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索福克勒斯與 俄狄浦斯王
陳揚驍
【摘 要】穿越了2500年,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悲劇仍散發出不朽的魅力。要認識、了解、讀懂這部劃時代的悲劇,需要我們走進歷史,走進雅典那個時空,走進索福克勒斯的世界。索福克勒斯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劇作家,更是偉大的舞臺藝術創新者,他懂得如何將熟悉的故事以動聽的歌聲、深沉的獨白來感染觀眾,他更懂得雅典民眾需要什么樣的英雄,需要去思考什么樣的人生哲理。
【關鍵詞】俄狄浦斯王;希臘悲劇藝術;雅典城邦
中圖分類號:J8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022-02
一、《俄狄浦斯王》的時代背景
公元前431年,伯里克利的好友、希臘偉大的政治家、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擔任了雅典的祭司。這一年以雅典為首的一方與斯巴達為首的另一方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全面爆發。這是英雄輩出的年代,注定也是悲傷的年代。作為在雅典戲劇大賽中崛起的索福克勒斯,他對創作英雄題材的悲劇已駕輕就熟。
據稱《俄狄浦斯王》的成品年代有的說是公元前431年,有的說是公元前427年。不論是那一年,悲劇創作的時代正是這場古典大戰進行得如火如涂之時,雅典的統治者伯里克利激情地號召羅馬公民“慷慨地戰、慷慨地死”,號召民眾為這樣一個熱愛生活、可以享受各種娛樂的城邦而奉獻。作者索福克勒斯曾這樣說過:“我是按人應當的樣子來寫作的”。確實,他戲劇里所歌頌的都是些形象高大的人物,雖然都是宙斯、阿波羅、雅典娜神話中的神靈,卻都是活生生的現實人物再現。
在他的眼中,生活有喜有悲,英雄有血也有淚。接下去的兩年,即公元前430年與429年,意料不到的災難就這么來到雅典。在戰爭破壞和城里難民密集的情況下,公元前430年雅典城發生了令人震驚的瘟疫,居民大量死亡。然而面對雅典城外圍備受敵軍蹂躪,城內病魔肆虐的情影,雅典人心混亂,怨聲四起,甚至連戰爭也打不下去了,雅典一度還向斯巴達求和卻遭拒絕。這時候,伯里克利執政面臨重重的危機:在戰前,他的好友阿納克薩哥拉斯和菲狄亞斯已被迫離開雅典,政敵將雅典的一切歸咎于他,伯里克利最終還是被判罰款。這還不算,公元前429年,索福克勒斯的好友,雅典的領袖伯里克利也因為瘟疫離開了人世。
這是那個時代雅典的歷史,這是索福克勒斯創作《俄狄浦斯王》的時代。如果我們不能站走進歷史,就無法了解索福克勒斯與他的悲劇藝術。
二、索福克勒斯悟透命運悲劇
索福克勒斯以豐富的人生經歷對成功、失敗、悲劇、喜樂含義作了更加明晰的定義。如英雄與政治人物,包括像俄狄斯這個神話中的人物,索福克勒斯用古訓道出心聲:“無論一個人的生命,該被認作是幸福還是悲慘,在他死去之前,你不能評價他的一生。”這好像是在說他的好友、雅典古典輝煌時代的偉大政治人物柏里克利赫赫有名的人生。又如俄狄浦斯王獲悉了自己是“殺人犯民”,當他戳瞎了自己的雙眼時,那一段舞臺的歌聲道盡了俄狄浦斯本人的心聲,更是道出了索福克勒斯內心要表達的人生哲學思想:“他道破了那著名的謎語,成為最偉大的人,哪一位公民不曾帶著羨慕的眼光注視著他的好運?他現在卻落到可怕的災難的波浪中了!……因此,當我們等著瞧那最末的日子的時候,不要說一個凡人是幸福的,在他還沒有跨過生命的界限,還沒有得到痛苦的解脫之前。”
如對不幸的定義,他說,“最大的不幸是什么,即想死卻不能死”。戲劇中,俄狄浦斯就處于一種想死不得死的狀態中。為什么?那是因為使命未完成,抱負仍在半途中,還有自己一手制造的城邦厄運需要拯救。
那么悲劇呢?俄狄浦斯的悲劇不僅僅是他想避免的殺父娶母的人倫悲劇,而是俄狄浦斯在得知城邦的禍害來自他本人時,不能選擇以死贖罪的痛苦,只能以瞎眼的方式告訴自己與民眾自己確實是瞎了眼,看不清自己所作所為,當功成名就時以為神喻的詛咒已遠離了自己。其實索福克勒斯通過重新演繹神話里的英雄俄狄浦斯,告訴大眾,死亡不是最大的悲劇,而不幸在于即便是人民愛戴的英雄也無法隨心所欲左右自己的命運,這才是悲劇所在。
神靈世界與世俗的人生命運,有誰比以為有著豐富人生閱歷的祭司更能理解人與命運抗爭的那種無奈?以及雅典人為了心中的理想仍一往直前去拼殺去浴血沙場的那種大無畏人類意志。作者與其他古希臘的哲學家一樣在探索天命與人類意志的彼此關系,而索福克勒斯因為祭司身份,對神靈神話有更透徹的理解;作為將軍、執政官,他對雅典的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看到痛苦中死去的民眾,看到除了尋求神靈的施援,自己無能為力的悲傷,也許是作為將軍的他,看到盡管雅典的軍隊凱旋歸來,而背后是成千上萬的自己的將士尸骨遺落他鄉的傷痛;作為朋友,他深知伯里克利,但是即使偉大的王,都得面對著有限的物質世界和無限的精神世界,面對有限的生命對無限強大的神靈。索福克勒斯曾經說:“如果哭泣可使傷痛痊愈,逝者復生,那悲痛就比黃金更加稀有”。(世上再沒有悲痛了)。可以說作者是歷盡滄桑后,對什么是人世間真正的悲傷、什么是神的意志、什么是真正的悲劇有了徹悟。
當然,在悲傷中沉淪不是索福克勒斯的人生觀。他是基層普通的平民子弟,靠著出眾的才華與政治謀略,最終成為最優秀的政治家與最偉大的悲劇作家,他的人生就是不屈向上的人生。“莫做見不得人之事,時間知道一切,也會揭露一切”。其實,俄狄浦斯的抗爭,尋求真相,幫助城邦脫困,意味著作為人類,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盞不滅的燈火,正義、公平始終在照耀和指引著人類度過一生。只是外在的世界光彩奪目,讓人留戀、執著,無暇專注自己的內心,所以俄狄浦斯們才會一度迷惘、痛苦,慌亂而無所適從。一旦人類身陷絕地,一無所有的時候,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內心;唯一需要做的,是于心上致良知,在經歷與磨練中完成自我覺醒、自我認同和自我實現。這就是《俄狄浦斯王》劇中作者讓主人公追查真相的真正動機,這是作品要真正表達的積極人生觀、務實的史觀。
三、《俄狄浦斯王》契合戲劇藝術與命運探索的雙重高度達到觀演共鳴
公元前430年,伯里克利時代在雅典衛城附近興建起來的、如今仍留存的半露天、可以容納一萬七千名觀眾的大劇場舞臺上,在雅典酒神節的最后三天中,雅典衛城再次傳來熟悉、嘹亮的歌聲以及戴著悲劇面具的演員深沉而悲傷的獨白。穿著長袍、高大挺拔的俄狄浦斯王正在捏著雙手、低頭訴說:“可憐的孩兒們,我不是不知道你們的來意;我了解你們大家的疾苦:可是你們雖然痛苦,我的痛苦卻遠遠超過你們大家。你們每人只為自己悲哀,不為旁人;我的悲痛卻同時是為城邦,為自己,也為你們”。低沉的歌隊唱起來:“別讓我們留下這樣的記憶:你先前把我們救了,后來又讓我們跌倒。”這就是筆者在索福克勒斯筆下令人動容的臺詞與聲音。
偉大的劇作,不僅在于它深刻的思想內涵,會講故事,更在于作者對舞臺藝術的創新,以及抓緊緊住時代的脈博創造出能真正打動心靈的好劇。
盡管《俄狄浦斯王》以神話劇出現,盡管那時代的希臘人早對這位英雄人物了然指掌,但是索福克勒斯還是給他注入了人的靈魂、雅典人熟悉的身影,也許這個身影是伯里克利,也許是希臘城邦的其他偉大政治人物,也許就是觀眾席上每一個熟悉的身影。如果我們置身在2500年前的那一天那一小時,設想我們也是死里逃生,躲過劫難的人,有一天可以靜靜地看舞臺上的演出,而臺上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句歌聲,一定比任何時候都觸動心靈。那仿佛就是在訴說雅典城、雅典公民的故事。因為那不是在說神話,歌唱神靈,而是仿佛在說身邊事。這就是索福克勒斯的偉大之處,他將熟悉不過的題材,在適當的時機,賦予更強的時代感與思想內涵。正如索福克勒斯自己說過,思想比武力重要,將悲劇賦予偉大而深刻的思想,遠比攻城掠池、以武力降服一個民族更有力量。
索福克勒斯不僅僅是優秀的劇作家,他還是杰出的戲劇舞臺藝術的創新者,他開創了第三人演出悲劇的藝術形式,將歌隊的內容減少一半(從三分之一減到六分之一),但不減它的份量、思想內涵和歌唱水準。索福克勒斯本人從小學音樂出身,在歌隊里成長,他比誰都懂,歌唱得好,比破嗓子一直吼更吸引觀眾,就像現在的合唱隊,不是比誰唱得多久、唱得更好,而是比誰唱得有技巧、選的詞動聽感人以及合唱得低沉、聲線迷人。
可以說,索福克勒斯是真正的藝術家,他懂什么是舞臺魅力,懂得如何讓觀眾從舞臺演出形式、內容、歌聲上有共鳴。這就是為什么俄狄浦斯一經上演轟動雅典城,而且流傳了上千年魅力永存的奧妙所在。無數的文學與戲劇研究者評論者都想解開這個謎,他們都從劇本本身來解讀,這一點沒錯,給后人無數的啟示。
參考文獻:
[1]林潔華.《俄狄浦斯王》的藝術魅力與神示問題再析[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1992(02).
[2]常紹民.千古絕唱——古希臘的工戲劇[D].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3]劉晨鋒.論《俄底浦斯王》的悲劇感[J].國外文學,1988(01).
[4]鄧曉.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徘徊——對古希臘悲劇的歷史透視[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3).
[5]耿幼壯.永遠的神話——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批評、闡釋與接受[J].外國文學研究,2006(05).
[6]肖西西.崇尚人性與理性的先鋒——由《俄狄浦斯王》析索福克勒斯的世界觀[J].廣西民族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2).
[7]劉明靜.對《俄狄浦斯王》的悲劇命運的原罪闡釋[J]山花,2011(16).
[8]鄧宏藝.理性的悲歌——重讀《俄狄浦斯王》[J].世界文學評論,2006(01).
[9]簡貴燈.論“獻祭”與古希臘悲劇張力的建構[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
[10]王靜.索福克勒斯關于“命運”的思考——兩部“俄狄浦斯”的悲劇觀比較[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11]解崢.俄狄浦斯:悲劇命運的始作俑者(英文)[J].青年文學家,2011(14).
[12]肖有志.古希臘悲劇的禮法問題——索福克勒斯悲劇主題研究之三[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13]周寧.廈門大學公開課:西方經典劇作——俄狄浦斯王及古希臘戲劇[DB/OL].http://open.163.com/movie/2013/8/K/R/M970MNF9M_M9738U3KR.html,2014.