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瀟瀟
【摘 要】傳統戲劇是我國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對促進我國藝術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對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的特性和功能進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不僅能實現對歷史遺產的保護,還能滿足現代人追求精神文明的需求。所以,本文對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的特性和功能分別進行分析,讓更多現代人了解其藝術魅力。
【關鍵詞】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統;特性和功能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4-0036-01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現代人更多追求的是高科技和智能化設備,繼而忽視了發展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主要原因是對傳統戲劇的認識不夠,缺乏對其文化精神的弘揚。
一、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的特性
(一)傳統戲劇表演是對戲劇文化的延續。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傳統戲劇表演作為特殊的藝術瑰寶,應當被現代人重視并加以發展和傳承。通常情況下,傳承人是所有傳統藝術的主要條件,傳統戲劇表演也是如此,他們肩負的是傳遞傳統文化的重任。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傳統戲劇文化逐漸被各種現代文化取代。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越應該重視文化藝術傳承的重要性。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對國家整體文化的增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傳統戲劇表演藝術是我國民間發起的一種藝術,其發展和演繹都需要通過繼承人來實現,這是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區別所在,這也導致了傳承傳統戲劇表演藝術的道路更加艱難。
(二)傳統戲劇精神的發揚。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對表演者有很高要求,需要能夠將其藝術魅力充分發揮出來。所以,作為傳統戲劇表演的藝術者要延續這一文化遺產,必須刻苦鉆研和練習。在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的過程中,不僅對該藝術的價值有所表現,也展現出了表演者的個人精神和努力。這種行為勢必能讓更多人認識到這一文化遺產的魅力,并加入到傳承傳統戲劇表演藝術中來,以推動傳統戲劇藝術的發展。
二、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的功能
文化的認同是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最大的目的,也是基于傳統戲劇表演藝術的一種特性。我國歷史文化久遠,傳統戲劇表演在發展中凝聚了每個時代的文化特征,是歷史沉淀最有價值的文化遺產。可以說,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應當是建立在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的基礎上,是我國獨有的文化遺產,展現的是華夏文明。傳統戲劇表演藝術要獲得文化的認同,必須要傳承人進行弘揚,將戲劇本身的藝術魅力展現出來。
傳承人是傳統戲劇延續的基礎條件,如果現代人對傳承沒有意識,那傳統戲劇表演藝術的魅力會逐漸被埋沒,并會被各種現代文化所取代。所以,傳承人必須要了解傳統文化,通過學習,讓傳統戲劇表演藝術通過現代化方式得到大家的認同。同時,在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的道路上,還需要對當前新時代的元素加以結合,從現代人的審美觀和接受范圍進行考慮,只有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被大眾接受。這些是傳統戲劇表演藝術要實現傳承的主要條件,不僅要保留傳統古老的文化藝術精髓,還要吸收新鮮文化,讓其能夠一代代傳承下去。同時,傳統藝術本身就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各個時期的藝術文化特點最終都會呈現到傳統戲劇表演藝術上。
總的來說,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具有強烈的歷史文化氣息和藝術特點,與我國歷史文化、社會發展等有著極大聯系。所以,傳承傳統文化、發揚戲劇表演藝術,是對傳統文化最大的尊重。同時,通過各種有效渠道來對傳統文化藝術加以宣傳、發揚,可以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到歷史文化藝術,并對其具有學習和傳承的興趣,為傳統戲劇表演藝術的發展提供機會。同時,社會應當給予傳承人必要的物資條件,讓其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傳承事業中,解除生活上的后顧之憂。
傳統戲劇表演藝術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采用“動態化和活態化”的方式進行保護,最大限度保護和弘揚文化藝術和精神。傳統藝術之所以能夠一代代傳承至今,并充分保留藝術本質和魅力,離不開繼承者的不懈努力,他們是記錄和保存歷史文化藝術財產的基礎。所以,對傳承人的培養和投入是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最應重視的部分。
三、結語
總之,傳統戲劇表演藝術不僅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還是我國的“國粹”,應當通過對自身藝術魅力的發揮,提高現代人對傳統文化藝術的了解。所以,傳統戲劇表演傳承人通過極具特色和內涵的表演藝術去宣揚傳統文化,通過結合現階段的新鮮元素來豐富傳統藝術,讓其更加適應現代人的審美眼光,促進傳統戲劇表演藝術的傳承。
參考文獻:
[1]王琦.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的特性和功能[J].音樂時空,2015,(1):113-113.
[2]全婕.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藝術初探——以藤縣牛歌戲為例[J].歌海,2015,(6):35-38.
[3]王云芳.淺析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人的特性與功能[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2,(6):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