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磊
【摘 要】學生學習單簧管,最重要的目的是進行演奏,將優美的音樂藝術通過嫻熟的演奏技巧展現在聽眾和觀眾面前。因此,單簧管教師在教學中要著眼于人們對藝術的追求和學生未來的發展,積極探索提高學生演奏能力的方式方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培養學生單簧管演奏能力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單簧管;演奏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J62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7-0206-02
單簧管是木管樂器的一種,屬于西洋樂器。它的笛頭用蘆竹制作而成,小筒與管身之間可自由伸縮,從而實現對聲音的調節。單簧管最突出的特點是其音域廣泛,而且隨著間區的不同,其音色也各有特色。因此,單簧管被稱作“女高音”,是一個樂隊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1]。但是,單簧管對演奏技能的要求很高,演奏者必須經歷刻苦艱難的訓練才能熟練把握。
當前,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對文化藝術生活的追求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人們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對各種器樂的認知程度得到很大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在單簧管教學中不斷提高標準,不僅要“會”、要“能”,而且還要表現出高水準、高質量,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藝術消費藝術欣賞需求。
一、指導學生掌握演奏方法
一是保證姿勢正確。單簧管演奏對姿勢有著特殊要求,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雙腳自然站直,雙腳的寬度要和肩寬保持一致。同時要挺胸抬頭,雙下肢均衡用力,保持呼吸的自然與順暢。姿勢的正確與發音息息相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發音的正確到位,使演奏者找到狀態與感覺[2]。雙臂要保持自然下垂,用右手拇指以正確的姿勢支撐住樂器,將其他手指放置于相應的音孔位置,肢體與手指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狀態。確立好身體各部分的姿勢后,要使樂器與身體的角度保持在45度左右。
二是掌握正確的口型和發音方法。單簧管在發音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如音的發生、增強、減弱、消失,單簧管都可以進行完美的表現。單簧管發出的音色具有飄渺的特點,在較為空曠的地方,給人一種余音繚繞、回味不絕的體會。在吹奏時,笛頭放在嘴中,上門牙要置于笛頭的光滑處,約一厘米左右。吹奏者的嘴角要微微上揚,將舌頭抵近哨片,發音時與呼吸作好配合。
三是正確運用手指動作。單簧管在手掌托舉的作用下,使弧度緩緩上升,手指動作方式與鋼琴彈奏類似,其區別在于彈奏鋼琴時用的是指尖位置,而吹奏單簧管時用的是手指肚。要使虎口位置張開,將下節置于第一個關節位置處。手指動作用來變換音色,要求手指要完全覆蓋音孔,保證其氣密性,從而保證音色的完美。
四是把握好氣息。在管樂演奏中,氣息因素最為重要。要保證口型正確,在此基礎上科學地運用氣息,才能使樂曲優美流暢。在演奏過程中,手指要有很好的靈敏度,把握好舌頭的張弛,并使二者做到協調一致、配合圓融。
二、培養學生的樂感
任何一門藝術都強調感覺。單簧管演奏亦然,要求演奏者要有很好的樂句感。單簧管演奏的效果,重要的一方面是演奏者正確地把握調性色彩、節奏的變化以及樂曲旋律的特點等,而這些都取決于演奏者的樂感[3]。這對演奏者的音樂聽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其用正確的嫻熟的音樂聽覺,控制演奏行為,使其在單曲的理解、設計、布局方面與肢體、手指、舌頭的操作形成完美的協調。
(一)注重歌唱性。演奏一首樂曲,首先要讓學生學會歌唱,可以先進行有聲演唱練習,在演奏時進行無聲演唱,使演唱與演奏結合在一起,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調式感以及音樂聽覺能力。很多單簧管演奏專家都強調演奏的歌唱性,注重對學生歌唱意識的培養,充分說明了這種能力的重要性。
(二)注重自然性。音樂的旋律就像一條流動的河流,其源頭就是起句,支流的匯集就是音樂的推動,沖破峽谷就是音樂的高潮,歸入大海就是音樂的收束。這是音樂的鮮明特點。在演奏中表達樂句結構,也要像河流一樣注意呼吸、語氣、語調的自然流暢。有的學生把演奏練習當作機械的演示樂譜的活動,沒有融入自己的藝術感受,沒有調動自己的思維情感,這樣演奏出來的單曲難免生硬[4]。因此,在指導學生練習演奏時,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曲子的調性和調式以及拍號,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整體概念,并據此標出指法。指法與氣息一樣重要,它對樂句的連貫性有著重要影響。在開始練習時,要放慢節奏,在慢節奏演奏中使記憶得以鞏固,同時注意檢查句法以及音符準確性。慢速演奏就如電影的慢動作,有助于演奏者看清楚細節部分,檢驗其準確性與正確性,以及手指操作的適當性。
(三)注重情感的調動。在單簧管演奏教學中,許多教師片面地強調方法、技巧等,當然,這對于初學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但是當學生具備一定基礎之后,一味地強調技巧方法,學生很難得到進一步提高。原因在于,作為一門藝術,技法只是其外在的東西,如果要再上一個層次,必須將人的思維情感融入藝術之中。單簧管演奏藝術也是這樣。有人說過,單簧管藝術的表現,不是“吹奏”單簧管,而是在“演唱”單簧管。也就是說,在演奏單簧管時,要把藝術技法與內心思想、情感,以及氣息緊密結合,使之融為一體。確切地說,好的曲子不是用嘴吹出來的,而是用心唱出來的。聲音只是一種手段、一種媒介,單簧管只是一種器具,只有情感的深度融入,才能使音樂具有動人的藝術魅力。
三、把握好演奏風格
上文述及,演奏單簧管不僅僅要求演奏的技巧,還要求演奏者要有較高的音樂領悟能力。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演奏時,要注重對音樂理念的詮釋,使學生深入了解音樂的內涵,加上較好的演奏技巧基礎,才能使整體演奏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音樂的產生與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民族,加之不同特點的音樂家,使音樂風格琳瑯滿目、豐富多彩。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把握好不同的音樂風格。如在古典音樂教學中,就要深入地對代表人物進行分析。如莫扎特是音樂神童,在他的音樂里,賦予快樂的情感因素,也有鮮明的陽光、純真的特色。因此,指導學生演奏他的作品,就要注重表現樂觀、愉悅、陽光、純真的特點[5]。
與此同時,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技法之后,沒有必要要求學生整齊劃一,完全按照教科書的方法理論去操作,而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使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有包容性思想,尊重學生對音樂的個性化理想和解讀,鼓勵學生把自己獨特的內心感受融入到演奏之中。只有這樣,學生在演奏時才能做到身心投入,才能演奏出動人心弦的曲子。
四、提升學生的練習興趣
單簧管演奏的音樂雖然是優美的、獨特的,但練習過程卻是枯燥的、艱苦的,很多學生為此而影響了專業發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練習的興趣。如把音符中的高音部分進行分離,先讓學生單純練習單節奏部分,將音符當作節奏性鼓點,通過擊打鼓樂、拍手等方式表現節奏,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體驗單節奏的樂趣,體會其特點。學生在充分領悟音樂節奏之后,再進行單簧管演奏,就會使音樂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時,還要寓教于樂,多組織學生開展自娛活動或演藝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換取之后加倍的努力。
五、增強演奏的表現力
教師在教學中始終要強調學生認清自己的角色,即一位藝術的演繹者、創造者、展示者,使學生明白掌握吹奏的技能并不是最終的目的,這僅僅是表現音樂作品的基礎條件。有的學生在演奏時只是簡單地吹出音符、旋律、節奏等,表現機械、僵化,沒有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內心情感表達出來,也使音樂的呈現缺乏表現力,很難引起觀眾的共鳴。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表現力培養的后果。在單簧管演奏中,表現力決定了藝術魅力[6]。有的人以為,演奏時只要掌握好口型、呼吸、指法等,就是技能高超的表現,關于對音樂的理解、情感的表現等等,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東西。其實,這種理解大錯特錯。可以說,每一次演奏,都是音樂作品的一次再創作,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情感,演奏的表現力是絕不可能相同的。因此,在教學中,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技能之后,要把表現力的培養貫穿始終。在研究探討作品的時候,要有全局觀念,綜合考慮到作品的各種因素,如作者的時代背景、民族特點、情感特點等。在練習的過程中,要使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統領整個練習過程,深入領悟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結合其作品風格、藝術觀點等,準確把握作品整體風格特點。在練習演奏的過程中,教師要要求學生認真體察聲部音色,因這是旋律與和聲的重要構成元素,并找出操作技術中的難點,反復加以練習。要求學生深入體悟作者在創作作品時的意圖,如速度與造型等。一般來講,作者在創造曲目時,已經通過種種標記表明了其情感、思想。因此,學生要記住曲子的所有標記,在演奏過程中用心執行。如果學生對作品整體把握不足,只是簡單地執行操作,那么這樣的演奏只能說是樂器操作,而稱不上是音樂作品的再創作。優秀的單簧管教師,不僅要教導學生熟練各種操作技巧,更要從技術層面超越出來,從形而上的角度指導學生。因為所有的技術都是為表達藝術情思而存在的,離開了這個藝術內核,所謂的技巧只剩下了空殼。
六、結語
單簧管教學是一個系統性的復雜的工程,它是教師理念、教法與學生悟性、藝術造詣和刻苦訓練相結合的產物。因此,教師首先要一絲不茍地教學生掌握基本姿態、口型、氣息等基本要領,又要從遵循藝術的規律,指導學生認真學習和把握樂感等要素。在學生經過訓練達到基本要求之后,就要著重訓練其對音樂風格的把握,增強演奏的表現力。總之,訓練的各個環節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談不上藝術的表現;沒有對作品風格、情感、表現力的理解與感悟,并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演奏的技法也就失去了靈魂。
參考文獻:
[1]常琦妍.淺析單簧管教學中的問題與分析--莫扎特《A大調協奏曲》[J].華章,2013,(31):171+173.
[2]龔志甫.談單簧管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J].人間,2016,206(11):267.
[3]韓永明.略論單簧管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J].大眾文藝,2015,(3):209.
[4]邸曉嫣.我們的單簧管教學到底缺什么?——對兩屆北京國際單簧管比賽結果的反思[J].樂府新聲,2015,33(2):221-223.
[5]董旭.中小學音樂第二課堂單簧管教學研究——以石家莊市兩所學校為例[D].河北師范大學,2015.
[6]趙博.高等藝術院校單簧管樂隊的教學研究[J].戲劇之家,201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