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禮堂掀起創作和傳唱村歌熱... 以該村七個年輕村民男聲小組唱亮...
賈萬銀
摘要:隨著農村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新一輪的打造美麗鄉村建設進程中,文化軟實力的影響不斷擴展到農村中,對農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沖擊,農村居民對于文化的認識也不斷強化,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尋找文化發展的亮點,滿足自身的精明文明需求。村歌的興起正是新農村建設發展的必然產物,對于強化村民的集體榮譽感,加快農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村歌的特點和作用進行分析,提出了村歌的創作與傳唱中村民的認同及參與狀況,并制定了相應的提高村民參與積極性的對策,以期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
關鍵詞:村歌;創作與傳唱;村民認同;參與狀況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4-0026-03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已經逐步從農業大國發展為工業大國,因此,關于新農村建設的新文化不斷發展,伴隨新一輪的美麗鄉村建設新型文化不斷出現,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越發密切。村歌是從21世紀初期開始興起的,主要是由村民根據自身需求,請專門的文學家和作曲家為村子發展量身定制歌曲,由于村歌經過村民的認可,因此傳唱度非常高,也成了諸多鄉村的代表性音樂符號。村歌的文學歌詞一般都包含了一個村落的發展史,還包括了鄉村的實體變革以及由此形成的精神文化,對于本村的發展壯大及特色宣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村歌是屬于全村居民的,因此,對于村歌的創作與傳唱,村民的認同及參與至關重要。
一、村歌概述
(一)村歌特點
村歌屬于新創作歌曲范疇,其中的歌詞反應了村子的變遷及特色,而旋律曲調又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美學價值,因此對于居民的吸引力較大,也能夠很好的反映和豐富村民的現實生活,實現村民生活水平與精神文化水平的共同提升。
1、指向性強。村歌具有很強的指向性,一旦成為村歌,主要表達的就是與本村相關的事情,包括村子的發展歷史,村子的發展現狀,存在的特色產品等。外界在聽到村歌的第一時間便會想起這個村子,知道這個村子的所在地及特色。
2、范圍小。村歌中所描述的情況一般只限于村子的發展情況等,曲調也是帶有地方特色的,因此范圍非常較小,村民在傳唱村歌時,只通過簡單的歌詞便可以將存在的情況表述清楚。
3、特色顯著。在已經形成村歌的地方,當地的居民必然都對村歌十分熟悉,而且傳唱度較高,當地村子一般也會存在值得宣傳的傳統特色或者獨特人文、自然景點,對于存在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村歌中顯著的地方發展特色,也能夠充分體現村民對村子的熱愛及發展村子的渴望。
(二)村歌的作用
1、提高村子的影響力。村歌中體現的是一個村子的綜合發展情況,一旦傳唱出去,人們便會對村歌中所體現的村子產生好奇心,從而起到連鎖的宣傳作用,可以帶動村子當地的經濟發展。例如在中國村歌的發祥地——大陳村,過去的大陳村較為貧窮落后,并沒有人知曉,而從2005年開始,大陳村通過譜寫村歌,將全村人的力量凝聚起來,改變了大陳村的貧窮面貌。此后,周圍的村子紛紛效仿,在2013年9月,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辦的江山村歌演唱會獲得巨大成功,很多村子都通過村歌達到了理想的宣傳效果,村子的影響力逐步擴大。
2、發揮社會效應。村歌中的歌詞所體現的是村子當地的實際情況,如果村歌流行,會將村子的知名度打出去,這樣會對村子當地的旅游、開發及項目落戶產生影響。很多開發商都希望以最小的投資獲取最大的回報,而出名的村子恰恰能很好的滿足這一點,其所產生的社會效應將為本村發展帶去巨大的經濟效益。
3、通過村歌傳播文化。當前,很多村子的發展都越發趨于特色化,形成了很多具有當地特色的產品或旅游項目,因此,在創作村歌的過程中,村民也會將村子的發展變化融入其中,既能體現其自身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還能夠通過村歌將本村形成的優秀文化傳播出去,大大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
二、村歌的創作與傳唱中村民的認同及參與情況
(一)村民對于村歌的認知尚淺
對于村歌文化的發展,浙江省江山市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建設幸福江山的過程中,江山市著重發展農村文化,并重視對村歌文化的打造與發展,大大提高村歌的傳唱度,促使村歌逐漸成為農村居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娛樂方式,而且通過村歌的創作與傳唱,農村居民還可以曬幸福、展夢想,由此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方式。但除了江山市的村歌文化發展迅速,我國的很多其他村落仍舊對村歌缺乏認識,雖然在新農村建設中,也都提出了建設農村特色文化的途徑與方法,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村民對于村歌的認知,由此也就無法形成具有本村文化特色的村歌,難以發揮村歌的后繼作用。
(二)村民對于村歌的創作與傳唱積極性有待提高
村歌的創作與傳唱對于村子的發展意義重大,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要想實際上促進村歌的創作與傳唱卻有很大難度。對于本村文化的建設,村民一般處于被動狀態,主要由村委會起決定作用,無論是修橋鋪路,還是建設文化廣場,村民的參與度都極低。對于村民來說,文化禮堂的建設,無非是多了一個與鄰居聊天的好地方,能夠聚集更多的人,能夠增加更多的娛樂方式。但如果就村歌的創作,很多村民都會認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不具備創作村歌的資格,而且無法認識到村歌傳唱的重要性,因此大多會擺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導致村歌的創作工作擱置。再者,由于村民不愿參與,即使通過村委會聘請作曲家和作詞家創作出村歌,也會由于不符合村民的實際情況而不受村民歡迎,仍舊難以達到理想的傳唱效果。
(三)老人與留守兒童居多,大大增加了村歌創作及傳唱難度
當前,很多村子正逐步消亡,這正是由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打工所致,很多年輕人在城市中扎根,不愿意回到村子中,由此使得村子中的老人與留守兒童居于多數,這類人群中,老人一般忙于農活或者家務,兒童則忙于上學,并沒有很多空閑的時間可以參與練習村歌。再加上老人的思想守舊,兒童又過于稚嫩,很難對村歌的創作起到幫助作用,由此使得后續傳唱過程中也無法體會其中的內涵,無法充分發揮村歌的作用。
三、提高村歌創作與傳唱中村民認同及參與的措施
(一)強化村民對于村歌的認知
當前,村歌已經在很多地方形成了一種村落文化,對于宣傳當地村子,為村子爭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后續,村歌也會逐步的形成一種趨勢,成為全國流行的農村文化,因此,發展村歌,通過傳唱村歌發展村子,已經成為提高村子知名度,實現招商引資的有效途徑。對此,強化村民對于村歌的認知已經刻不容緩。村委會應當向村民傳輸關于村歌的概念,包括村歌的特點、作用、創作方法以及村歌傳唱對于村子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還可以將其他地方發展村歌文化的成功案例講給村民聽,以對村民形成促進作用,強化村民對于村歌的認知和理解,促使其從根本上認識到村歌發展的重要性,自愿的參與到村歌的創作與傳唱過程中,促進村歌的快速發展。
(二)提高村民對于村歌的創作與傳唱積極性
村歌的發展關鍵在于村民,只有村民積極參與到村歌的創作與傳唱過程中,才能夠保證村歌的快速發展,為當地村子的建設與發展帶來效益。首先,村委會應當重視村歌創作中村民所發揮的作用,對于歌詞和歌曲的創作,都應當充分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不能夠獨斷專權,以確保村歌的形成符合村民的主流價值觀,并充分體現村民的意愿,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后續傳唱過程中提高村民的參與積極性。其次,對于村歌的學習,村委會應充分考慮村民的時間,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避免由于時間或地點不合適而導致村民不參與的情況,以確保居民參與的充分性。最后,村委會可以借鑒其他村子發展村歌的方法,開展村歌演唱大賽,與其他村子的村歌演唱進行比賽,對于獲獎的村子和村民,要給予其適當的獎勵,以此對村民形成激勵性,同時也能夠進一步促進村歌文化建設。
(三)積極做好老人與留守兒童的工作
農村中的老人和留守兒童居多是不爭的事實,這也從側面表明了村子發展的實際情況,正是由于村子發展落后,才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務工。對此,村委會應當做好老人與留守兒童的工作,在進行村歌創作與傳唱過程中,也應當積極與老人和留守兒童溝通,讓遠方務工的年輕人無后顧之憂。通過逐步形成村歌文化,為村子發展引進項目,對于吸引年輕人回鄉創業具有重要意義。另外,村委會還可以針對老人人群和兒童人群形成具有其特點的村歌,以激發老人及留守兒童對于村歌創作和傳唱的積極性,從而達到發展村歌的目的,也為村子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四、村歌的發展趨勢
隨著新農村的進一步建設與發展,村歌也必然會成為新農村的特色文化,充分利用農村文化禮堂這個實體,村歌不僅會發展成為鄉村舞臺藝術,成為歌曲競賽項目,還會成為村民為本村發展做貢獻的有效途徑,從而充分體現中一個村子的凝聚力,成為農村發展的佼佼者。在未來,對于村歌的創作,也必然會更加注重考慮村子的實際情況,充分反映村子的本土特色,并在創作中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另外,對于村歌的創作,一定要保證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盡可能的確保村民在學習時可以實現一學就會,一唱就喜歡,這樣就更容易實現傳唱目的,還能夠更好的展現新農村建設風貌。
此外,要想實現村歌的大范圍傳唱,還應當對村歌進行適當的包裝,并為其選擇良好的宣傳媒介,如將村歌登在報刊上,或者是由村民與其他村子進行村歌演唱比賽,或者積極參與省市區域舉辦的民俗歌曲競賽等,通過不斷的傳播與發展,可以更快的將村歌傳唱出去,由此也就能夠將村子的知名度提升很多,從而為鄉村的發展起到推動助航的作用。
結束語:
作為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標志,村歌儼然成為鄉村快速發展,提升知名度的有效途徑,在當前的“十三五”規劃中建設美麗鄉村,打造特色小鎮、推薦鄉村文化的未來發展進程中,對于村歌的創作與傳唱,應當注重村民的認同及參與,充分發揮村民的作用,確保村歌創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并實現大范圍的傳唱,從而為鄉村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也實現新農村建設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陸遙.建鄉村文化陣地 筑農民精神家園[N]. 浙江日報,2017-01-06(011).
[2]周芳琴.培育良好環境 促進村歌繁榮——江山村歌的環境基礎及發展路徑分析[J].戲劇之家,2015,(21):66.
[3]謝祥芳.溫柔多情的村莊—萬全鎮南門村村歌[J].大眾文藝,2015,(20):1.
[4]葛權.茶鄉村歌唱新顏——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采花鄉星巖坪村發展掃描[J].民族大家庭,2015,(05):47-48.
[5]呂玲.新倉:省級“文化強鎮”彰顯文化“軟實力”[N].嘉興日報,2015-06-09(004).
[6]陳錦標.唱響“中國鄉村好聲音”——浙江省江山市打造村歌文化的實踐與思考[J].農村工作通訊,2014,(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