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幽蘭雅韻話昆舞

      音樂
      藝術評論
      2017年09月01日 19:25

      昆舞幽蘭雅萃

      馮雙白 馬家欽等

      第二屆中國昆舞國際研討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昆舞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屆研討會上,來自文化部、全國舞蹈家協會和江蘇省文化廳、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舞蹈學院、蘇州大學、韓國禪 ·舞研究的創始人等專家學者和學術代表聚集一堂。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昆舞研創團隊向大會送上了豐厚的成果匯報,既有現場的教學基訓匯報,又有專場的教學舞蹈展演,還有《昆韻流芳》論文集、《昆舞生發與本體構建》科研專題報告和《中國昆舞語言構架單元素訓練教材》(第一冊)、《中國昆舞單元素少兒訓練教材》等文獻資料。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高云、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邱麗華出席大會開幕式并先后致辭,南京藝術學院劉偉冬院長主持了學術研討會。

      劉偉冬(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藝術應該起到一種文化引領的作用,不能淪落為簡單的娛樂工具,使其過度的媚俗化和庸俗化,在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方面應該有所作為。各位專家對馬家欽老師所創立的昆舞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并提出昆舞今后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即如何進一步完善和純化昆舞的語匯以及教學體系,如何處理好昆曲和昆舞之間的關系,如何擴大中國昆舞的海外影響等即將面臨的課題。與會專家對馬家欽所帶領的昆舞原創團隊表示贊許,并相信以馬老師的熱情和執著,再加上她的智慧和經驗,一定能夠使昆舞成為中國最經典、世界有影響的舞種。

      一、昆舞研創工作的新進展

      昆舞來源于歷史悠久的昆曲藝術,昆舞教學已成為南京藝術學院自主創新的特色專業品牌,是江蘇“非遺”保護、文化創新的重要成果之一。自2009年底首屆中國昆舞國際研討會召開以來,昆舞研創工作及專業人才培養取得長足的進步與發展,馬家欽教授及其研創團隊沿著科研、教學、創作、展演四結合的創新之路,不斷開拓前進,已逐漸自成體系。昆舞于第 18屆世界美學大會后被確認為中國古典舞第四大流派。

      馮雙白(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馬家欽在中國古典舞這條路上,峰回路轉,另辟蹊徑,做了這么一個昆舞。從蘇州歌舞團開始,我們每次都來參加研討,每次都有一個大的進展,可以說是跟著馬老師和她的學生一起成長。今天看到的展演展示及成果資料,作為昆舞來說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從昆曲表演中提煉出一些風格化的動作,到今天把風格化的動作向教學訓練的實質上延伸,而且一直強調這個訓練與舞臺呈現相結合,這是很不容易的。正如金浩所提到的,“向核心理念碰觸核心 ”。其次,昆舞訓練上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東西,蘊含深刻思想。它不是簡單的一兩個動作,在從表演風格進入到功能訓練的時候注意到了結構,比如說:前、旁、后退及壓腿、控制,這樣的一個組合在結構上所有身體線條拉伸的設計,在語言上可能規定舞臺上能夠呈現的狀態,所有訓練當中強調“移動”的核心概念,包含了在舞臺上呈現舞蹈語言獨有的特色。

      羅斌(中國舞蹈家協會秘書長):我們需要從昆舞的創造性、風格特色、審美運動方式、目的性和關鍵性等方面來研究昆舞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意義。昆舞這個理論系統除了教學本身以外,還要有關于其哲學的、美學的和藝術學的闡釋系統。南京藝術學院現任教師陳思穎在資華筠老師的指導下,專門做了關于昆舞的博士論文,她在關于昆舞的創造性方面注重對昆舞“發生”的思考,結合了文化學的傳統,整合了多種文化門類的表現形態,對昆舞本體的核心內容,做出了關于歷史、邏輯、古往今來的一個基礎性建設。

      二、昆舞教學訓練的新突破

      自2008年南藝舞蹈學院開設昆舞本科專業以來,始終堅持以教學為本,不斷加強師資隊伍、課程與教材、實驗基地等基礎性工程建設,現已成為南藝自主創新特色專業教學品牌。但如何在昆舞風格語言提煉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與舞臺實踐中根本解決昆舞功能訓練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圍繞這一話題,代表們展開了熱議。

      于平(文化部科技司司長):昆舞提煉于昆曲,形成了一套教學體系。在教學訓練上無非考慮這個訓練到底是功能性的還是風格性的。北京舞蹈學院搞古典舞強調兩張皮合為一張皮,實際就是功能訓練和風格訓練的統一。其實身韻也好,昆韻也好,我在乎的是它的語言體系有沒有效。我原來期待的是昆舞救昆曲,馬家欽非常職業,站在舞蹈這個角度,非要把它建立成為一個獨特的語言體系,最后也出了一部舞劇,叫《虞美人》,把昆舞融到舞劇里面,我覺得很好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腳步的練習,抬腳緩慢的踩下去,很像朝鮮族舞蹈腳步的感覺。

      李允子(禪 ·舞創始人、韓國釜山大學教授):此次應邀到南京觀賞了昆舞創新的四位一體教學方法,我提出以下幾點看法:第一, 21世紀我們整個地球村是個大交流大融合的文化背景,昆舞從生發到今天的呈現,是非常完美的。第二,現階段這個教育系統對學生能力及藝術表現性的培養是有效的。馬家欽教授昆舞的教育理論與自己所創的禪舞在思想上很融合,相信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昆舞即將成為中國古典舞的核心元素,對其他的舞蹈參禪即舞蹈文化性、思想性產生積極的影響。第三點,昆舞的思想以意念為主帥,這個意念對學生來說是藝術之門,而后會有一個更好的切合點與進行自我教育的轉換過程。

      金浩(北京舞蹈學院研究生部黨總支書記兼副主任):看到昆舞及其訓練,尤其是功能性的訓練部分,我感到非常興奮。可以說某種程度上昆舞已經走在古典舞學科的前頭。昆舞訓練體系的嘗試是對古典舞訓練體系的有力補充,她擺脫了芭蕾訓練的某種框架式的痕跡,尋找一種塊狀結構,有坐部、立部、行部等七大部,后面的跳轉翻又組成了技巧部分,條塊非常清晰。昆舞的訓練和昆舞的意象還是契合的,符合昆舞的審美。對演員最開始的訓練就是“提起來踩下去”,這種線條上的拉長感是很職業化的。

      章新民(北京舞蹈學院教授):中國古典舞有很多派別,身韻開始是從戲劇、武術里剝離出來,之后引進了芭蕾的訓練體系。漢唐樂舞是從史料、典籍、漢畫像石里挖掘而來,敦煌樂舞則是從壁畫里整理出來的,這體現舞蹈文化的多元性,是歷史形成的。昆舞從昆曲中提煉而來,形成了中國古典舞又一個支脈,并形成了風格性加功能性教學訓練上的特色。其中最有創造性的體現在“頭 ”部,馬家欽關注到了“頭頸”的方位,像中國古代人(平著八個方向,仰著八個方向)。中國人講究不是任何時候都含胸,什么時候含,什么時候腆,什么時候側,有規定。把八個方位用到動作中,很能表達含蓄、收斂。作為功能訓練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科學,我們推崇芭蕾,但芭蕾很不科學,腳尖、腳趾都練壞了,身體骨骼會煉出很多病來,我們招收的學員都是青少年,想讓他們成為專職舞蹈演員,需要堅持生理的科學性加上訓練的科學性,昆舞的風格加功能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袁禾(北京舞蹈學院教授):昆舞成了中國古典舞第四大流派,我們搞研究又有了一個新的試點。任何一個舞種或流派的確立從學術角度有兩個重要標志,一個是運動模式,一個是審美。昆舞正在努力去建立一種運動模式,她把頭、上肢、下肢進行一種方位上的劃分以及功能性的訓練,比如前傍、后傾的訓練,一般就是腿和身體成九十度的壓腿方式,而昆舞的新方式形成了腿和身體除了直角以外的銳角、平角、鈍角等,出現多種的形式,可以完全讓身體活起來,為中國傳統舞蹈所追求的突如游龍這樣一種表現有了充分的身體上的準備。這樣完全突破了過去的訓練方式,而且強調文化表現,它的文化追求的獨特性、深刻性已初見成果了。

      梁國成(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昆舞在訓練中提出了比較有開拓性的舞蹈訓練的身體語言,注意到意念訓練、空間訓練、整個身體語言的訓練,這幾點已經跟現在國際上的舞蹈身體語言的解放結合了起來,這個基礎是非常好的。怎么樣用昆劇里面的精髓再加上有現代科學的思維,把它做成一個有系統的訓練,這個思考很有意義。

      三、昆舞傳承昆曲文化的新探索

      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現已成為中國古典舞第四大流派,四位一體教學模式取得豐碩成果,昆舞教學比較好地處理和解決了文化藝術傳承與創新的三個辯證關系。第一,經典與原創的關系。昆曲是中華藝術之瑰寶,它輝煌的歷史曾經讓人為之驕傲,但是新的時代又確實讓人感到一種失落,怎樣從昆曲藝術拓展創新為昆的舞,馬教授從昆曲的優質基因入手,以意念引領,提純昆曲中溫柔委婉的做派美、細膩圓潤的唱腔美和以字行腔、腔跟字走的節奏美,概括提煉了昆舞教學中形態特征、韻律特征和風格特征的 21字訣,背掌推拉 27點手位,把戲曲中的舞蹈拓展創新,提煉出以舞蹈為本體藝術的運動規律,進入到教學和科研的層面,使這套昆舞的訓練體系有了學術的意義和價值。第二,比較好地解決了教學與創作的關系。昆舞教學堅持研究、教學、創作和演出四位一體,全方位推進,抓住昆曲藝術的獨特性升華成昆舞的獨特性,把昆曲中喜怒哀樂的感情變化的音調、聲腔轉化成肢體語言的昆韻舞律,使昆舞又有了它的文化價值。第三,昆舞與當代審美的關系。昆舞力圖用現代人的思維調動多種技術手段,如多媒體技術、服裝設計等,盡可能地解讀和展示中國古典舞的精神及精髓,同時努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大膽求索,力求使教學劇目有時代的光彩和人文思想的高度,有對優秀傳統的關懷,有對先輩藝術的敬意,取得了民族文化傳承的階段性成果,對豐富繁榮中國古典舞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把點大晚會的概念,讓它更樸實一點,服裝設計更典雅一點。

      黃素嘉(原江蘇省舞協主席、著名舞蹈編導):昆舞是藝術百花園里的奇葩,看了專場展演,從七八歲的小孩、青少年學生到老年人的表演,都很感人,有吸引力,這就是它的藝術魅力。中國昆舞有幾個特征和它的內涵:第一,高雅別致。譬如昨天晚上展演的幾個作品,《幽蘭雅韻出少年》、《月兒高》、《夢江南》、《昆扇》都體現了高雅別致。第二,含蓄秀麗。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品質及文化內涵。中國昆舞在這方面尤為突出,如《虞美人》中的雙人舞,沒有追求過多的技巧,重在運用昆舞的語言和她的表演形式,在內在特質含蓄秀麗上下功夫,一招一式,左顧右盼、前驅后移,欲上先下,含情脈脈,柔情如水,創造了含蓄秀麗之美。第三,聲情并茂。昆舞不僅從昆曲中提取了舞蹈元素,而且吸取了昆曲中的音樂,運用了唱腔的部分,使昆舞的韻味內涵更突出、更獨特,舞蹈與音樂水乳交融,達到了聲情并茂。

      周秦(蘇州大學教授、中國昆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對于舞蹈來詮釋昆曲的精神,馬家欽對昆曲的理解很準確,但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完全理解,要讓學生們聽一聽昆曲,學著演唱并打個分,還要寫寫文章談談對昆曲的感受和理解。昆舞有精神,有特征,希望它更多的向昆曲靠攏,不要漸行漸遠,而要永遠保持它姓什么,本質不要變。

      顧小英(北京文聯副主席):江蘇昆山是昆曲發祥地,正是江蘇的靈秀產生昆曲乃至于現在延伸出來昆舞,這是一種文化的回歸、文化的追求,也是對民族文化之根的堅守。一個新生事物在發展探索中成長,一直到她的成熟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應弘揚昆舞,打出我們中國文化品牌,特別是昆曲,是被“世界申遺”批準最早的藝術品種,她的古老厚重、她的藝術成就需要在不斷傳承中發揚光大。中華文化是豐富多彩的,而且是多元的,昆舞體現了很強烈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一種完美靈秀的展現。

      四、昆舞研創發展的新思路

      江東(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所副所長):

      此次研討會是一個國際性研討會,為我們帶來了國際視野,昆舞的出現以及它的實踐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思考。突出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所謂國際視野問題,二是關于中國舞蹈建設的策略問題。昆舞問世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讓我們能夠提高中國舞蹈在國際范疇的辨識度,獨特別致是昆舞很重要的一點,希望昆舞將來發展還應當立足于自我,有朝一日成為可以成為國際認識中國舞蹈的舞種形式。我們的舞蹈很強調學科和創作,同時還應強調一種文化的建設,如臺灣的劉風雪老師建唐樂舞絕對走的不是我們這樣一條路,又如韓國的情況,韓國舞蹈方式是非常民主的、草根化,完全靠自己的建設。我們也許可以跳出一些束縛很久的觀念,不要僅僅以教學和舞臺呈現這兩種方式發展。昆舞凡有昆曲出現時,我們就特別喜歡,感覺它有一種文化的內涵,是一種文化的結晶。我們是否能利用昆文化本身的東西來建構,更深入地從舞蹈文化本身的建設來研究,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林立平(中國舞蹈家協會研究部主任):昆舞是中國古典舞中又一個“一枝獨秀”,因它有東方的審美特質,清麗典雅、精致唯美。如何既保持其獨創性,又能與其他文化相融合,更好地走出去發展值得思考。昆舞到了韓國已經受到非常熱烈的歡迎,能否擴大到東南亞,甚至到歐美去跟市場相融合。在音樂方面,中國音樂用大提琴演奏梁祝,融進莫扎特的元素,走向歐美市場便是先例。如果在純粹的中國元素里融入一點莫扎特的小夜曲或者一些鋼琴曲,讓音樂與昆舞的元素找到一個切合點,也許走出國門大有希望。

      顧聆森(著名昆曲評論家):昆舞姓昆,就要看它究竟有多少昆味兒在里面。昆舞研討會,理論和實踐結合非常必要,應架構昆舞的理論基礎。其次,從昆曲里抽出表演形式、唱腔程式、編劇程式,用昆劇的程式來武裝“舞”,它才能姓昆。有位北昆的大師總結了一條很有意思的戲經,叫做以氣領戲,一個動作出去,一定要有口氣跟出去,動作做到哪里,氣就跟到哪里,動作指出去,沒有氣就沒有戲。這個氣,就是昆舞里講的那個“意”。昆曲表演中有兩句話八個字即“陰陽虛實、表里寒熱”,它們各自都是矛盾,但這種矛盾在表演中要結合起來。比如“表里”,表就是外形、表演,里就是內心、感情,昆曲也不是都是寫意,也有寫實的東西,表演就要有生活。再比如“虛實”,一個演員站在臺上,往往一腳著地,一腳踮起來,一虛一實才形成對稱美。還有“寒熱”,有時你心里非常熱,但表演卻非常冷靜;有時心里非常冷,反襯動作非常熱烈,這是表演上的一種訣竅。舞蹈要創造理論,建構理論,要從實踐當中,從昆曲的表演理論當中吸取營養,理論成熟了,昆舞也就成熟了。

      楊福坤(蘇州大學法學院院長)談到,昆

      舞應把昆的精神、昆的底蘊融入到舞蹈里來。昆舞今后的發展有兩條路,一條是繼續向陽春白雪提高的道路,因為它是昆曲的基礎上引伸出來的舞蹈新枝,發展空間很大,特別是中國古代有唐詩、宋詞、元曲,甚至更早的一些文學,或者是表達毛主席個人感情的一些文學,用昆舞來表現古代文學中間比較需要普及的東西,這個題材應是比較多的。另一條就是普及的道路跟下里巴人結合起來,根據大家鍛煉身體的需要,編一套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舞蹈,推廣養生之道。

      五、昆舞為中國古典舞走出國門添磚加瓦

      Shin Kyung Ja(韓國高麗建設化學社社長):第一次欣賞到傳統的中國古典舞 ,然而她卻又是如此的現代,非常感慨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其魅力。在此次昆舞的教學成果展示上 ,看到從幼兒到老年的不同階段的展示,感慨昆舞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利用及傳承發展 ,這是非常有成效的探索。昆舞作為古典舞蹈的新流派,在舞蹈層面上看來 ,她的美與魅是非常感動的,讓人感受到細水流長的纏綿,也感到滿園飄香的美麗,特別是江南水鄉的那份柔情和細膩 ,讓觀眾深刻地銘記于心。同時,也感受到作為創始人的中韓兩位藝術家 ,她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藝術造詣,但是又是如此的相似 ,如此的相通,這是靈魂的交流,更是藝術本身的魅力。衷心希望兩位藝術家能夠更長久更廣泛地交流下去,這不僅是藝術發展的需求 ,更是兩國文化交流很好的契機。

      馬家欽(昆舞主創者、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首先我對各級領導、各位專家學者與會指導并交流研討深表感謝。研討會猶如一場春雨滋潤著干渴的農田,對昆舞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經初步歸納昆舞今后研創發展的主要議題有:

      一、昆舞本體建設。 1、升華昆舞語言構架的核心元素的研究; 2、如何在昆舞本體的細微處進一步升華訓練,如根與梢、背與肩、頂與頸,本體功能的開拓等; 3、如何進行昆舞本體的文化建設。

      二、昆舞今后發展方向。 1、確定昆舞的走向,深入準確地確定昆舞運動模式和審美理念; 2、如何打開昆舞的國際視野; 3、如何能滿足針對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不同需求。

      三、昆舞教學訓練的研究。 1、以意為主的教學思想如何引領學生讓身體達到意、情、景內三合的最高境界; 2、昆舞創作如何確定昆舞動作自身邏輯性和人物性格的個性融合; 3、進行昆舞音樂的研究; 4、解決身體語言與服裝的矛盾; 5、解決身體語言與視頻效果的矛盾。

      四、昆舞理論研究。 1、理解確立昆舞二字訣特質在當今時代的標準; 2、提高建設昆舞理論研究隊伍的速度和質量。

      論壇期間,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高云殷切期望各位代表對昆舞的研、創、教、演從實踐到理論的方方面面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給予全面幫助和指導。昆舞無論作為一個舞種流派還是一個學科體系,目前仍處在生成發展的初期,在諸多方面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希望昆舞研創團隊積極營造和諧發展的良好環境,鞏固既有陣地,進一步拓展研創空間,制訂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凝聚力量、強化團隊建設,不斷提升研究探索的能力和水平。寧波文化局副書記邱麗華也認為,昆舞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和成長,自然要經受自身發展的必然挑戰,更重要的是她還必須勇敢地面對并且迎接外部的各種考驗。如今,昆舞在南藝已取得四項成果 :一是實現了教學、科研、創作、展演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二是昆舞的創作劇目在舞蹈界獲得了較高層次的獎項;三是昆舞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四是昆舞獲得了舞蹈界和社會的高度贊譽。邱麗華副書記還特別提到,在昆舞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中國同源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桂泉先生即將成立中國昆舞團以推動舞蹈事業發展,充分彰顯了昆舞的魅力。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運動 東西 昆曲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91在线老师啪国自产|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杨幂被c原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体验|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无套内射无矿码免费看黄|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尤物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天天干天天射综合网| a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777色淫网站女女| 国产我和子的与子乱视频|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黄|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不卡|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正在播放西川ゆい在线| 亚洲欧美另类第一页|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97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国产123区在线视频观看| 狼人香蕉香蕉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凹凸短视频在线观看| 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里番本子库全彩acg亚洲| 噼里啪啦完整高清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