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黃梅戲的生成繁衍與文化生態策略研究

      音樂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16日 16:01

      【摘 要】戲曲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重要社會價值。黃梅戲作為最有活力的五大劇種之一,如何采取措施保護與傳承黃梅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本文通過自然生態環境、經濟生態環境、人文生態環境三個方面,研究對黃梅戲的生成繁衍的重要作用,從文化生態視野分析黃梅戲的傳承策略。

      【關鍵詞】黃梅戲;文化生態;傳承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054-01

      黃梅戲又稱黃梅調、采茶歌,它的產生要追溯到唐代,它發源于長江流域,鄂、贛、皖交匯處的黃梅縣一帶,是由當地采茶歌演變而來。黃梅戲以抒情見長,它以韻味豐富,腔調婉約清麗,富有歌風味等優點成為中國五大劇種之一。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近20年來,戲曲因文化生態環境的改變走向瀕危的邊緣,黃梅戲如何在危機中求發展,挑戰中找機遇成為嚴峻的課題。

      一、文化生態視野下的黃梅戲傳承

      一種文藝形態發生、繁衍和衰亡,都是生態系統之中自然、社會、文化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黃梅戲的產生、演變和繁衍也離不開特定的自然生態、經濟生態、人文生態的綜合作用。特殊的自然環境使黃梅縣一帶成為重要的茶葉產地,勞作的青年男女,邊采茶邊唱出了采茶調。資本主義萌芽經濟發展,商業活動的增加,采茶調發展演變成黃梅戲,成功從農村走向城市,走上舞臺,定居安慶。人文生態環境是自然生態環境和經濟生態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文化生態的變遷是黃梅戲等地方戲曲面臨危機的根本原因,文化生態系統的變化和消亡,直接影響黃梅戲的存續。

      二、特定生態環境在黃梅戲產生繁衍過程中的作用

      (一)自然生態環境對黃梅戲生成繁衍的作用。黃梅戲又叫采茶歌,發源于長江流域,鄂、贛、皖交匯處的黃梅縣一帶,采茶歌的形成離不開特有的自然條件下的農業生產方式——茶葉的大量種植與集中手工采茶。獨特的丘陵地貌,特殊的酸性土壤,溫暖濕潤的氣候,使這里成為重要的產茶區,勞作中的青年男女,邊采茶邊唱采茶歌。山水環繞的鄉野景致,使黃梅戲充滿了鄉土氣息的同時,也更飄逸空靈、自由靈動。長江流域自古就是洪澇災害的多發地,曲目《逃水荒》反映了當時水災的情況,黃梅災民流入安慶,通過流動唱曲的方式,促成了采茶調的傳播。

      (二)經濟生態環境對黃梅戲生成繁衍的作用。以農耕經濟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黃梅戲,源于鄉野農耕生活,內容率性質樸,風格自由靈動,傳統劇目題材多是農村生活相關小人物的故事,表現出廣大農民的樸素社會倫理思想。具有平民性特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的出現,也為農業經濟注入活力。這種農村農業、手工業、工商業多頭并發的勞作模式標志著進入近代農業文明,多元化的近代農業經濟也擴大了人際間的交往,使黃梅戲這種具有地域性的文化藝術得以傳播、放大和升華。黃梅戲的產生發展與中華農業文明密不可分。

      (三)人文生態環境對黃梅戲生成繁衍的作用。人文生態環境是一個地區的歷史傳統、風俗習慣、藝術形式及當地人民生活習慣的綜合表現。黃梅戲起源于鄉野,生命力頑強,多取材于基層人民的鄉土生活,沒有特定的表演程式、輕松活撥。道教佛教在安慶一帶盛行,“道情”和“蓮花落”出自佛道兩家宗教音樂,黃梅戲兼容并蓄,把這兩種演唱方式融入吸收。而桐城派的蓬勃發展為黃梅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支撐。多元化的文化環境使黃梅戲的表現方式及內容也更加豐富有層次。

      三、促進黃梅戲傳承的措施

      (一)注重文化生態系統維護,推動黃梅戲傳承。黃梅戲的產生發展演變,與自然環境、經濟環境以及它們作用產生的文化環境息息相關。推動黃梅戲的傳承,就要采取有效的保護和扶持措施,從恢復適宜黃梅戲生存的自然生態、經濟生態、人文生態以及由此而構成的文化生態綜合體著手。推廣演出市場的多樣性,通過開發、利用好劇場劇團,不斷嘗試演出形式的變化,與電視、電影傳媒結合,豐富黃梅戲內容,從保持良好的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進行演變。

      (二)在政府政策扶植下,形成多元化發展的戲曲環境。1999年安徽省政府頒發的《黃梅戲藝術事業振興發展綱要》,標志著黃梅戲的第三次興起,被稱作“梅開三度”,這是黃梅戲在政府的主導下迎來的春天,由此可見黃梅戲的傳承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舉辦以黃梅戲文化為主題的藝術活動。政府建立傳統文化會館、黃梅戲藝術博物館、黃梅戲藝術中心等文化活動場所,是傳承與弘揚當地傳統文化的需要,對黃梅戲傳統文化的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黃梅戲藝術學校,為黃梅戲傳承提供一個“加工廠”和“生產基地”。

      四、結論

      黃梅戲形成和發展與長江流域,鄂、贛、皖交匯處的獨特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構成的文化生態系統密切相關,文化生態的變遷是黃梅戲等地方戲曲面臨危機的根本原因,推動黃梅戲文化傳承,就要注重文化生態系統維護,在政府政策扶植下,形成多元化發展的戲曲環境,促進黃梅戲的蓬勃發展。

      作者簡介:

      章志紅(1985-),女,安徽東至人,東至縣文化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鋼琴,群眾文藝輔導。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黃梅戲 生活 文章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免费中日高清无专码有限公司| 1卡2卡三卡4卡国产|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大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欧美va在线视频|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天堂在线最新资源| Channel|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 性欧美video视频另类|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极品丝袜乱系列目录全集|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欧美啪啪动态图|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videossex精品4k|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日本免费无遮挡吸乳视频电影|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japanese酒醉侵犯|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99久久精品国产片久人| 国产片xxxxa片国语对白| 色综合67194| 卡通动漫中文字幕第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