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擊樂器及鋼琴的秘密.ppt
王舒
【摘 要】自鋼琴誕生以來,其已經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滄桑變化。鋼琴樂器在結構以及音色上的變化與發展,促進了鋼琴音樂風格以及演奏技巧的變化與發展。鋼琴音樂的發展歷程與鋼琴樂器的發展歷程是一脈相承的。本文主要對各個時期鋼琴樂器以及鋼琴音樂的發展進行了探討,以期對鋼琴樂器及音樂的歷史發展脈絡進行梳理。
【關鍵詞】鋼琴;樂器;音樂;歷史發展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6-0079-02
鋼琴作為音樂領域的重要樂器之一,以其寬廣的音域、多變的音色以及豐富的表現力與渲染力創造了眾多優美的樂曲,在音樂藝術歷史的長河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音樂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鋼琴音樂也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音樂藝術的世界里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優美的旋律,千變萬化的節奏深受音樂愛好者的追捧。鋼琴樂器分為古鋼琴與現代鋼琴,無論是現代鋼琴還是古鋼琴,其發展都推動了鋼琴音樂的創造與發展。本文從文藝復興時期談起,簡要論述了我國鋼琴樂器及鋼琴音樂的歷史發展與變遷。
一、文藝復興時期鋼琴及鋼琴音樂的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1430年-1600年前后),這一時期在思想及文化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新的思想萌芽逐漸打破了古希臘以及古羅馬思想文化的影響,人的個性與自由得以張揚,對音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古鋼琴開始脫附于聲樂作品,漸漸形成獨立的樂器作品形式。
(一)文藝復興時期鋼琴樂器的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的鋼琴樂器主要有擊弦古鋼琴與撥弦古鋼琴,其中擊弦古鋼琴又叫做“鍥槌鍵琴”。這種琴最先產生于十四世紀的末期,早期的擊弦古鋼琴呈現出長方形的盒子狀外形,琴鍵與弦形成垂直排列的布局,并且還沒有琴腿,而是被放置在桌上進行演奏的。而最早的擊弦古鋼琴僅有一根弦,處于一弦多鍵的形式,比現代鋼琴短,并且相對而言也比較窄一些,音域也比較窄,只有1-3.5個八度,演奏者只用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三根手指來演奏即可。這種琴的音色有鋼片金屬的感覺,并且音量只在pp-mp之間,聲音比較柔軟。
撥弦古鋼琴也產生于14世紀,但是到15世紀才開始被應用。根據有關史料記載,第一架撥弦古鋼琴是意大利的赫爾曼于1397年制造的,因其是借助在鍵盤末尾的鳥類羽管或者是皮質的撥子撥弦發音,所以它又叫做羽管鍵琴。這撥弦古鋼琴在音量上比擊弦古鋼琴要大,其音量范圍在p-f之間,音色相對來說也比較明亮,極具穿透力。由于鋼琴的大小不同,其音域在3-5個八度之間。因其特殊的音色,撥弦古鋼琴在宮廷室內音樂為代表的古音樂盛行時期,在音樂的歷史上實現了長達三個世紀左右的輝煌。
(二)文藝復興時期的鋼琴音樂的發展
在文藝復興的早期以及中期,由于受傳統音樂哲學觀念的影響,古鋼琴音樂還沒有從聲樂藝術當中脫離出來,古鋼琴音樂常常依附于聲樂、管風琴等音樂形式。但是隨著鋼琴樂器制造技藝的增強,古代鋼琴樂器不斷完善,逐漸實現自己單獨演奏復調音樂。到了文藝復興的后期,也就是十六世紀末期,古鋼琴音樂才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音樂風格,新的樂曲體裁開始產生,專門為鋼琴而作的音樂慢慢產生,如幻想曲、變奏曲等等。這一時期漸漸涌現出了諸多著名的鋼琴音樂藝術學家,如意大利的克勞迪歐·梅魯洛、西班牙的安東尼奧·德·卡貝松等,使得鋼琴音樂逐步登上了音樂藝術的魅力殿堂。
二、巴洛克時期鋼琴及鋼琴音樂的發展
在西方的音樂歷史長河中,人們將1600年-1750年的這段時間叫做“巴洛克時期”。這一時期的音樂注重華麗的裝飾,熱烈的情感以及富有戲劇性的對比等,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風格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一時期的音樂主要受科學文化以及宗教的影響。
(一)巴洛克時期鋼琴樂器的發展
巴洛克時期鋼琴樂器的發展主要分為古鋼琴的發展以及現代鋼琴的發展。在十七世紀,由于對音樂的需求,擊弦古鋼琴的弦數有所增加,琴鍵與琴弦一一對應,使得鋼琴演奏的音階變得更為方便,隨后古鋼琴又發展成為了每個琴鍵對應兩根或者三根琴弦,使得古鋼琴的音量得到增加,音域增加為4-5個八度。但是綜合來講古鋼琴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到了十七世紀中后期,擊弦古鋼琴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現代鋼琴。1700年意大利鋼琴家巴托洛米歐·克里斯托福里發明了第一架現代意義上的鋼琴,這是人類音樂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隨后鋼琴家們不斷地對鋼琴進行探索與研制,到了1739年意大利的加利安諾制造出了最早的立式鋼琴。
(二)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的發展
同巴洛克時期鋼琴樂器的發展相對應的,這一時期的鋼琴音樂的發展也分為古鋼琴音樂與鋼琴音樂的發展。這一時期的古典鋼琴音樂不僅僅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古鋼琴音樂的特點,還摒棄了文藝復興時期古典音樂的呆板、拘謹等缺點,對古典鋼琴音樂開始加以裝飾,使重音得以突出,旋律得以修飾。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庫普蘭、拉莫、巴赫等,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由初期的主調音樂向復調音樂的轉變可以在巴赫的音樂作品中得以體現。
三、古典主義時期鋼琴及鋼琴音樂的發展
在音樂歷史上將1750年到1820年這段時期稱為古典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的鋼琴樂器及音樂的發展主要受歐洲工業革命、法國啟蒙運動以及德國狂飆運動等的影響,人們崇尚自然,追求平等,注重自我價值與自我情感的實現。這一時期大多數的音樂作品都是為鋼琴而作的,雖然這一時期的鋼琴在聲音上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小,但是其在音色以及音量的變化上伸縮自由。
(一)古典主義時期鋼琴樂器的發展
這一時期鋼琴樂器的制造技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多種鋼琴制造專利產生,在這期間西爾伯曼及其十二門徒對鋼琴樂器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分別制造出了英國式擊弦機鋼琴與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也就是頂上式擊弦機與跳上式擊弦機,這樣便形成了兩大鋼琴樂器的制造流派。到了十八世紀八十年代,鋼琴得以快速普及,古鋼琴逐漸走出了人們的視線,現代鋼琴已經取代了羽管鋼琴統治級別的地位,逐漸占據了鍵盤樂器的主導地位。
(二)古典主義時期鋼琴音樂的發展
十八世紀中期以后,隨著鋼琴樂器的完善與發展,鋼琴音樂也取得了質的飛躍,鋼琴音樂不再是皇家教堂以及私人音樂的專屬,逐漸走向了大眾化。古典主義時期的鋼琴音樂主要受歌劇藝術的影響,在音樂結構上更加復雜,氣勢更加磅礴,但是在音樂內容上卻比較簡潔、和諧以及平衡,音樂風格明朗,富有詩意以及溫暖,這一時期涌現出了海頓、莫扎特以及貝多芬等著名的鋼琴音樂家。
四、浪漫主義時期鋼琴及鋼琴音樂的發展
西方音樂史上,將1820-1900年這一階段稱為浪漫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的音樂主要以尊重人的本性與價值為主導性思想,強調人的主觀感受,注重對人的內心情感以及體驗的表達。這一時期在音樂史上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繁盛狀況,這一時期產生了眾多優秀的作曲家。
(一)浪漫主義時期鋼琴樂器的發展
這一時期的鋼琴制造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鋼琴制造技藝大幅度提升,在音域的擴展以及音質的改善等方面實現了提升與改進。首先,鋼琴的穩定性和堅固性得到了加強,使得鋼琴可以承受較大的琴弦張力;其次,鋼琴擊弦機的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與優化,為現代鋼琴擊弦機的制作提供了參考;再次,這一時期鋼琴的各個部件也不斷得到了改進與提升;最后鋼琴制造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鋼琴制造業穩步前進。
(二)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的發展
這一時期的鋼琴音樂在其音樂風格與演奏技術上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首先,鋼琴樂曲的旋律更加的豐富,旋律的風格更加的華麗,富有情感,表現意義增強,節奏變化多樣;其次,和聲變化音開始增加,和聲的功能性也在慢慢淡化,三度、二度以及小二度等音程的使用,增加了樂曲的色彩性;再次,鋼琴的演奏技巧變得更加的多元化以及多樣化;然后,在鋼琴樂曲的曲式上對于織體的前后連貫的追求更加突出;最后,鋼琴音樂作曲家對于與聽眾的交流更加的在意,標題音樂得以創作與發展。這一時期的鋼琴音樂更加富有表現力。
五、印象主義時期鋼琴及鋼琴音樂的發展
印象主義時期(1880年前后-1930年),這一時期的音樂主要受印象派主義藝術風格的影響,更加注重通過音色的轉變來營造意境。
(一)印象主義時期鋼琴樂器的發展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鋼琴樂器逐漸演變成了平臺鋼琴與立式鋼琴兩大類型,二者的機械裝置在性能上已經十分完善,鋼琴開始大規模生產,并逐步走向家庭,開始迅速普及。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也就是1914-1918年間,多數鋼琴制造企業被摧毀,幸存下來的公司開始逐漸恢復生產,1920年前后,鋼琴的需求又逐漸恢復。十九世紀末期開始出現了自動鋼琴,并且更多的優質的鋼琴被不斷研制出來。
(二)印象主義時期鋼琴音樂的發展
印象主義時期由于鋼琴在機械性能以及其它各個部件的性能都已經趨于完善與穩定,所以有創新意識的鋼琴家便開始了對鋼琴其它表現因素的探索。涌現出了德彪西、普羅科菲耶夫等鋼琴家,他們借助不同的鋼琴演奏技巧創造了不同的鋼琴音樂風格,極具特色。
六、二十世紀至今鋼琴及鋼琴音樂的發展
(一)二十世紀至今鋼琴樂器的發展
自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期,鋼琴逐漸定型到現在的100多年以來鋼琴的機械裝置以及主要的結構都未得到重大的變革,鋼琴制造商們著力于對現代鋼琴的音質進行改進與完善,使得鋼琴的各個零部件不斷得到改善,以使人們在彈奏時有更好的舒適感,運用更為自如。到了二十世紀初自動鋼琴也被快速興起的留聲機、錄音機所取代,八十年代末期出現了現代自動鋼琴,二十世紀下半葉又出現了電子琴等,多少年來,人們對于鋼琴的探索從未間斷,為鋼琴色彩與魅力的展現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二)二十世紀至今鋼琴音樂的發展
二十世紀至今,鋼琴音樂的創作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新的鋼琴作品打破了傳統音樂的創作格局,沒有調性以及時間記號,鋼琴音樂家借助電子設備以及計算機輔助創作音樂作品,在創作技巧與手法上發生了質的改變。鋼琴音樂既能夠用于獨奏、合奏等,也可以在交響樂中擔當角色,鋼琴可以演奏的音樂體裁也變得多元化。
七、結束語
縱觀鋼琴樂器與鋼琴音樂的發展歷史,其先后經歷了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印象主義時期以及二十世紀至今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階段都對鋼琴樂器進行了較大的完善與變革,鋼琴音樂也隨著樂器的變革而發生變化,不同的歷史時期都產生了具有代表性的鋼琴音樂藝術家,他們不斷的探索與努力,推動了鋼琴樂器以及鋼琴音樂的發展,為音樂藝術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菲菲.浪漫主義時期鋼琴演奏技法的演進[J].隴東學院學報,2016,(03):137-140.
[2]馬芮.鋼琴發展與音樂流派變遷[J].音樂生活,2006,(1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