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
【摘 要】鋼琴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僅在于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演奏技巧,更為重要的是挖掘學生內在智力、提高音樂鑒賞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本文建立在對培養高校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性進行論述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探討鋼琴教育與高校學生創造力之間的內在關聯,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培養策略,以期對高校學生的創造力培養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鋼琴教育;高校學生;創造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233-01
鋼琴教育作為文化藝術的分支,對培養高校學生的創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然而,由于深受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鋼琴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所以高校要加以重視,積極引導鋼琴教學步入正確的發展軌道,從而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一、培養高校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性
所謂“創造力”,就是指一種通過特殊的方法和新奇的思路,對某一具體問題進行闡釋和處理的思維模型,具有較強的新穎性、價值性及獨特性。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創造力無論是在人們日常生活還是在社會生產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能夠使事物具有顯著的獨特性和先進性,進而被現代社會所需要。而鋼琴教育中的創造力更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說來,在實際鋼琴樂曲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并非將鋼琴樂譜直接照搬,樂譜僅僅是對樂曲主旋律的物理記錄,并未融入任何的情感和思想內涵,而演奏者要將樂曲情感展現出來就必須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善于挖掘鋼琴樂譜中所隱藏的內在情感和思想,進而賦予音符頑強的生命力。可見,高校要十分重視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并將之融入到日常鋼琴教育中去,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二、鋼琴教育與高校學生創造力之間的關系
從根本上來說,鋼琴教育隸屬于藝術門類的內容,它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音樂演奏的創造過程中,演奏者應充分投入情感,挖掘鋼琴音樂中的內在思想,繼而通過音樂符號的各種形式,將其思想內涵、情感及精神毫無保留地展現給臺下聽眾,最終將鋼琴樂譜轉變為聽覺藝術品。就鋼琴演奏者而言,應將自身的生命活力滲透到鋼琴樂曲中,既要超越前人,同時也要挑戰自我。因此,鋼琴音樂的演奏過程,實際就是從感知到重現的再創造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演奏者自身具備較強的音樂情感表達和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而且還要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人類現實生活中,很多發明創造都來源于音樂的啟發。例如,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從小就酷愛鋼琴,每當研究陷入一籌莫展的時候,就會彈奏鋼琴曲,力求從鋼琴演奏中獲得靈感。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鋼琴教育和創造力的培養之間存在較為密切的內在聯系。
三、鋼琴教育中高校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對策
(一)充分挖掘鋼琴教材中的創造性內容
由于鋼琴樂曲本身就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而教師要充分把握好教材,了解鋼琴教材中的時代性、實用性、趣味性以及教育性,不僅要讓高校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和鋼琴演奏技巧,而且還要確保學生準確理解鋼琴教材中的創造性內容,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二)重視培養高校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在高校鋼琴教育過程中,往往會伴有音樂創作的尾句練習,這一類題目尚未存在固定的答案,而是要讓學生結合具體要求,展開合理而又恰當的想象,試圖實現音樂創作。緊接著,通過多次實踐演奏和分析,來對比優劣,最終尋求合適的答案,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三)優化鋼琴教育模式
課程是鋼琴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的主要場所。因此,鋼琴教師應優化鋼琴教育模式,將傳統的單項傳授轉變為現代多維互動,將被動式接受轉變為主動式高效學習;正確引導高校學生自覺參與鋼琴學習,充分了解鋼琴學科與其余學科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生的藝術表現力,激發他們對鋼琴學習的激情和信心。
(四)注重提升高校學生的聽覺和想象力
此外,高校鋼琴教育還要注重對聽覺和想象力的培養,這不僅是提高創造力的基礎,而且也是鋼琴樂曲演奏的前提。在實際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的想象力要始終貫穿于整個演奏過程,將自己的思想情感滲透到音樂作品中,體驗作品所表達的意境,從而進一步實現鋼琴教育的目標,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我國經濟文化的快速進步促使教育制度不斷的改革。因此,高校在教授鋼琴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創造力方面。創造力是音樂藝術的靈魂,也是鋼琴教育的關鍵。由此可見,對高校而言,鋼琴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參考文獻:
[1]談天佳.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創造力培養[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2(02).
[2]方慶.論理解力、想象力、創造力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與培養[J].音樂創作,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