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2007年,“帕拉天奴”杯首屆中國音樂創作(鋼琴作品)大賽推出了數部優秀作品,其中《動感北京2008》榮獲本屆大賽三等獎。作品在藝術構思、寫作技法、人文精神、美學追求、個性語言等方面比較突出。本文嘗試對該作品進行剖析,旨在讓更多的學習者了解這部優秀之作,了解年輕的作曲家趙梓翔。
【關鍵詞】趙梓翔;《動感北京2008》
中圖分類號:J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098-01
2007年“帕拉天奴”杯首屆中國音樂創作(鋼琴作品)大賽推出了數部優秀作品,契合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的作品《動感北京2008》映入了大家的眼簾,其在來自世界各地的381部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三等獎。2010年,此曲又獲得美國紐約“金鑰匙”國際作曲比賽金獎,同年,曲作者趙梓翔在維也納世界青年作曲家作品音樂會上演奏該曲,獲得極大好評。
一、趙梓翔及其創作
趙梓翔,旅美青年作曲家。自幼便表現出對音樂的濃厚興趣與創作天賦。4歲開始學習鋼琴,8歲時創作的兒童歌曲《變出小黃瓜》發表在臺灣的音樂期刊《中華樂志》上。不到11歲,他就有十幾首模仿巴赫、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以及拉赫瑪尼諾夫風格的鋼琴小曲問世。2011年,他考入美國南加州大學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唐納德·克羅基特和美國當代作曲大師、格萊美作曲獎得主斯蒂芬·哈特克。在國外學習期間,他接觸了多元的音樂和文化,在眾多音樂流派中重新審視和定位自己的音樂風格和美學觀念,在大量的作品創作中逐步積淀、凝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2006年,趙梓翔創作的作品《第一弦樂四重奏》入選北京現代音樂節;2007年,《動感北京2008》獲“帕拉天奴”杯第一屆中國音樂創作大賽鋼琴作品三等獎;2010年,此曲獲美國“金鑰匙”國際作曲比賽金獎;2012年,《為十件樂器而作的狂想協奏曲》獲南加州大學音樂學院作曲獎;鋼琴作品《琵琶經》入選“2015年佛羅里達現代音樂論壇”并演出,這首曲子將東方傳統樂器琵琶的各種演奏技法運用到鋼琴中,結合鋼琴的演奏技巧以及優美的和聲與旋律,使其發出了獨特的聲音。2015年,小提琴鋼琴二重奏《天秤座自畫像》入圍首屆芬蘭西貝柳斯國際作曲比賽決賽。
斯蒂芬·哈特克對他的評價是“為數不多的真正懂鋼琴的作曲家。”“在他申請南加州大學作曲系時提交的一系列作品中,我就感覺到他是一個與其他申請者不同,作品風格獨特,有創新思維的年輕人。”
二、《動感北京2008》音樂分析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上,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同日晚,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傳來,北京40萬群眾涌向天安門狂歡。北京沸騰,中國沸騰。作曲家趙梓翔通過鋼琴,奏出了內心的澎湃與喜悅。整首音樂體現出動感、熱情的情緒,表達了中國人申奧成功的喜悅和激動。
引子(1-16小節):前2小節為動機核心,以鋸齒形的旋律進行。之后加料、減縮變化,共分四次進行,對主題動機進行強化、強調。音樂至第9小節,以樂曲第1小節為基礎上下行宣泄,漸強的力度及個別音的加強,將音樂一步步推向一個高音點,最終在反方向的旋律進行、fff的力度中結束引子部分。
首部(17-84小節):活潑的快板。兩小節為一個動機模型,鋸齒形旋律動機,并重復一次,形成a+a,a1+a1,a2+a2,a3+a3的動機變化,仍然運用動機分裂、減縮、再減縮的手法進行發展,樂曲至33小節停歇。隨后再次出現此動機擴充、縮減結束。樂曲59小節開始進入有力的和弦配以八度低音的音樂進行,至71小節雙聲部反向的旋律線條,各種拍子變換進行,在83、84小節達到全曲的高潮。
中部(85-115小節):緩慢、自由的速度將音樂拉入中部。是沉思,是安靜、柔情地訴說,以琶音分解和弦為特點。從105小節開始,音樂慢慢打破了這份沉思,起著連接的作用,左右手上下行音階式的進行、漸強,為回歸動感、熱情的情景做鋪墊。
再現部(116-131小節):第一主題再次出現,縮減再現至131小節結束。
尾聲(132-170小節):綜合性的尾聲。剛開始是在C大三和弦上的持續和弦;140-151小節為第二大句,兩小節為一個動機,進行重復、變化重復至151小節;出現第三大句,回原速,主題回歸第一主題,低音的支持,fff的力度,個別音的加強,一步步讓音樂走向輝煌。在多個地方出現樂曲的主題樂句,將內心的喜悅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在熱烈的氛圍中結束全曲。
參考文獻:
[1]陳旭.中國鋼琴音樂的創作及其啟示[J].音樂研究,2001(4).
[2]寫出屬我們時代的聲音——青年作曲家趙梓翔訪談[J/OL]. http://www.chinesetoday.com/zh/article/1015762
作者簡介:
王 芳(1981-),女,河南焦作人,碩士,講師,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教師,研究方向:作曲技法理論。
基金項目:河南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新世紀中國鋼琴創作技法研究——以首屆“帕拉天奴杯”鋼琴代表作品為研究案例》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SKQ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