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石讓 宮崎駿作品視聽音樂會
張鈺英
摘 要:在交響樂器作品中,中提琴演奏占據重要地位。而且這些作品承載著名族的精神,彰顯了時代精神,成為名族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闡述了中提琴在交響樂作品的作用,探討交響樂作品中對中提琴的運用,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啟示與借鑒。
關鍵詞:交響樂作品;中提琴;運用
中圖分類號:J6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128-01
交響樂作品主要包含為給交響樂隊所寫各種體裁的作品,給樂器或人聲與交響了對所寫各類體裁的音樂作品,比如交響序曲、交響曲、協奏曲等等。交響樂作品是衡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音樂文化水平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研究中提琴在交響樂中的應用,對促進中提琴發展,提高大眾認識中提琴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提琴在交響樂作品的作用
隨著中國交響樂作品多元化發展,因中提琴屬于多面性屬性的樂器,在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中提琴寬廣的音域及渾厚含蓄的音色、獨特的音質,讓小提琴在不同音區具備大提琴和小提琴的相近之處,對交響樂隊中弦樂組進行整合,讓部分音效渾然一體。同時因中提琴中中低音區音色和一些木管樂器發出的音色非常相似,因此中提琴還能夠彌合弦樂組合管樂組的音色差異,恰當融合交響樂中管弦部分。而且中提琴的音色能夠表達出含蓄、憂郁、厚重及柔美的情緒,其他樂器在這方面沒有優勢。
二、交響樂作品中的中提琴運用
(一)音樂理念方面
在交響樂作品中應用中提琴,首先就要全面了解中提琴,要重視中提琴,必須要在交響樂團中培養中提琴演奏員理念。相比較而言,國的室內樂器發展相對較晚,中提琴成為專門學科的時間并不長,而且中提琴還沒有得到相關人士深入挖掘。甚至還有一些人片面認為中提琴與小提琴之間并沒有多大區別,很多人常常忽略大提琴、小提琴之外的中提琴,忽略了中提琴同樣能夠演奏出優美的聲音。一般情況下,不管是對技術,還是對音樂產生的感覺,對學習弦樂器者而言均非常重要。從我國中提琴教學來看,許多學習中提琴者均是從小提琴轉變到學習中提琴,因此大多數學生都屬于半路出家型。這些學習者經過短期基礎訓練與練習極少曲譜,從很早就學習中提琴者非常少。因此中提琴方面的人才非常匱乏,尤其比較優秀的演奏中提琴人才。因此國內中提琴演奏者根本不能夠滿足國內所需。所以很多需要中提琴演奏者,都是由一些小提琴演奏者改變成演奏中提琴,以此來彌補中提琴演奏者不足的現象,但是這樣雖然滿足了數量卻無法確保演奏質量。
(二)音樂風格方面
在演奏交響樂作品時,常常需要掌握中國音樂的風格,從而對作品主題思想進行理解,分析和國外作品間的區別。并且借鑒民族樂器具有的功能、調性和特殊效果。比如《紅旗頌》、《梁祝》等作品都表明采用西洋樂器來演奏中國風格的作品,具備極高的欣賞價值和民族特色,極易被聽眾接受。在演奏中國作品時必須要分析作品蘊含的內容風格,在研究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音樂性不足的問題,根本原因就 是練習時過于重視難點,忽略把握樂曲的風格。對樂曲而言,風格是靈魂,貫穿于作品全部。因此把握作品的風格是演奏作品的前提,只有把握交響樂作品具備的獨特民族風格,才能讓交響樂作品演奏效果更完美和完整。
(三)音樂演奏方面
演奏是首先要從全局入手,與大小提琴的聲部比較,演奏交響樂曲時中提琴的聲部演奏必須要從全局角度入手,要和整個樂隊有機融合到一起。演奏時,中提琴發揮了橋梁和調節劑的作用。聆聽中提琴的聲部,其中兼顧小提琴的旋律同時兼顧了大提琴低聲部。同時還必須要注意管樂發聲的進程。演奏者必須要依據樂隊整體情況適時調整,必須要注意音色和力度的變化與調整,從而實現音效二者融為一體目的。但是中提琴的聲部發聲solo時,演奏人員就必須要承擔主角的重任,演繹出最佳的音量和音色。
其次,要把握音準與節奏。節奏、音準屬于音樂中的骨骼與靈魂。中提琴在演奏過程中,不但要確保絕對的音準,還必須要確保和其他聲部間的相對音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音準和諧統一。對于演奏中提琴者,穩定的節奏感在演奏中非常重要。因中提琴屬于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中間人,在交響樂作品中屬于穩定節奏角色,因此演奏中提琴時其節奏必須要穩定。
最后,把握演奏技巧。對于交響樂作品而言,要讓中提琴演奏更加完美,演奏者就必須要注意掌握一些和演奏西洋樂器技巧存在差異的特殊法,這樣演繹中國作品時就能夠體現出中國特色。比如《梁祝》是典型的民族旋律,但是卻采用西洋演奏形式。小提琴演奏這個作品時更多運用借鑒我國民族弦樂技法。但是中提琴演奏中國的交響樂作品時,更加注重運用幾方面技巧:一是滑音,滑音種類多而且能夠體現出中國風格,但是要求演奏者理解曲目,領會情感,恰當運用滑音;其二是飾音,這個飾音和西方的裝飾音有區別,中國作品中輕、緩、重、急各樂句對飾音要求存在差異。
參考文獻:
[1]馬曉明.中提琴演奏中國樂曲之我見[J].樂府新聲,2012(03).
[2]雷楠.中提琴發展與演奏中應重視的問題[J].音樂探索,2009(01).
[3]程櫪.中國交響樂的傳承與發展[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