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和馨園社區成立群眾文化藝術團
張潔
(肇慶市鼎湖區文化館,廣東 肇慶 526000)
摘 要:物種文化藝術團隊的孵化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順應時代需求的發展趨勢,很多地區的文化館作為文化藝術團隊發展的重要載體,給予文化團隊孵化一個恰如其分的場地和方向,實施兩者額雙贏,群眾文化的構建從根本上服務群眾,充實群眾的精神生活,實現現代化社會的和諧與長治久安,因此,本文就群眾文化團隊構建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和并已鼎湖區文化館為應用實例對創建群眾文化藝術團隊孵化項目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物種文化藝術團隊;孵化模式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233-02
文化館是一個地區文化典型發展的軸心,文化孵化和文化成熟、文化的創博和文明的提升都是建立在文化館精心策劃方案、有條不紊的實施基礎之上的,所以,文化館在地區的文化創建和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肇慶市鼎湖區文化館為載體,詳細分析文化館如何事無巨細地創建群眾文化的孵化,以及如何將團隊文化建設的矛盾和活動之間的突出中找到平衡點進行詳細介紹。
一、群眾文化團隊創建的必要性
經濟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現如今的群眾在需求上已經發生變更,我們不在是需要溫飽,我們需要的是精神的充實和愉悅的生活態度,所以,文化建設在這種需求變更下應運而生,看展基層文化建設,往大了說是形成我國群眾文化的一個重大突破,往小了說,是構建每個生活居民的精神文化家園,在身體與精神之間形成一種和諧的調控。一個優秀的群眾文化團隊在很大層面上能夠點燃周圍群眾對文化的潛在熱情,因此,群眾文化團隊的最大作用在于形成“共情”,很多文化團隊的隊員都是來自于群眾本身,對于人民群眾的精神和文化層面的需求非常了解,因此,他們會設身處地考慮更多居民的需求,所以,群眾文化團隊的構建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將群眾文化滲透到每家每戶最有效的途徑。而且,通過文化建設,可以最大限度增強群眾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促進社會繁榮的重要手段。
二、當前群眾文化藝術團隊的突出矛盾
(一)群眾文化團隊素質不高
當前,我國很多地區文化館的群眾文化團隊素養參差不齊,導致文化構建和發展也是躊躇不前,很多文化團隊的成員對活動的組織協調性相對較差,沒有非常正式的對藝術活動相關的知識進行學習,所以,就容易出現古板、僵硬、缺乏創新的現象,就以肇慶市的廣場舞團隊為例,很多領舞都是一個愛好者通過舞蹈自學而提煉出來,并沒有實質上專業人士進行編排,所以廣場舞蹈都是同一個簡單的動作不斷重復循環,歌曲也是單曲循環,這樣形成的廣場舞因為缺乏創新,反復重復的乏味而實施不了可持續,因此,對于廣場舞蹈的編制最好請教專業人員,編制出來的廣場舞動作瀟灑舒服,動作的難易程度形成梯度,動作可以分為好幾個批次進行學習,每一個系列動作對應一首應景的、有相同節奏感的音樂。其他的文化活動也是同樣的道理,群眾文化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對生活敬請享受和欣賞的態度,因此,它需要被擴大,而且文化團隊的年齡層次都集中在女性和老年,這極大地制約了群眾文化團隊的發展。
(二)缺乏扶持,管理制度不完善
文化團隊的建設和管理除了需要相應的專業人才去打理,更重要的而是得到政府的支持與肯定,文化團隊孵化的前提也是政府給予相應的經濟扶持和物質支撐,除此之外,團隊的活動場地也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文藝團隊活動的基本場所是以文體廣場以及文化館、文化宮、文化站、社區活動中心為主,由于場地有限,大多數群眾文藝團隊的文化陣地難以固定,超過50%的團隊表示活動陣地不足,文化團隊相關的管理,何種文化表現形式?怎樣安排這種形式?如何在群眾中擴大影響力?文化團隊中是否需要構建后勤團隊?如何構建?等等,這些都是管理層面上的缺失和漏洞,一個完整的文化團隊應該在創建文化孵化的過程中完善管理制度,讓所有程序的細節和處理方案分工,并最好實施責任制度。
三、加強群眾文化藝術團隊孵化模式的策略
(一)全面提供孵化服務
鼎湖區位于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下游,是肇慶市中心城區重要組成部分,屬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范圍主體之一全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區內生物物種起源古老,鼎湖區文化館就將館內很大一部分場地劃撥給專門用于文化孵化項目,讓群眾文化團隊由一種“落葉歸根”有自己小主戰場的感覺,如此,讓團隊在構建文化群體的過程中有極大的而存在感和激情,同時,館內還特意從文化建設構建表現優異的其他館的專家進行交流講座,引進專業計算機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將文化建設的孵化與科技相結合,實現網絡孵化,結合鼎湖區文化館和鼎湖區人民群眾的文化深度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團隊管理方案,將文化團隊的孵化進行考核和評估,實施獎勵制度和責任制度,構建多個團隊并駕齊驅,形成良性競爭,以此來促使團隊孵化的最優化。群眾文化團隊孵化不會一蹴而就,因為文化的發展是以健康為目標,以興趣愛好為載體,像這種以健康投資為渠道的藝術形體一定存在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所以,在文化構建中可以將地方戲劇或文化特色穿插進去,風格迥異但標新立異,組織各種有益發展的賽制。
(二)加大政府力度
文化構建團隊的自我成長能力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因此對于這種能力不是領導者啃掉一本書或者通過一門考試就完成的,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而過程,因此,政府和社會對于文化構建孵化模式的平臺創設要全面,比如,安排各個館區對廣場舞等活動的交流學習,對于具有文化特色的書法、音樂和創造發明等等,特別優異的可以邀請進入鼎湖區文化創建網絡主頁進行經驗交流,對于有潛力的團隊、但經濟相對拮據的可以通過政府資助,當然,政府也要及時對正在實施的提升文化創建孵化效率的相關進行跟蹤分析,最好在其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時,深處援手,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政策支持,充分調動全社會創業資源配置的能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創新創造力支持體系,提供高效的行政服務和堅實保障。
(三)擴大影響力,吸引更多愛好者
文化團隊的發展需要不斷壯大,只有不斷的輸入新鮮的血液,才能實施團隊的特色和創新,過于死板的文化團隊存在的價值和可持續發展都是一個瓶頸,所以,必須擴大文化團隊的影響力,搭建團隊展示平臺,吸引更多、更年輕、更有創新思維的人民群眾參與進來,俗話說得好,牛人都是來自民間的,因此基地通過搭建團隊展示平臺,提供各類文藝參賽表演、展示交流、社區巡演、文藝精品創作、文化志愿服務等有組織、有影響的更多發光發熱的機會,讓團隊直接與公共文化對接,反哺公共文化。
四、結語
藝術源自于生活 ,這句話受到了眾多人深刻認同 ,筆者亦是如此。對藝術形式而言 ,通過挖掘生活的藝術性來提升藝術表達的深層內涵必然是不可多得的契合點,因此藝術團隊的孵化也不盡然是高超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真正的優秀藝術工作者的作品應該是雅俗共賞,沁人心脾的,需要從生活中體驗、在生活中啟發、對生活進行感觸,只有這樣才會平實無華、親和溫暖,這樣的作品才能與聽眾和觀眾之間形成共有經歷和交集體會,這樣的作品才能真情流露。
參考文獻:
[1]蘭文.甘肅省蘭州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群眾自發文藝團隊建設機制”創建紀實[N].中國文化報,2114-12-24.
[2]何靜.團隊建設中的激勵機制建[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3.
[3]程莉娟.扶持民間文藝團隊促進民間文藝發展[J].大眾文藝,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