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話說大秦腔和秦腔舞臺美術

      音樂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15日 06:04

      李康

      【摘 要】秦腔是我國古老劇種之一,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記載,經專家驗證認為秦腔成熟于明代,其昌盛流傳于清代,蜚聲于乾隆、嘉慶年間,扎根三秦大地,流傳西北五省區。因古時陜西長安乃十三朝古都,故而,秦腔曾一度不僅是陜西和大西北的戲,在中華文明古國的歷史上好長時間還曾經是國戲。

      【關鍵詞】秦腔;戲曲;唱腔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025-02

      唱腔是戲曲的主體,秦腔的唱腔非常有特點,它的唱腔和弦律寬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西北原野上“天蒼蒼,野茫茫”渾厚深沉、悲壯高昂、慷慨激越的風格,傾吐著大西北人的心聲,同時又兼有纏綿緋惻、細膩柔和、輕快活潑的特點,凄切委婉、優美動聽。它那粗獷、豪放、大氣,體現著西北人的個性。其唱腔、道白、板路、臉譜、身段、角色門類和演技自成一體,伴奏曲牌非常豐富,舞美燈光,日趨現代化。秦腔歷經數代,日臻完美,而今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戲曲藝術。

      秦腔在陜西境內,因各地方言、語音的不同而演變成四路:流行于關中東府同州(今大荔一帶)地區,稱同州梆子,即東路秦腔,也稱同州腔、老秦腔。因其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多奉為梆子腔鼻祖。其調剛勁高亢,唱腔具有昂揚委婉的先秦風格,其唱腔過門較為短促,更顯“繁音激楚”之美,古秦風駟鐵車轔之剛勁;流行于西府鳳翔一帶的,稱西府秦腔、西府亂彈,即西路秦腔。其調低沉悲蒼,細膩優雅,具有如泣如訴的哀怨特色;流行于漢中、安康一帶的,稱漢調桄桄,又叫漢調秦腔,即南路秦腔。南路秦腔既有高亢激越的特點,又有柔和婉轉的地方特色;流引于西安地區及周邊附近的,稱中路秦腔,它集各路秦腔之長,并兼有端莊寓流的剛健含婀娜的風格。

      秦腔發展的重要時期是清末民初。1912年,李桐軒、孫仁玉等人,在西安創建易俗社,以“補助社會教育,移風移俗”為宗者,創立編寫機構,同時對秦腔音樂、劇目、表演、舞美等進行了全面改革,使其面貌一新,被稱為“改良新聲”。至民國十五年前后,在陜西省相繼建立秦腔班社,如“三意社”、“正俗社”、“新聲社”、“尚友社”等,多達50余家。

      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秦腔改革勃然興起,成為這個時期秦腔發展的主流,并使秦腔藝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毛主席倡導和關懷下,由著名詩人柯仲平、戲劇家馬健翎于1938年在延安創辦了陜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創作了《中國魂》、《血淚仇》等現代戲,創造出“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秦腔。同時,改編了《打漁殺家》、《反徐州》等秦腔傳統劇和歷史劇。在民眾劇團的啟迪和影響下,邊區各地相繼建立了“八一劇團”等一批秦腔劇團。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的指引下,改戲、改人、改制、繁榮劇目。秦腔藝人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舊社會被人瞧不起的“戲子”,而今成了受人尊敬的藝術家。秦腔劇目也如雨后春筍遍及三秦,秦腔藝術有了迅速的發展與提高。五十年代初為推動秦腔藝術的發展,薈集戲曲人才創建了西北戲曲研究院(今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對秦腔的繁榮發展起到了積極的研究、改革和示范作用。

      曾在1958年,由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和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及尚友社三大秦腔劇社組成“陜西省赴京匯報演出團”,赴京匯報演出,轟動京城。秦腔被譽為“老樹紅花”,并于1959年巡回大江南北13?。ㄊ校┭莩?,走遍了半壁河山。

      歷史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也賦予秦腔這一古老劇種以新的生命力,創作、改編演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傳統劇、新編歷史劇和現代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多次提出了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增強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決策,隨著國家社會經濟實力的迅速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為了人民群眾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新需求,陜西廣播電視臺加大了公共文藝頻道的改革,充實了內容和節目播出時間,加強了《秦之聲》、《秦聲飛揚》、《秦之聲大舞臺》和農林衛視頻道的《忙罷戲樓》等欄目。并聯合西北各省區電視臺及河南、山西等周邊省臺組織了多種專業與業余秦腔賽事和眾多群眾演唱活動。最近陜西電視臺公共文藝頻道又聯合西北其他省區和新疆建設兵團電視臺推出了“名師高徒—中國秦腔傳承活動”,這是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又一創舉,我們要為其點贊!

      近年來,秦腔不僅唱遍了三秦大地和大西北,還流行于西藏、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區,走向大半個中國。如今,秦腔不僅流向全國,它正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開放步伐,沿著絲綢之路走出國門,受到國外觀眾的熱烈歡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與提高,故而稱之為“大秦腔”。

      筆者是秦腔舞美工作者,現就秦腔舞美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與同道磋商交流。

      舞美是戲曲藝術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說起秦腔舞美,和其他戲曲一樣,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最早期的演出形式就是一桌二椅之類的程式化的舞臺布置。

      戲曲演出中利用一桌二椅的多種擺設程式編組不同空間,標示各個劇中環境。比如“內場椅”(椅置桌后)表示書房公堂等,“外場椅”(椅置桌前)表示客廳二堂等,桌兩頭置椅表示山坡城樓,桌斜放兩頭置椅表示橋,桌上疊桌表示高山高樓,桌上插小帳表示神龕,兩椅拉開,背插大帳,表示臥床,換插“三軍司令”大帳,則表示軍帳。同一桌,可作桌、床、山、城、云端用。同一椅,可作椅、窯門、牢門、織布機、院墻等用。所謂“一桌二椅”只是泛稱,實際須多桌多椅,《三堂會審》須三桌三椅,《游龜山·三堂》須三桌五椅,《趙飛搬兵·登基》須一桌十椅。

      桌椅的裝飾物,用綢緞制作,襯里子,桌裙、椅帔二者四角及四邊繡邊花和角花,中央繡團花圖案,桌裙上沿有15公分水沿,上繡萱草或回紋,水沿下的主體圖案則繡牡丹、荷花、龍鳳呈祥或松鶴延年之類。六十年代以前,桌裙椅帔僅有面頁,只遮蓋裝飾桌椅的正面,左右兩面空缺。六十年代后,漸次將桌椅兩側亦遮蓋裝飾,桌裙正面為“桌裙”,兩側名“搭簾”,椅帔正面名“椅帔”,兩側亦名“搭簾”,桌椅三面都加以裝飾后,更顯完整與美觀。桌裙椅帔一套名為“一堂”,一堂一色,共有紅、黃、蘭、白、灰、粉等色。紅色用于高官、富豪之家及喜慶場面,黃色用于皇宮,白色用于靈堂,粉色用于繡閣,湖色用于書房,灰色、蘭色用于清貧家,灰色椅帔也可搭在方凳上作石塊之類。

      比“一桌二椅”或者說“多桌多椅”發展更進了一步的戲曲舞臺裝飾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在舞臺上的以電光源照明的畫幕布景,因使用了電光源加以照明,當時人稱電打布景。(此前,“一桌二椅”時舞臺演出因受條件限制,多用汽燈照明,在最早時還曾啟用油燈照明,即所謂“一桌二椅兩盞燈”。)所謂“畫幕布景”,它是將幕布裝置樣式中本應繪制形象的檐幕和側幕改為素幕,僅保留襯底大畫幕,所以稱之為“畫幕布景”。此種布景不按具體戲繪景,而是按題繪景,比如金殿、客廳、臥室內景,皇宮、花園、街道外景,不管朝代、年代,也不管春夏秋冬、陰晴明晦,凡花園即同一花園,凡金殿即同一金殿,亦稱“值班布景”。當時為了以布景變化來增添劇場效果,需進行特殊的設計與制作,暗藏各種機關,達到瞬間的轉換,將其名謂“機關布景”,如活動景片后面用升降車、滑動車、牽引車等裝置,還用槽鋼滑道、翻板陷阱作飛檐走壁等機關裝置。

      五十年代后,秦腔舞臺又引進話劇演出的另一種布景樣式,即層次布景,是將畫幕布景上的景物形象更換為天幕及天幕前的軟、硬景共同組成的層次形象。天幕是以天空、云彩、遠山、遠景為物象的底幕景,五十年代用所繪畫幕作底幕天幕景,到五十年代末期就開始充分發揮電光作用,開始普遍使用幻燈景,即將遠景物象繪制在幻燈片上,再用幻燈機三至五臺為一組景投射在白色天幕上,其空曠遼闊、虛遠飄渺之效果非常好,中前景用軟景片(網景)和硬景片(框景)繪制,這樣的層次布景一直沿用。噴繪的天幕景物是依劇情設計的精致小畫稿放大噴繪,或依劇情選用有關野外的真實景物用攝影、攝像機采集回來再噴繪成大畫幕。這些景片依需要可暗場換景,亦可明場換景。為了提高演出設計效果,還依據劇情需制作一些立體景,舞臺效果更佳像近年來省戲曲匯演、調演中出現在現代戲里的依劇情需要而將蘋果樹、梨花樹、桃花樹等果樹之類固定在著裝與果樹顏色相仿的演員身上,經演員作舞表演,其樹木便能隨演員舞動的身姿而變成能動的景物,更加豐富了戲曲舞臺表現力,亦為表演增光添彩。

      無論什么時期,舞臺上的布景都必須依靠燈光來體現和完善。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現代化高科技的推廣和應用,舞美有了長足的提高與飛速發展。有了更加現代化的舞臺設備,又隨著舞美各部門設計和工作人員素質的不斷提高和密切配合,進而將完整的演出呈現給觀眾。“燈光是舞臺的生命”在當今的舞臺美術中得到了更加充分地體現。

      秦腔戲曲舞臺布景的風格大體可分兩類,一為寫實性,文革中的樣板戲皆為此類,現代戲也多用或與寫意性結合運用。要求如實再現劇中環境。通常表現以透視法和明暗法繪制畫幕,真實反映生活,諸如臥室、客廳、門窗、花園等等,獲取視覺性上的空間感和主體感,同時還以框布硬片景如山石、石獅、門樓等置于臺上,以表現劇中環境的真實性。傳統戲中的門簾臺帳、一桌二椅的陳設,是沿用秦腔最早的寫意性的裝置。而寫意性的布景,大多采用大寫意手法,通過彩繪、剪紙一類圖案,抑或紗幕、紗帳的不同設置,某種圖案的假臺口裝飾,隱喻其劇本題材和生活環境。有些圖案還經大幅度的夸張變形,在似與非似之間表現不同的時空。

      上世紀五十年代來,秦腔舞美也從固有的形式中解放出來,經過同志們努力推敲,大膽嘗試與創新,幾十年來,成績卓著,變化飛速,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應該很好地總結,并不斷借鑒外地外省區劇種和兄弟院團舞美之長來充實、提高、完善自我。

      舞美工作者應該堅定信心,熱愛所從事的事業,善于學習,提高政治思想認識水平,注意深入和觀察生活,積累充實社會和生活知識,注意學習有關戲曲藝術和舞美知識,提高修養,加深藝術造詣,磨練、提高設計與表現技巧,熟練掌握和不斷提高電腦試用技能,合理運用現代科技手法,抓緊開展理論研究,把秦腔舞美推向更高的層次,促進戲曲藝術的發展,以奉獻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為發展黨的文藝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2003年12月18日出版的《三秦都市報》增刊。

      作者簡介:

      李 康(1975-),男,陜西大荔人,國家二級舞美設計師,現任陜西省渭南市秦腔劇團舞美設計。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秦腔 生活 文章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正能量网站不用下载免费观看视频软件|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韩国伦理片年轻的妈妈|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抽搐免费网站 | 又爽又刺激的视频|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粗大黑硬长爽猛欧美视频|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看电视电影|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污视频app网站|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一本伊大人香蕉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在线精彩视频|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瑟瑟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视频|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女人色毛片女人色毛片中国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 成年1314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色135综合网| 希崎杰西卡一二三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第315页| 福利体验区试看5次专区|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日日天干夜夜人人添| 冬日恋歌国语版20集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