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遼西民俗音樂文化的調查與研究

      音樂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17日 00:54

      于少田+廉柄乾+劉星羿

      【摘 要】遼西民俗音樂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對遼西民俗音樂文化進行研究,挖掘遼西民俗音樂文化的深層內涵。本文針對遼西民俗音樂文化的價值和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遼西民俗音樂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社會里如何傳承與保護,唱響本土民俗文化的主旋律。

      【關鍵詞】遼西;民俗音樂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098-01

      一、遼西民俗音樂文化介紹

      遼西作為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早先以游獵為主,自從清朝以來,大量關內人涌入東北地區,遼西也成為了新關東人聚集的地方,也帶來了新的風俗習慣。遼西民俗音樂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通過世代的傳承,一直延續傳承到現在,是一筆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遼西秧歌劇、遼西嗩吶、遼西黑山二人轉、遼西皮影、遼西滿族音樂、遼西吹打樂等,這些民俗音樂文化在遼西熱土上逐漸生根。

      遼西民俗音樂是遼西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創造,同時它也反映人民群眾文化藝術及日常生活。在豐富多彩的遼西民俗音樂世界里,我們會發現,有巨大影響力的民俗音樂都帶有極其濃重的娛樂性質。

      二、遼西民俗音樂文化現狀

      民俗音樂作為音樂群族里的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如今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社會背景下,遼西民俗音樂文化正經歷著歷史的變遷,世代積淀下來的民俗文化正經歷著洗禮和考驗。現代民俗音樂的傳播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民俗音樂的內容與形式也向多元化發展,民俗音樂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相對應的民俗音樂也面臨著傳承、創新、發展的諸多困難。這些民俗音樂具有“農村的”“地域的”“鄉土的”音樂性質,在一般意義上,音樂與民俗有一種天然的親緣關系,許多民俗活動離不開音樂。

      遼西的太平鼓,具體起源于哪朝哪代目前已經無從考證,不可否認,太平鼓傳下來成為一種寶貴的文化遺產。遼西太平鼓沒有正統的傳承體系,大多是母女相承,無師自通。作為傳統的民間文化遺產,遼西太平鼓已在社會上消沉多年,很多年輕人對此已經淡漠了,只有老年人說起太平鼓還如數家珍。在這些老人中,會太平鼓的太少,遼西太平鼓有瀕臨失傳的危險。2006年,遼西太平鼓被列入遼寧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遼西高蹺秧歌,據可考史料,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遼西高蹺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在當地及省內外有著廣泛的群眾影響。高蹺的高度最低的有90厘米,依次升高,最高的可達240厘米,演員需坐在房檐上綁蹺腿。遼西高蹺秧歌有自己獨特的傳承方式。一為家族傳承,如大薛鄉三屯村第一代傳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傳了五代;二為師徒傳承,如營盤鄉范屯村第一代傳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傳了四代;三為自然傳承,由于遼西高蹺秧歌深受群眾喜愛,許多愛好者在不斷觀看演出中自學成才,成為新軍。然而,隨著一些老人的相繼去世,遼西高蹺秧歌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危險。

      遼西大鼓,被當地人稱為大鼓書,流傳于葫蘆島地區及錦州、朝陽,乃至相鄰的河北省撫寧、青地一帶,是群眾喜聞樂見、以說唱為表演形式的曲藝品種。大鼓表演方便靈活,不受場地、時間、氣候、燈光等條件限制。道具也簡單,一把三弦,一面小鼓,一副竹板,一個醒木,一把扇子,文武場便已齊備。

      除了這些比較有特色的之外,遼西的音樂文化還有滿族秧歌、二人轉、遼西嗩吶等,依然留存至今。

      三、遼西民俗音樂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遼西民俗音樂文化作為歷史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民俗音樂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就是“留”住民俗文化的根。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從各個方面落實傳承和發展工作。建立科學的民俗音樂文化工程,首先可以從立法角度,建立完善的立法體系。其次,可以加強和宣傳社會民俗音樂文化的保護意識。第三,成立專門的機構,對于民俗音樂文化進行收集和整理,建立相關的研究中心,或者在校園內培養優秀傳承人,弘揚民俗音樂文化。第四,舉辦民俗音樂文化節日,提高民俗音樂文化的知名度。

      總之,對于遼西民俗音樂文化的繼承和保護,通過各種途徑傳播和發揚,對于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仃.中國民間藝術大觀[M].武漢: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6.

      [2]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

      [3]王伯男.戲劇博物館與文脈傳承[J].戲劇藝術,2011(4).

      [4]嚴紅青.民國以來的孝義影戲藝人調查研究[D].山西大學,2011.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于少田(1996-),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表演專業,本科;

      第二作者:廉柄乾(1996-),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表演專業,本科;

      第三作者:劉星羿(1996-),女,山東省濟寧市人,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表演專業,本科。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文章 民俗 音樂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成人网免费观看| 中国特级黄一级**毛片| 女人18毛片a级| gay同性男男自免费播放|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911色主站性欧美|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阿v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美国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风流艳妇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毛片高清视频| 综合激情网五月| 冠希实干阿娇13分钟视频在线看| 激情小说第一页| 亚洲欧美成人网| 日韩美aaa特级毛片| 久久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一本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538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免费一级毛片在播放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看|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黑人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 国产人va在线| 秋葵app官网免费下载地址|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