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淺談音樂欣賞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和價值

      音樂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08月28日 17:23

      試論高校音樂欣賞課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作用.pdf

      黃雪

      摘 要: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全面的發展與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是一個急需探討的話題。而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對它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音樂教育中又尤以音樂欣賞課的作用最為明顯直觀,對高校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欣賞課具有其他課程所無法取代的教育功能,也具有其不同于其他課程的特點與優勢。音樂欣賞課在無形之中改變著人的審美和觀念。

      關鍵詞:音樂欣賞課;素質教育;作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J60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220-02

      一、前言

      21世紀的現代化建設需要全面優秀的的人才,而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完善自我就成為了大學生最關心最注重的問題。教育部明確指示,高校要大力開展綜合文化素質教育,要求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而音樂教育卻是實施綜合素質教育的最有效途徑。在現今的大學中,大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理解大多都是有所偏頗的,即使是專業學習的音樂的學生也不見得能完全理解和意識到音樂欣賞課和人的素質培養有什么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在大多數人心中的音樂欣賞課就是看看視頻,聽聽音樂,教兩首歌,就是純粹的娛樂型課程。

      其實不然,音樂欣賞課在無形之中會滲入人心,最直接了當的傳遞音樂的美。

      首先是帶來視覺上的感受,然后是耳朵所接收的美妙,傳遞至心里,達到身心的體驗,也在無形之中達到了人心所謂的通感。

      其次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古時就有樂使人樂之。音樂鑒賞對大學生的團隊合作、集體寫作能力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社會越來越復雜,音樂教育就以獨特的優勢成為學生更好的與社會環境溝通的手段。高校素質教育正是從素質教育出發,通過欣賞中外優秀音樂作品,讓學生了解、學習音樂作品背后所蘊涵的深厚文化底蘊與思想內涵,從而完善其知識結構,培養其審美能力。

      二、高校音樂欣賞課的現狀

      (一)音樂欣賞課教學的現狀

      受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在中學中大多出現音樂課停開或開課不足等現象,這不僅偏離了普通音樂教育的目標,也偏離了音樂教育的發展方向。也不利于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與音樂文化素質的提高。

      其次,在廣大的教師隊伍中,真正從事音樂教育的老師很少,特別是在中小學,要不就是沒有這門課,要不就隨便找個老師帶教音樂課,真正所謂的“科班”出身的音樂教師幾乎沒有,在城市中情況還稍好些。

      再之,學校教學設備不足,教學條件是教學得以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而在大多數學校音樂教育多不得以重視,致使投入到音樂教育設備也少之又少,導致音樂教育長期受到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進入大學之后,學生自己對音樂欣賞課的認識也不盡相同,要不就是覺得可以自我提高,不需要借助像音樂欣賞等方式的外來力量改變自我,要不就是覺得沒時間,專業課業重,甚至還有從未認真思考過音樂欣賞課的存在,在大學中,這種情況很普遍。

      (二)音樂欣賞課教學的對策

      面對目前音樂欣賞課教學的現狀,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我們的理念,要充分認識音樂欣賞課對素質教育的作用于價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全面素質中首先起到的就是培養高尚的情操和獨具的人格魅力,凈化心靈,養成良好的欣賞能力。

      其次,我們要學習交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與教師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是課堂的主導,教師自身專業知識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教學的質量與水準。

      在教學之初我們就應該要保證教師的自身素質,擺正音樂欣賞課在素質教育中的位置,并且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安排音樂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利用現代技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傳統的音樂教學,學生已經開始厭煩,甚至影響到學生對音樂本身的興趣,我們要轉變方式讓學生更好的接受教學,吸收知識。充分備課,優化教學方法。教師在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的同時要參與解說,適時的描繪音樂的背景與內涵。

      (三)教學模式的創新

      傳統音樂教學多以聽為主,學生缺乏自己的學習想象能力。教師在課堂上主導一切的教學活動,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大多沒有交流,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在課堂上老師應積極主動的引導學生想象音樂以外的世界,置身與其中,體驗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創造學習、體驗的學習氛圍,營造積極主動的學習環境。

      三、高校素質教育的現狀

      (一)學生的自身修養狀況

      應試教育下今天,大多數學生成為了老師和爸媽眼中的好學生乖乖仔,學生的自身修養出現不平衡發展,只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一切都以考試為準則,即使在課余時間有選擇地去學習一些藝術培訓班,但也多以考級、加分為目標,有著功利的心理。很多學生在離開家庭之后就成為一個生活低能兒,智商可以很高,情商卻非常低下。而自己在學習的壓力下,往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導致很多的社會問題。

      (二)國家的政策扶持

      進入21世紀,知識經濟的出現對現代教育有了全新的定位與要求,對人才需求客觀要求,高校素質教育的的意義已經凸顯出來。高校素質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素質教育”的概念,到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又經過21世紀初的幾年努力,高等院校的素質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廣大的中小學,正大力提倡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倡大批高等學府畢業的大學生投入教師的隊伍,這批師資力量比原有的教師隊伍整體文化素質要好些,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教學的水準,再有就是國家的資助,每年國家投入到中小學基礎教學設施的服用都在同比上漲,教師的待遇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為素質教育的踐行保留了最重要的有生力量。國家的政策扶植主要表現在積極倡導豐富課余活動、保證師資力量、資金扶植建設基礎設施等方面。

      (三)教材的形式及選擇

      高校素質教育的教材選擇在理論上是要本著發展大學生社會拓展能力,開拓創新的精神以及養成良好的三觀,正確對待社會的態度。

      首先是課程教學的內容,課程教學的內容的設計是與社會的發展狀況相適應的,反應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的要求,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在教材的設計上也可遵循大學所有的課程設計,分清主次。設有必修項和選學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加以深入了解,但必須的就有點強制的意味,做到既保質又保量,最大程度的保證尊重人的自由。

      再之,教材的選擇要加強可讀性,盡量做到文字表述準確、通俗、易懂,彩圖豐富生動。高校音樂欣賞課教材的編寫要根據該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音樂教育屬于美育范疇,審美教育中的一般性原則,如形象性、情感性、差異性、創造性等,應盡可能的在教學中得以體現。音樂教材的編寫還應考慮音樂本身的特點和規律,突出藝術性。

      四、高校素質教育的特點

      (一)能力的培養

      素質教育是在面對傳統教育缺失下提出的一種促進個人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念,它的重要要特點是超越直接的功利目的,著眼于人潛能開發和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有著最本質的區別,素質教育確立了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及個性化。高校素質教育既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縱深性又體現了全面性,是兩者的有機組合。

      素質教育重在培養個人的全面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五個方面。從人的全面和諧角度看,這五個是缺一不可的,它們構成了人最基本的綜合素質。高校素質教育通過不斷教材的改編,教學模式的創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自我調適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改變了傳統模式下學生古板的思維模式,激發創新意思,盡可能的發展成為全面的社會主義人才。

      (二)藝術化的培養

      高校素質教育的藝術化培養是指在創新性思想指導下,開發人的思維,擺脫傳統思維理念的束縛,展開自己的邏輯思維理解社會百態,以及自己所學的學科內知識。藝術化培養是不同于意識教育下的能力培養,強調的是人的全身心發展,杜絕成為感情上得低能兒。

      再一個方面也是強調藝術在當代的重要性,提升在社會學科中不被重視理解的地位。我們應加大藝術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力度,避免形成心理的偏頗,身心的“殘疾”。作為廣大非藝術專業的高校大學生而言,要培養自己正確欣賞音樂藝術的能力,調試自我的心態,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

      五、音樂欣賞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音樂欣賞教學首先能培養學生理解美發現美的能力,音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它充分的反映人的思想,準確直接的激發學生的思維。比如《百鳥朝鳳》欣賞教學中就要求學生要發揮自己充分的想象力,想象自己看到了所有鳥兒騰飛所展現的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每個人情感經歷不同,所聯想的情景也會有千差萬別,但對音樂本身的感情基調應該是一樣的。

      再之,音樂欣賞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培養合格的現代化建設人才更要培養其優秀的情感品質,孟子的很多觀點都表明音樂教育比道德說教更能起到開化人的作用。音樂欣賞課也是最直接的表現作者或表演者的心境與情感,這會在潛移默化中起到同化的作用,內化學生的自身修養、人格、氣質。

      (二)音樂教材的創新

      在素質教育的旗幟下,音樂教材的創新是在繼承的基礎上體現時代精神,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音樂教材的改革與創新從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出發,達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結合。

      新教材應注重發揮音樂課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古文化民族特色, 音樂教材的創新應從面向全體學生出發,加強基礎性實踐性的結合。音樂教學一般從感性入手,在通過一定的方式上升到理性層面。音樂教材的改編與創新最根本的出發點是以人為本,把學生作為音樂欣賞教學的主體,音樂教材在教學之初就或多或少的影響著音樂教學,所以,首先就是要保證音樂教材的新穎度,圖文結合,不單單只是文字性的概述音樂背景,作者生平等等創作背景材料,應加入圖片更易理解,還要附送光碟等多媒體資料。

      (三)對教學的影響

      加強青年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我國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要途徑。在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正確把握學生的心里訴求,根據學生群體的不同,給出相應的教學方案。

      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情操,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顯得尤為重要。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們應營造輕快明朗的教學氛圍,教師的自身修養也是有著巨大的聯系,教師應該自身保證良好的修養,培養良好情操要有教學保證。

      參考文獻:

      [1]石蘭,靜薇.音樂欣賞指南[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01).

      [2]郭楊陽.論音樂鑒賞在大學綜合素質中的作用[J].歌海,2010(03).

      [3]鄭維.大學素質教育之音樂欣賞[J].青年文學家,2010(16).

      [4]時愛華.大學音樂欣賞教學探討[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6(03).

      [5]秦廣明.普師音樂欣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科教新報(教學科研),2010(29).

      [6]楊敏.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個性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6).

      [7]石青.可貴的探索與創新[D].成都:西南師范大學,2005.

      [8]付馨.普通高校音樂公選課教材選編現狀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9]張樹天.網絡時代藝術教育對大學生教育的意義[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09).

      [10]汪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音樂教學實踐探索[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

      [11]王冀藝.中國古典音樂的審美特征[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1).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素質教育 文章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男女一边摸一边脱视频网站|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中文|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春雨直播免费直播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专区|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日本丰满毛茸茸**|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 黄色一级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蜜桃视频一日韩欧美专区 |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好男人社区www在线视频| xxxxx日本人|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2021免费日韩视频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 四虎www成人影院|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a|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在| 成人欧美1314www色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57pao国产成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视精品麻豆|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v片在线观看无遮挡| 欧美大尺度电影| 亚欧日韩毛片在线看免费网站| 我和岳乱妇三级高清电影| 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高|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