕疵,也正是因為如此,有的性格外向的演奏者在這樣的環境下可能會激發他的演奏欲望,能使其快速的全身心投入到演奏中去。而對于一些性格內斂的演奏者來說,或許在演奏時會十分謹慎小心,緊張心理就會顯得十分明顯,反而會讓表演不自然不流暢,演奏效果也就很難達到理想程度。
四、心理狀態調整到最佳狀態的具體方法
對于每一位鋼琴演奏者來說,舞臺上的每一次演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也都希望自己能展現出最佳狀態,但心理狀態的調控并不容易,要保證演奏的效果,演奏者就需學會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需對音樂作品的內涵要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
演奏者在聆聽一部音樂作品時,不能僅從表面上去感受,對音樂創作人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創作者的生平和創作風格等都需要有所了解。掌握越多與音樂作品有關的內容,才會有利于演奏者能更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有助于演奏者將作品蘊含的情感通過演奏表達出來。所以,對音樂作品有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是保證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增強信心
對于一位鋼琴演奏者來說自信是保證演奏效果的重要條件,“當我走上舞臺,我便是國王”這是阿圖爾·魯兵斯坦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充分展現出了一種自信,也鼓舞了不少人學會了自信。鋼琴演奏者的自信不僅僅是對自我作品和能力的肯定,也是在向觀眾詮釋一種積極的能量。樹立了自信和堅定的信念,能幫助演奏者緩解心理的緊張情緒,促使演奏者能快速找回最佳狀態,表演也就顯得越來越自然,演奏水平也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重視自我調整的訓練
自我調整訓練包括兩個部分:首先是放松訓練,既要訓練身體肌肉的放松,同樣需也要訓練呼吸的放松。演奏者在演奏時難免會出現激動緊張,要快速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可有意識的進行深呼吸,緊張情緒便會得到一定緩解,心態平復下來后身體肌肉的狀態也會隨之變得自然;其次是一心多用的訓練,演奏者演奏的環境和對象時常會發生變化,注意力容易因外界因素的變化而被分散,所以在平時訓練過程中需要故意在演奏時思考一些與鋼琴演奏無關的事,在這一過程中找到快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在真正演奏時也不會因為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而變得驚慌失措。
(四)學會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一個很好的自我調整的方法,心理暗示的方法有多種,如用語言暗示,可以告訴自己自己的作品很優秀,自己的演奏能力很強,我不緊張不害怕,我的舞臺我做主等,都能對自己的心理加以影響。這對鋼琴演奏者建立信心有著很大幫助,從而讓演奏者激動、緊張、怯場的心情得到平復,演奏出的效果也才會更讓人滿意。
(五)演奏前的背譜準備
要確保演奏的成功,就需要充分的前期準備,這其中就包括了讓演奏者頭疼的背譜工作。在平時訓練時不少演奏者并不重視背譜的重要性,對樂譜逐漸產生了依賴性,到最后也很難記住樂譜。要記住樂譜是要講求方法的,而不是一味盲目的死記硬背。趙曉生先生就把背譜分為了五種:譜行記憶、分析記憶、位置記憶、音響記憶和動作記憶,五種方法并不是獨立的部分,而是相輔相成,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網狀,才能讓演奏者將樂譜化繁為簡和快速的記憶住樂譜。這對演奏者建立信心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演奏出的音樂作品才更自然、流暢和動聽。
五、結語
大眾對音樂藝術追求的步伐從未停止,鋼琴演奏一直以來都深受人們的喜愛,而影響鋼琴演奏效果的因素不僅僅與演奏者自身的專業能力有關,與其心理素質也有著直接的聯系。演奏者在不同場合和面對不同對象時心理狀態都會有所變化,緊張、怯場和激動等情緒在所難免,但要保證演奏效果達到最佳,演奏者必須學會調控自己的心理狀態,才能充分發揮出演奏者的真實水平,也才能讓觀眾感受到鋼琴演奏真正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馬燕.認識并學習在鋼琴演奏中的心理操作技能[D].西安:西安音樂學院,2009年.
[2]韓佳.探析鋼琴演奏前的心理準備與演奏中的心理調控[J].河套學院學報,2016,(03).
[3]黃卓.論鋼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與狀態調控[J].長沙大學學報,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