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聲樂專場演出
林琳娜
摘 要:作為一種藝術,聲樂表演有著與其他藝術截然不同的特點。有些藝術如繪畫,在完成之后可以作為一件獨立的作品來供人參觀、品鑒,而聲樂這種藝術則是需要歌詞、歌曲作者用藝術語言和手段來完成初期的創作,再由演唱者經過自己的理解融會貫通成為一種新的表現形式,以聲、色、情、形等多種方式表現出來,這就是聲樂藝術的兩次創作,也就是因為二次創作這一步驟使得聲樂不僅僅是符號和歌詞,而是變成風格、流派不同的藝術,向觀眾傳達著思想情感。本文基于這些來對聲樂表演中的創造之美進行賞析。
關鍵詞:聲樂;表演藝術;創造美;再創造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119-01
一、不同流派是創造美無形的體現
作為夾雜在創作和演唱中間的環節,歌曲的二度創作不僅僅是對于原作者創作的再現,而且是通過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新的表現形式,更深層次地發掘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曾經有位歌唱家說過:音樂表演的根本任務是通過創造來發現樂譜背后隱藏著的靈魂,并將其寓于具體的聲音之中,在其間二次創作的作者要豐富自己的思維,將之向上發展使得最終的音樂形象更加的具體豐滿,而不是僅僅將原作者的樂譜搬過來。
我們平時在欣賞歌曲時,能明顯感覺到歌曲所要表達出來的意思,甚至在聽同一首歌的不同演唱者演唱時,明顯能夠感覺到兩者所表達情感的差別之處,這種差別很是細微,通過音色、強弱、力度等來體現,這就是二度創作的美妙之處,也是我們所要表達的創造美。在創造作者進行創作時,根據自己的情感和生活閱歷及所奉行的創作思想來進行的,比如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客觀主義等流派,都代表了聲樂表演中的幾種表演風格,當然遠遠不只這幾個流派,因為音樂家們的創造力使得聲樂表演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這表示我們現當代的音樂正朝著綜合發展的方向邁進,不同流派的思想碰撞將會促使它們融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比如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融合,就是繼承了浪漫主義的自由自在、豐富多彩和現實主義的尊重原創、嚴肅認真,除此之外,聲樂表演這種藝術也更加的向大眾靠攏,能夠在保持其高雅性的同時為大眾帶來趣味性。
二、聲樂表演是創造美直觀的體現
從本質來說,聲樂表演就是演唱,通過唱來表現出一個作品的靈魂。而要表現出靈魂,就要對歌曲賦予其自己的理解,使其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若是原封不動地對歌曲進行照抄照搬,那么留聲機完全可以勝任此工作。所以說,要想不成為一個簡單的留聲工具,演唱者就要對歌曲進行再創造,這個創造可以是長遠的,也可以是臨時的。比如一個演唱家經過長時間的解讀對一首歌曲完成了改編,但是在上臺演出前又因為某種心境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在演唱時加入某種情感,使得歌曲呈現出異樣的風情,從這個角度來說,演唱者的每次登臺表演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在表演時他們隨時會有新的想法冒出來,甚至于在演唱時就大膽改編,這就是音樂藝術獨一無二的魅力,不同于繪畫、雕塑等的魅力,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因此擁有永恒的無盡的生命。除了表演者個人之外,演唱的作品所要表達的還與當時的社會背景、表演所在的地理位置、時代的變革等因素有關,這也成就了聲樂表演多彩的美。對于一個表演者來說,路永遠沒有終點,不對音樂作品進行照搬照抄是其跨入音樂殿堂的初步,而在不斷的表演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才是其成為大師的標志,這個時候他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被別人用來再創作了。縱觀中外聲樂藝術表演家,沒有一個風格雷同的,這也說明了具有個人風格的聲樂表演才是創造美最直觀的體現。
三、表演藝術的統一是創造美統一的體現
對于創造美來說,重點在于其創造二字,即依據作品的主體框架讓演唱者進行不同程度的發揮,從主要方面來說沒有演唱的成功與否,只有是否進行了創造。在對原作品的創造中,其創作形式可以分為兩種,即順其自然與大肆揮灑,這兩者沒有絕對的正負之分,只有純粹的藝術表演。對于前者來說,順其自然四字是對其最好的解釋,也可以說無論是創作還是演唱,順著自然、順著本心走是最好的方式,比如在創作時不用刻意的去思考某個音節音調的改變,想到什么就隨筆寫下就可以,又如在發聲中,不必用過大或過小的音量來表現善惡情仇,而是演唱家自然發出來的聲音,往往最能引起聽眾的共鳴,這與我國的思想家老子的主要思想無為而治在一定程度上有相通之處。
有平和就有狂暴、有黑夜就會有光明、有自然就會有夸張,這是對聲樂藝術中兩種創造美的最好詮釋。音樂美學這種精神財富,是不應該受到約束的,所以能用自然的方式對其進行改動,也能用夸張的方式對其更改,將其所要表達的情感放大再表現出來。夸張美的應用在西方的聲樂作品中較為常見,如音樂劇中常見的通過男高音來弘揚喜劇所要表現的諷刺、贊美等思想,再以低沉的音調收尾,讓聽眾產生無盡的遐思,通過這種音調上的強弱控制來表現夸張美這種藝術形式。
四、結語
總的來說,音樂是一種能讓人陷入無限遐想的藝術,是可以靈活變通的,演唱一首曲子也是如此,不同的聲樂表演藝術家對于同一首歌曲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而由此進行的再創造也是促進音樂發展的基礎。本文對于聲樂表演藝術中的創造美的幾種表現形式進行了探討,為聲樂表演的發展在理論上進行了研究。
參考文獻:
[1]鄢麗娟.美學情境中的現代民族聲樂審讀——兼議中國民族聲樂藝術表演美[J].湖南社會科學,2012(02).
[2]曲洪啟,何艷霞.聲樂表演中的藝術創造[J].藝術評論,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