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當代工筆山水畫中平面構成原理的應用探究

      音樂
      藝術評鑒
      2017年08月22日 02:02

      你沒見過的國畫工筆山水畫吳大愷真跡奉上

      胡妍

      摘要:工筆山水畫作為一種二維作品,融入平面構成原理,合理運用點、線、面等平面構成元素,通過重復構成、近似構成、密集構成、發射構成等平面構成形式,可創作出具有視覺沖擊力的作品,令觀賞者有獨特的審美體驗。

      關鍵詞:工筆山水畫 平面構成原理 平面元素 構成形式

      工筆山水,亦稱“細筆”,與“寫意”中的“粗筆”對稱,是中國傳統繪畫畫科之一。工筆山水以描繪山川自然景色為畫面主體,以其細致的筆法、線條之美為畫面的主要特色。平面構成應用于二維平面內創造理想形態,主要是運用點、線、面和律動組成結構嚴謹,富有極強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古人云:經營位置,為畫之重要。平面構成已經成為藝術創作的基礎,是藝術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體現美感的有效途徑。而在工筆山水畫中,平面構成元素的運用,是創作者完善繪畫作品,不斷提升創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此外,工筆山水本身具有現代感和裝飾意味,這是工筆山水既定的表現方式,而正是因為工筆山水豐富的繪畫題材以及線條造型,使得平面構成原理在工筆山水中的應用顯得更加容易。

      一、平面構成原理與構圖

      (一)平面構成原理

      1.平面構成原理

      從內涵上講,平面構成是以理性和邏輯推理來創造形象,以美的視覺效果為設計目標,按照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通過研究形象與形象之間的編排方法,形成獨特的平面構成規律。平面構成是一門視覺藝術,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產物。現代的美術設計中,平面構成是不可或缺的設計手段。在構成上,平面構成主要是運用點、線、面和律動創造出結構嚴謹、富有抽象性和形象感的設計作品,這種頗具廣泛性的藝術作品,在使用上具有多方面的實用性。只是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必須要學會運用藝術的語言,通過視覺和形象等多方面的創造,用熟練的構成技巧和表現方法,形成獨特的具有藝術色彩的作品。

      從平面構成的形成和發展來看,其以西方的構成原理為指導,是研究設計規律和設計方法的學科。對于當前的各大高校而言,平面構成是一門學科,是高等藝術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分析平面構成的形成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平面構成的形成,源于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西方工業革命的興起,正是因為工業革命,促進了大規模的經濟發展,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消費,而正是因為消費的需求,促進了設計的形成;而現代設計新思潮的不斷發展,使平面構圖顯得更加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并逐漸形成一門理論性學科,成為現當代大學生藝術設計過程中的重要課程。

      2.構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章法和布局。例如,寫作需要提綱,就是要求作者在寫作之前,對自己要寫的文章有構思。而在繪畫的過程中,這種所謂的章法和布局,就是構圖。通俗易懂地講,所謂的構圖,是繪畫者在繪畫的過程中,根據主題思想所設計的一個完整畫面。構圖是藝術作品表達的基礎,是藝術傳達的第一步。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構圖被稱為章法或者是布局。而在表現形式上,無論是傳統的中國繪畫還是當代繪畫,無論是東方繪畫還是西方繪畫,構圖都能夠直接影響人的主觀視覺感受。

      總體而言,在繪圖的過程中,無論是平面構成還是構圖,都是創作者在二維平面空間對事物的加工和重構過程,是創作者向觀眾所表達的思想和審美形態。二者在創作的過程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對于工筆山水創作而言,無論是平面構成還是構圖,都是工筆山水繪畫的直接表現形式。因此,在工筆山水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應當結合題材,以其獨有的審美意識將平面構成與構圖有機運用起來,促進工筆山水畫面的和諧和美好,使其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

      (二)工筆山水畫構圖

      構圖是工筆山水畫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決定山水畫質量好壞的基礎。對于工筆山水畫的構圖而言,內容的和諧與畫面的和諧是構圖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而在中國山水畫的構圖中,強調統一規律,用辯證法的思想,將這種對立和統一均衡起來,方能形成一幅美好的畫面。而在山水畫的構圖中,強調“大”和“多”已經成為山水畫構圖上的基本要求,正是因為圖畫上無限的景與情,方能形成龐大的氣勢。因此,構圖者在構圖的過程中,必須通過繪畫的藝術進行構圖,在有限的空間創作出無限的能量。使得斗方小紙,呈現的卻是萬水千山。這樣的表現形式,需要的就是創作者巧妙的構圖,通過這種“以一當十”、虛虛實實的構圖形式,展現創作者無限的創作功底。而對于山水畫的構圖而言,強調虛實、奇正、節韻,使得山水畫有富于律動的形式美和變化美,主次清晰,脈絡分明,內容突出,是工筆山水畫構圖成功的直接表現。

      二、當代工筆山水畫對平面構成元素的應用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工筆山水畫的創作過程中,平面構成原理的運用,可以使山水畫的形成更加具有藝術的色彩,形成作家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而要想使工筆山水畫在構圖的過程中,體現藝術性和科學性,需要創作者合理地運用平面構成原理,通過點、線、面的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

      (一)對“點”元素的應用

      在絕大部分人的頭腦中,“點”就是一粒塵埃,一個分子,是一個細小的形象。但是,在平面構成的過程中,點的形象就發生了變化,它不僅僅是指代一個單純的點,是有大小形狀的。而點的大小、疏密或者強弱,讓其在平面構成的過程中,顯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具有較強的定位效果和強調效果。因此,在工筆山水畫的構圖中,“點”元素的運用不可或缺。合理的點元素運用,可以使畫作的創作顯得更加具有靈性,增加畫面的動感,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以林容生老師《綠色的山坡》(圖1)為例,整幅畫以綠色的山為主要風格,其中的路燈和荷葉,成為畫作中搖動的點,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在作品的創作中,若沒有路燈或者是荷葉,畫面依然是完整的,只是路燈和荷葉的增加,使得畫面瞬間就有靈動感和氣息感,給人以不一樣的視覺感受。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創作的過程中,創作者也應當注意點元素運用過程中的消極成分,避免過度的點元素運用,讓畫面呈現雜亂無章之感。

      (二)對“線”元素的應用

      通俗易懂的講,線是點移動形成的軌跡。只是和點不同,線是具有方向性的。在平面構圖的過程中,面化的線、粗細變化的線、立體的、不規則的或者是錯覺化的線,形成了線的構成形式。直線、曲線、折線、水平線等,不同的線條往往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而在平面構圖的過程中,創作者應當熟悉不同的線所表現的形態。而在工筆山水畫的創作中,線是不可或缺的創作元素。線在構圖中的運用,往往會給人以意想不到的創作效果。因此,創作者應當根據不同的題材,用不同的線條,表現不一樣的心理。以盧輔圣老師作品《黑色的寧靜與白色的云》(圖2)為例,整幅畫的不同線條運用,構成了獨特的寧靜之美。在山石的構造和走勢上,作者是用向下的垂直線條;而在山石的轉折之處,作者選擇使用圓弧曲線構成,這樣的構圖方式,給人以沉穩厚實之感。漂浮的白云,寧靜的山川,進一步強化了作品的莊嚴和寧靜之感。

      (圖2)

      (三)對“面”元素的應用

      在二維平面構圖中,面是視覺上最大的形態。從幾何的角度講,面是點放大或者集聚形成的結果,也可以是線的加寬或者是移動產生。而在平面構圖中,面往往是影響讀者視覺效果的最大意識形態。而在面的形成上,有幾何形狀的面,有徒手形的面。直線型的面或者是曲線形的面,往往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具有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在審美感受或心理意識形態上,直線型的面往往給人以安定和簡潔之感,相比之下,曲線會給人以更加的柔和、舒適感。而在工筆山水畫的創作中,不同的面確是給人以不同的主觀感受。以方駿老師《齊云勝境西巖飛瀑》(圖3)為例,整福畫作并不大,但卻給人以磅礴和氣勢之感。而山石上各種緊密排列的松樹,需要作者予以巧妙的處理,以避免雜亂無章之感。正是作者的這種利用聚集的點形成的“虛面”處理效果,使這些樹的呈現顯得有條理感和節奏感,從而形成一種整體的靈動感。這一點,正是作者在作品處理的過程中,對“面”元素的巧妙運用,方能保證畫面的整體認同感。由此可見,在工筆山水畫的作品處理中,面元素的處理和運用,可以避免元素過多造成的凌亂之感,使畫面更加具有完整性。

      (圖3)

      三、當代工筆山水畫對平面構成形式的應用

      以上,筆者分析了在工筆山水畫的構圖過程中,點、線、面元素的運用。從構圖的原理來講,平面的構圖需要將點、線、面元素有序的排列組合起來,方能形成不同的表現形式,而不同的表現形式,又會給人以不同的視覺心理和視覺感受,從而使畫作的創作呈現不同的效果。以下,筆者結合平面構成的重復構成、近似構成、密集構成、發射構成等四種表現形式進行闡述,為平面構成原理在工筆山水畫中的運用奠定基礎。

      (一)重復構成形式應用

      從重復構成的“重復”二字我們可以看出:在統一的視覺空間里,重復構成是指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狀、色彩等反復出現,或者是反復排列組合構成畫面的內容。就如音樂旋律中音符重復出現會構成韻律美一樣,畫面上的重復構成也同樣給人一種韻律美感,林容生《回想春天》《早晨》等都是重復構成應用較好的作品。

      (二)近似構成形式的應用

      所謂近似構成,其實是重復構成的一種變異組合形式,即不是將相同元素復現,而是將相近的元素進行復現,從而引起韻律美感,并且相對于重復構成來說,還增加了一種變化感,避免了單調,卻又保持著畫面整體效果。

      (三)密集構成形式的應用

      工筆山水畫中要用到不同的基本形狀,將這些基本形狀在平面空間上進行不同的疏密度調整安排,以畫面上構建起的最稀疏或最密集的位置形成人們審美時的視覺焦點,引起一種張力效果。方駿老師《青綠水山圖冊-之八》就是密集構成形式應用較好的作品。

      (四)發射構成形式的應用

      發射也即放射,是指以某點為中心向周圍或周圍向中心點衍射散發的現象,以發射形式構成的圖形往往能形成較強的視覺沖擊力,當觀賞者面對畫面時,如果其中有發射狀構圖,視線往往很容易就被吸引過去了。工筆山水畫中適當應用發射構成形式,有利于形成焦點效應,并引發觀賞者的聯想,使平面的畫富有生活的立體感,帶給觀賞者更佳的審美體驗。比如作品《靜聽幽曲天外來》就以發射形式成功實現讓觀賞者從視覺貫通到聽覺,在審美上實現了一種通感效應。

      四、結語

      繪畫都離不開構圖,工筆山水畫自然也如此。工筆山水畫實踐中,繪畫者有意識地合理利用平面構成中的點、線、面等元素,通過重復構成、近似構成、密集構成、發射構成等形式的合理利用,能有效地創作出具有視覺沖擊力的作品,帶給觀賞者獨特的審美體驗。

      參考文獻:

      [1]范夢.美術概論[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楊開敏,朱亞東.平面構成藝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3]汪芳.平面構成[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4]宋瑩,劉寶岳.平面構成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5]郭茂來.視覺藝術設計[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6]崔齊.平面構成[[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7]韓瑋.中國構圖藝術[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2.

      [8]謝恒星.構圖學[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4

      [9]林容生.工筆山水當議[J].國畫家,2011,(02).

      [10]顏瑜.平面構成在當代中國畫構圖中的應用[D].西安:西安美術學院,2011年.

      [11]徐慧.淺析中國畫章法里的平面構成[J].科教文匯,2012, (10).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構圖 工筆 平面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免费看国产一级特黄aa大片|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午夜激情小视频|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的动态图|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野外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美女扒开粉嫩尿口的漫画| 啊啊啊好爽在线观看| 紧身短裙女教师波多野|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美国式禁忌矿桥|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波多野结衣| 免费国产小视频| 爽好舒服使劲添我要视频|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污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日本另类|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线a视频免费观看| 五月婷婷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99精品|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日本一本二本免费播放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