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舞蹈教學中形體訓練的研究與實踐
王戈
【摘 要】形體訓練是舞蹈訓練的基礎和前提,良好的形體訓練是學習舞蹈的必要保障。本文將從舞蹈訓練中形體訓練的目標和意義分析入手,闡述提高形體訓練的可行性方法。
【關鍵詞】舞蹈訓練;形體訓練
中圖分類號:J7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7-0156-01
舞蹈訓練離不開形體的訓練,通過合理的形體訓練,舞蹈者會達到身體形態的優化。身體優雅,舉止得體,這都是積極形體訓練的外延表現。在學習中,學生應充分重視形體訓練對于舞蹈學習的重要性。教學者要設計科學的訓練手段,組織學生提高身體的控制能力,達到美學效果。學員要刻苦訓練,規范練習,堅持做到形體訓練自覺性、優美性、實用性。一旦形體訓練達到既定目標,相應舞蹈水平一定會提高,隨之而來,舞蹈者本身的綜合素質,氣質面貌,舞蹈感覺都會上升一個層次。
一、舞蹈訓練中形體訓練的目標
(一)提高身體素質。舞蹈訓練對于身體耐力的要求很高,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對于大強度的舞蹈訓練是無法完成的。而在形體訓練中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這一目標,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二)身體姿態和外在氣質的提升。通過形體訓練,學生們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外在美的流露,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而且審美意識也會逐漸增強。
(三)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長期的堅持訓練,會促使學生們堅強意志品質的形成,在訓練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通過克服困難的過程,培養了內在的優良品質。
(四)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舞蹈訓練培養美感,形體訓練是形成美感的直接表現形式。堅持訓練就等于一直受美的熏陶,所以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積極向上,樂觀自信。
二、舞蹈訓練中形體訓練的意義
形體訓練的組成內容包括體形和姿態的訓練。舞蹈者完美的體形是長年累月堅持鍛煉和保持的結果,它可以向人們展示外在的形象美。堅持形體訓練的學生,必定氣質優雅,體態標準,舉止大方。長期的訓練勢必要付出很多艱辛,這對于學員的意志品質起到了考驗,只有經受住考驗的學員,他們才會變得堅強、自信、有擔當。舞蹈是一門知識豐富的藝術學科,通過形體訓練的學習,提高了的學生綜合素質,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和眼界,大大加深了學生對于舞蹈的理解和悟性。形體訓練是舞蹈學習的基本功,堅持不懈地科學訓練,是學生能否在舞蹈領域取得建樹的根本基礎。
三、提高舞蹈訓練中形體訓練的可行性方法
(一)提高形體訓練的設備投入。良好的訓練場地和充足的設施是舞蹈訓練的保障。場地要足夠安全明亮,衛生整潔,這是學員能否積極訓練的基礎。訓練離不開音樂的使用,適時更新多媒體教學設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形體訓練要依據因材施教原則。每一個舞蹈學習的學生先天條件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舞蹈教師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和了解,從而為學生設計不同的訓練目標。舞蹈教師要善于觀察,合理靈活地把握學生心理,做好科學的訓練指導,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良性提高訓練效果。
(三)形體訓練要依據循序漸進原則。形體訓練中,切不可盲目加快訓練節奏。訓練內容要貼合學生實際需求,強調規范,由易到難逐漸加深訓練內容。舞蹈教師要把握住循序漸進的原則,形體訓練的提高是需要點滴積累的,這是慢功夫。教師在訓練中可以采取一些新型的訓練方法,讓訓練不再枯燥乏味。學生訓練信心和專注度提高了,訓練效率也會相應提高。
(四)提高舞蹈教師的訓練指導能力。舞蹈教師的訓練能力是學生能否提高形體訓練水平的關鍵。教師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既能準確清晰地講解形體訓練的理論知識,又能根據教學內容,面對學生做好動作的示范指導。良好的訓練需要興趣的激發,興趣可以促發訓練的持久高效進行。無疑,舞蹈教師的訓練指導能力是學生訓練的保障,教師能力越強,水平越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越濃厚,訓練效果就會顯著提高。
(五)形體訓練的科學性和系統性。人體機能和構造是具有生物規律的,形體訓練要把握好這一規律。學生的柔韌性、靈敏性、協調性、力量性各不相同,舞蹈教師在訓練中一定要利用好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相關知識,科學地指導和訓練學生。科學的訓練手段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可能會造成運動的損傷和訓練效果的停滯不前。形體訓練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要相輔相成,二者和諧同步不脫節。根據學生的不同身體素質協調一致地系統性訓練形體,使學生形體訓練更富有表現力,拓展學生的訓練技巧和訓練水平,從而促進舞蹈訓練水平的總體上升。
總之,舞蹈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形體訓練的重要性,科學合理地制定和實現目標,利用有效的訓練手段豐富和提高訓練水平,提升自身舞蹈能力,實現舞蹈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葦.舞蹈形體訓練對中青年女性氣質的影響[J].藝術百家,2012(2).
[2]朱瑛.試論舞蹈訓練在藝術體操教學中的作用[J].齊魯藝苑,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